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应用心脏超声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6年 1月— 2018年 2月本院接诊且行产前超声筛查的孕妇 1000例,综合分析本组 1000例孕妇产前超声筛查的结果,同时对所有孕妇进行跟踪随访至分娩亦或者是引产后,充分了解孕妇的引产亦或者是分娩结果,并对孕妇产前心脏超声筛查的符合率进行计算。结果:本组 1000例孕妇产前心脏超声筛查提示先天性心脏病 18例,占总比例的 1.8%。和分娩亦或者是引产结果对照,漏诊 1例,本组产前心脏超声筛查的符合率为 94.74%。结论:加强对孕妇进行产前心脏超声筛查的力度,能够显著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从而有助于改善胎儿的出生素质。 

  • 标签: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价值 心脏超声筛查 分娩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两种方法对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的患者120例,打乱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应用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心电图诊断方法,应用组实施心脏彩超诊断方法,观察两组患者诊断阳性比例、诊断时间以及诊断结果情况。结果:应用组患者诊断阳性比例高于对照组、诊断时间短于对照组,诊断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心脏彩超的临床诊断价值更高,其诊断阳性比例高,能够及时发现高血压性心脏病,为及早治疗该疾病提供机会和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脏彩超 心电图诊断 高血压性 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对老年性瓣膜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老年性瓣膜退行性病变患者34例组成试验组,另选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老人组成对照组,病例30例。比较超声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组心脏瓣膜瓣环周长、投影面积、瓣环前外侧与后侧交界距离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脏瓣膜前叶瓣体面积、前叶瓣根到对合线长度、后叶瓣根到对合线长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瓣膜退行性病变患者接受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得到心脏瓣膜的超声影像,为医生了解病情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老年性瓣膜退行性病变 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对精神疾病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实施心脏彩超以及心电图等检查,对其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 2018年 11月至 2019年 11月在我院进行诊断以及收治的患有精神病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为 86例,分为对照组(患者为 43例)以及实验组(患者为 43例),实施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进行相应的诊断。结果:实验组当中的患者诊断的阳性率达到了 58.14%,明显的要优于对照组的 55.81%。对照组当中出现左室肥厚,左室电压升高以及左心房增加的患者分别为 23例, 18例以及 6例。实验组当中的患者出现左室增大,左室肥大以及左心房增大的患者分别为 13例, 11例以及 14例。结论:关于精神疾病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实施心脏彩超以及心电图检测,可以比较准确的对其疾病进行诊断,在后续此疾病的治疗当中具备非常重要的辅助价值。

  • 标签: 心脏彩超,心电图,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搏冠状动脉搭桥 (OPCABG)在高危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我院 2017 年 2 月 -2018 年 2 月期间接诊治疗的 40 例进行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搏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进行病情回顾分析,将其术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 40 例患者术后临床效果极佳,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为( 33.6±9.1 ) h 、平均远端吻合口数目为( 2.6±0.7 )根、平均监护时间为( 3.2±2.1 ) d 。 结论: 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搏冠状动脉搭桥对高危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极佳,该治疗方式可推广使用。

  • 标签: OPCABG 高危冠心病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 HHD)患者应用心脏彩超联合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 2月 ~2019年 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 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奇偶顺序分为观察组(奇数)与对照组(偶数),每组 40例。对照组予以心电图诊断,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脏彩超诊断。比较两组检查结果。 结果:观察组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心律失常、ST-T段改变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以心脏彩超联合心电图诊断,相比单一心电图诊断,可以提高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心律失常、ST-T段改变检出率检出率,明显提高诊断符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脏彩超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半肩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3月至2020年3月采用半肩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3例,年龄64~76岁。术后复查,应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3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12个月Neer评分,优16例,良12例,可4例,差1例。平均评分85.1分。优良率84.8%。所有患者无感染、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半肩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疗效好,并发症少,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半肩置换 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术后血小板降低患者的护理体会,为以后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2020.3月--2021.2月收治的心脏直视术后血小板降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方位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效果。结果:在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脏直视术 血小板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需分别设立两个组别,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主要研究对象为11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其中有55例患者接受基础护理,纳入对照组,其余55例患者接受完善的健康教育护理,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学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Harris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

  • 标签: 健康教育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 1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误诊情况进行分析,并明确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方法:对我院 1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误诊为扩张性心脏病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患者病例资料内容,对误诊原因及误诊病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舒张压 113mmHg ( 12kPa ),收缩压 159mmHg ( 18.6kPa ),具有高血压病史,临床检查中以表现出较明显的左心室增厚,患者心电图检查中左心室后壁厚度与室间隔出现不均匀增加。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在临床上可能存在误诊情况,在临床诊断与研究中还需提高诊断准确性,避免误诊造造成的不良影响。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误诊 扩张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在心脏外科监护室当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结合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监测的目标性镇静护理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首先,先选择在 2016年 12月到 2017年 12月这一年期间,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施行心脏手术的病人 100位。再根据医院给予病人的不同的护理方式,将这些病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护理组,有 50位病人。另一组是康复护理组,也有 50位病人。对于常规护理组的 50位病人,施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的普通镇静护理手段,对于康复护理组的 50位病人,应用脑电双频指数结合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监测的目标性镇静护理方式,对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在施行心脏手术后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镇静效果,镇静之后病人生命体征指标改变和病人在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以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留滞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在施行心脏手术之后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镇静效果要显著比常规护理组的病人好,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小于 0.05。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在手术后镇静时病人的生命体征指标改变较稳定,相关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大于 0.05。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在手术后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留滞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都要比常规护理组的病人短,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小于 0.05。结论:针对施行心脏手术之后的病人,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结合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监测的目标镇静性护理方式安全性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病人的镇静效果,降低病人在手术后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留滞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保证相关医护工作的有效性,值得在医学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目标性镇静
  • 简介:1995年和1996年,民航发生飞行员心脏性猝死2例,笔者通过回顾其病史与既往史,提出:①飞行人员冠心病的一级预防首先应着手对其危险因素的早期干预;②加强对飞行人员隐性冠心病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早期筛选与监控是防止心脏性猝死的重要环节;③对冠心病的“高危个体”的筛选与控制;④心电图与次极量运动试验心电图作为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应予以重视;⑤严格遵守航卫条例,搞好航空医学健康鉴定是保证飞行安全的根本。

  • 标签: 心脏性猝死 冠心病 心电图 飞行人员 民航飞行员 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