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是遗传上保守的细胞浆成分再利用的过程,它参与了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剪切力存在于机体几乎所有流体结构中,其中以心血管系统最为多见。目前已知同一组织不同剪切力对机体影响不同,同一剪切力对不同组织影响亦不同。但是它作为机械力是如何转导成细胞信号,从而达到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是不甚清楚的。本文就剪切力力与细胞的相关研究作以综述。

  • 标签: 自噬 剪切力 层流 振荡流 内皮细胞
  • 简介:摘要是一种细胞内的降解过程,神经元中的障碍能导致成团蛋白质的聚集和神经退行性变,药理学上的诱导能增加细胞内成团蛋白质的清除,比如亨廷顿蛋白突变体,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动物和细胞模型中诱导能改变其病理特征。因此,对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疾病转归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自噬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亨廷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烟对矽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AMs)的影响。方法2019年12月,采用随机抽样选择2017年8至12月在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进行治疗并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42例男性矽肺患者(矽肺贰期19例、叄期23例)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其吸烟指数的不同(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将其分为高(吸烟指数>400)、中(200≤吸烟指数≤400)、低(吸烟指数<200)以及不吸烟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Beclin1、p62和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分析吸烟对矽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活动的影响。结果与中、低吸烟组和不吸烟组比较,高吸烟组相关蛋白LC3Ⅱ/LC3Ⅰ比值、Beclin1、降解底物蛋白p62、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可加重矽肺患者AMs降解障碍,可能通过加重AMs凋亡加速矽肺纤维化的发病进程。

  • 标签: 矽肺 肺泡巨噬细胞 吸烟 自噬
  • 简介:【摘要】线粒体具有氧化供能以及维持细胞内外钙离子稳态等作用,线粒体是线粒体损伤后的修复机制。我国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发生率约为11%~13%,我国乃至全球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及进展中,线粒体可能参与其中,这也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肾脏疾病及线粒体机制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对肾脏疾病中线粒体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线粒体自噬 肾脏疾病 进展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维持自身更新和功能的重要方式,在多种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在抑制癌症发生发展的同时,也会加速癌症的进展。原发性肝癌(HCC)是一种高复发、低预后的恶性肿瘤,至今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具有抗肝癌作用的中药能够增加肝癌细胞的,或者诱导其发生,从而起到抗肝癌作用。抑或是激活细胞内的保护性细胞,维持肿瘤的存活,降低抗癌药物的作用。本课题对肝癌进展的机制及中药活性成分调控机制进行研究。

  • 标签: 肝癌进展 自噬机制 中药活性成分调控机制
  • 简介:摘要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渐进性死亡及其轴突慢性退化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即细胞自我"消化",是一种细胞降解、回收机制。过度受损均可能导致细胞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近年的研究表明,与不同因素导致的青光眼小梁网细胞功能异常和RGCs凋亡及视神经退行性改变密切相关,其中主要包括氧化应激、机械性刺激、眼压升高、轴突损伤、遗传因素等。调控保护RGCs可能为青光眼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本文就的定义及分类、的调控、在氧化应激及机械性刺激过程中对小梁网细胞的作用、在高眼压环境下及RGCs轴突损伤后对RGCs的作用和在RGCs中与凋亡的关系、与遗传性视神经变性、基因及药物调控治疗青光眼的最新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 标签: 自噬 青光眼 小梁网细胞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凋亡
  • 简介:摘要衰老始于生命早期阶段,是机体各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出现普遍的、逐渐下降的不可逆过程。血管衰老作为机体衰老的一部分,在血管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通过降解受损、变性或衰老的蛋白质和细胞器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研究发现,基础水平的在调节正常血管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异常与血管衰老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旨在综述在血管衰老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血管衰老 自噬 衰老相关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究核心蛋白Atg101对白色脂肪细胞衰老的影响。方法构建Atg101敲减的3T3-L1成熟脂肪细胞模型,验证Atg101对相关蛋白LC3和p62蛋白的影响。构建并分析人类皮下脂肪组织的RNA-seq数据库,基于Atg101与其他基因FPKM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R2>0.4, P<0.050)预测共表达基因集并进行KEGG和Reactome富集分析。构建年轻小鼠(8周龄)和老龄小鼠(18个月龄)模型,实时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Atg101在腹股沟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中的表达水平。进一步通过RNA-seq、Western印迹和RT-qPCR检测白色脂肪细胞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 SASP)、细胞周期及线粒体稳态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Atg101敲减对脂肪细胞衰老的影响。结果在3T3-L1脂肪细胞敲减Atg101后相关蛋白LC3-Ⅱ显著降低,p62蛋白明显上调,提示细胞受损。KEGG富集分析发现Atg101共表达基因集主要富集于和衰老相关通路;Reactome富集分析发现该基因集与多个细胞周期信号通路相关。RT-qPCR和Western印迹证实Atg101在老龄小鼠皮下脂肪组织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内脏脂肪组织蛋白水平也显著降低。最后,白色脂肪细胞模型中Atg101敲减后SASP相关基因表达上调,细胞周期特异性基因表达受限并且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16、p21表达显著增高,线粒体稳态调节基因表达也受到抑制。结论Atg101可能通过影响活动调控白色脂肪细胞衰老,从而破坏线粒体稳态。

  • 标签: Atg101 自噬 白色脂肪细胞 衰老 线粒体稳态
  • 简介:摘要铁死亡是由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不足引起的细胞内氧化还原失衡,是导致细胞膜上脂质过氧化物累积的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死亡方式。铁死亡存在多个调节通路,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通路、谷氨酸-胱氨酸逆向转运体通路、脂质代谢通路和铁代谢通路等。近来研究提示相关铁死亡(脂滴、铁蛋白、生物钟等介导铁死亡)在疾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肝脏疾病、肺部疾病及肾脏疾病等。本文综述相关铁死亡及其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自噬 肾疾病 铁死亡
  • 作者: 杨璐 段志敏 徐松 陈旭 李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真菌科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真菌科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2 南京医科大学全球健康中心,南京 21002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烟曲霉对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流的影响。方法灭活烟曲霉体外诱导小鼠BMDM不同时间(0、0.5、4、12 h),提取细胞蛋白,Western印迹法检测关键蛋白LC3-Ⅰ型/Ⅱ型的转换及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Ser2481的蛋白水平。用烟曲霉和溶酶体阻断剂[包括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64d+胃蛋白酶抑制剂pepstatin、巴佛洛霉素-A1(BAF-A1)、氯化铵、氯喹]单独或联合体外诱导小鼠BMDM不同时间(4、12 h)后,Western印迹法检测烟曲霉对新生的LC3-Ⅱ、细胞基础流的影响,并通过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烟曲霉与LC3、Rubicon(RUN domain Beclin-1-interacting and cysteine-rich-domain-containing protein)的共定位关系。不同处理时间数据结果采用非匹配t检验分析,烟曲霉孢子和溶酶体阻断剂两因素处理数据结果采用2 × 2析因分析方法。结果Western印迹显示,与对照组(0 h组)比较,烟曲霉体外诱导小鼠BMDM 0.5、4、12 h后细胞内LC3-Ⅱ表达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8、3.28、3.02,均P < 0.05),但各组p-mTOR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41、0.477、0.382,P值分别为0.682、0.660、0.722)。与单独氯喹处理BMDM 4 h和12 h相比,烟曲霉联合氯喹处理后LC3-Ⅱ进一步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13、2.78,均P < 0.05)。与单独氯化铵处理BMDM 4 h和12 h相比,烟曲霉联合氯化铵处理后LC3-Ⅱ进一步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92、2.92,均P < 0.05)。与单独BAF-A1处理BMDM 4 h和12 h相比,烟曲霉联合BAF-A1处理后LC3-Ⅱ进一步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13、2.13,均P < 0.05)。与单独E-64d + pepstatin处理BMDM 4 h和12 h相比,烟曲霉联合E-64d + pepstatin处理后LC3-Ⅱ进一步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13、2.92,均P < 0.05)。用钙荧光白荧光标记的烟曲霉孢子刺激BMDM 8 h后,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显示LC3、Rubicon主要包绕于烟曲霉周围,与烟曲霉均有共定位关系。结论烟曲霉体外诱导可增加小鼠BMDM基础流。

  • 标签: 烟曲霉菌 巨噬细胞 自噬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LC3相关吞噬
  • 简介:摘要大型肝脏手术及肝移植手术时常伴随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HIRI),其与围手术期病死率、术后并发症等密切相关。既往研究均已证实预处理可通过调节体内肝细胞水平来减轻HIRI。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通过调节肝细胞水平减轻HIRI的预处理方式及其简要的生物学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上采用合理的预处理方式以减轻HIRI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肝 细胞自噬
  • 简介:摘要SS是以累及外分泌腺为特点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是维持细胞周转、细胞稳态和决定细胞命运的重要机制,在自身免疫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关于在SS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从的功能和特点出发,探讨在SS发病机制的作用,并提出猜想与思考,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路。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自噬 涎腺上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黄素在D-氨基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e,D-GalN)/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n=8),对照组、大黄素组、D-GalN/LPS组、大黄素+ D-GalN/LPS组和抑制剂3-MA+大黄素+ D-GalN/LPS组。经小鼠腹腔注射D-GalN (700 mg/kg)/LPS (10 μg/kg)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3-MA(15 mg/kg)和(或)大黄素(20 mg/kg)腹腔注射于模型建立前30 min,6 h后在麻醉下处死小鼠并采集血、肝组织标本。采用比色定量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蛋白LC3-Ⅱ、Beclin1的表达量,并分析实验动物生存率。定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SNK-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方差不齐时采用Games-Howell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GalN/LPS组AST、ALT、TNF-α、IL-6水平和MPO活性[(2 476.80±263.14)U/L、(271.71±47.15)U/L、(537.92±89.35)pg/mL、(169.74±25.52)pg/mL、(1.37±0.22)U/mg]显著升高(P<0.05)。与D-GalN/LPS组相比,大黄素+D-GalN/LPS组AST、ALT、TNF-α、IL-6水平和MPO活性[(1 248.01±380.70)U/L、(142.59±34.63)U/L、(288.91±67.21)pg/mL、(61.83±13.64)pg/mL、(0.80±0.21)U/mg]显著降低(P<0.05)。与D-GalN/LPS组相比,大黄素+D-GalN/LPS组可明显减轻肝组织肝细胞的病理损伤,提高小鼠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D-GalN/LPS组肝组织LC3-Ⅱ、Beclin1表达下降;而与D-GalN/LPS组相比,大黄素+ D-GalN/LPS组肝组织LC3-Ⅱ、Beclin1表达升高。联合抑制剂3-MA后大黄素的肝保护效应被逆转,AST、ALT、TNF-α、IL-6水平和MPO活性[(2 398.78±233.57)U/L、(242.79±43.46)U/L、(505.07±67.89)pg/mL、(151.46±14.11)pg/mL、(1.27±0.15)U/mg]升高(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加重。结论大黄素减轻D-GalN/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这可能与激活LC3-Ⅱ、Beclin1蛋白恢复有关。

  • 标签: 大黄素 脂多糖 急性肝损伤 自噬
  • 简介:是细胞应对代谢、毒素以及环境压力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生理过程。目前普遍认为这种适应能力对于普通细胞是有益的,但对于肿瘤细胞,同样也可以增强其养分利用,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更重要的是,

  • 标签: 治疗抵抗 前列腺癌 自噬 肿瘤细胞 生理过程 环境压力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是内质网膜包裹并降解异常蛋白质和细胞器的细胞途径,对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线粒体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器,主要参与能量生成和氧化还原反应等重要细胞过程。线粒体是一种选择性清除损伤线粒体的过程,是维持线粒体功能和数量正常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线粒体在COPD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本文将线粒体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支气管炎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自噬增强剂 线粒体自噬抑制剂
  • 简介:是溶酶体介导的,以降解和清除衰老的细胞器及错误折叠蛋白质为主,并产生游离氨基酸、脂肪酸供细胞循环利用,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降解过程.与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myeloidleukemia,CML)的发生、治疗、耐药、复发等方面密切相关.是一把双刃剑,对CML具有诱导细胞死亡和促进细胞存活双重作用.明确不同治疗条件下自对CML的不同作用,探索不同的途径,有针对性联合诱导剂或抑制剂,对于提高疗效,克服耐药和复发,促进CML的治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的双重作用做一综述.

  • 标签: 自噬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发生 耐药
  • 作者: 赵伟 石洪涛 刘瑞超 郑娇 杜杰 张海滨 陈晨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10114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内科 ,200032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 ,062550 河北省任丘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教育部重塑相关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 ,10114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中美神经科学研究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相关基因5(Atg5)在小鼠下腔静脉移植术后静脉桥血管狭窄过程中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C57BL/6小鼠及20只Atg5+/-小鼠分为WT假手术组(10只),WT手术组(受体10只,供体10只),Atg5+/-手术组(受体10只,供体10只)。复制小鼠下腔静脉移植模型。HE染色观察下腔静脉管腔面积,Real-time PCR检测下腔静脉组织中Atg5、LC3 mRNA表达;Westem-Blot检测下腔静脉组织中Atg5、LC3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共染明确平滑肌细胞中LC3表达。结果WT小鼠下腔静脉移植4周后出现管腔狭窄[(4.21±0.32)×104 μm2比(1.63±0.15)×104 μum2,P<0.05],Atg5[(0.51±0.17)×10-3比(1.49±0.08)×10-3]、LC3[(1.9±0.4)×10-2比(3.8±0.9)×10-2]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与WT小鼠相比,Atg5+/-小鼠下腔静脉移植4周后Atg5[(0.39±0.05)比(0.16±0.08)]、LC3[(2.17±0.46)比(0.78±0.19)]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均为P<0.05),平滑肌细胞中LC3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管腔狭窄明显减轻[(1.63±0.15)×104 μm2比(2.96±0.12)×104 μm2,P<0.05]。结论Atg5下调抑制小鼠下腔静脉移植术后静脉桥血管狭窄。

  • 标签: 静脉桥血管狭窄 平滑肌细胞 自噬 自噬相关基因5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是原发或转移脑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存在神经系统毒性,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特别是学习能力及记忆力下降。临床发现放射治疗引起的海马组织结构、功能变化与记忆力下降有关。是利用溶酶体将细胞内代谢产物或受损的细胞器降解的过程,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生命现象。目前所知已有40个相关蛋白(Atg蛋白)参与完成了该过程1。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均与细胞有密切的联系,正常激活可以促进神经系统有害产物的排出,但其过度激活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蜕变,促进认知障碍的发生,而在其中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脑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同样可以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据此推测,该种表现也可能与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

  • 标签:
  • 简介:摘要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进行性丧失、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眼压升高及神经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是溶酶体对自身细胞质成分的吞噬、降解以及再利用的过程。与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相关研究涉及眼部组织对高眼压的应激反应、视盘重塑、免疫调节、异常蛋白清除以及瘢痕调控等诸多方面。本文回顾了在青光眼发生和发展中作用的相关文献,特别关注了与小梁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剥脱综合征以及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瘢痕化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进一步认识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为今后青光眼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自噬 青光眼 小梁网细胞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瘢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