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描述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在显微镜下腹股沟外环下切口精索脉管系统的中解剖结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泌尿中心男科病区收治的158例(2017年1-12月)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符合手术适应证,给予选择全身麻醉显微镜下腹股沟外环下方1cm处行精索静脉结扎。手术按三层法解剖结构进行操作。中分别观察并记录提睾肌层、精索内筋膜下输精管层及精索内静脉层的动脉、静脉及淋巴管数目。结果精索内静脉层:静脉的数目为(9.7±1.6)条,动脉的数目为(1.7±0.7)条,淋巴管的数目为(4.3±0.9)条;提睾肌层:静脉的数目为(3.0±0.9)条,动脉的数目为(1.5±0.5)条,淋巴管的数目为(1.7±0.8)条;输精管层:静脉的数目为(2.0±1.0)条,动脉的数目为(1.5±0.5)条,淋巴管的数目为(2.0±0.8)条。左右两侧各层静脉、动脉、淋巴管数目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腹股沟外环下切口精索脉管系统的三层解剖结构比较明确及各层的静脉、动脉与淋巴管数目具有一定特点,通过在显微镜的放大作用下,可以清楚地识别并区分各层的静脉、动脉与淋巴管,能有效地避免静脉的漏扎、动脉及淋巴管的误扎,为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提供解剖学基础。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显微外科手术 解剖
  • 简介:目的初步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复发肾上腺肿瘤的经验,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5例于我院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经腹腔途径复发肾上腺肿瘤切除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昕有患者既住均有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史。结果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副损伤及中转开放。本次手术距上次手术时间10~121个月,平均22个月。肿瘤位于左侧2例、右侧3例,直径1.5~13.0cm,平均5.3cm。5例中副神经节瘤3例、皮质腺癌1例、肝癌肾上腺转移肿瘤1例。手术时间102~245min,平均169min。中出血量10~150n、1,平均56ml,中均未输血。昕有患者并发症评分均为ClavicnDindo1级。术后住院5~9d,平均7.2d。随访8~37个月,肝癌肾上腺转移肿瘤患者8个月后复发,余1例患者随访期内均无复发。结论经腹腔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显示清晰、操作精细,且避免了从原手术入路操作,切除复发的肾上腺肿瘤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但其对肿瘤控制的有效性仍需更大的样本量来证实。

  • 标签: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经腹腔途径 复发肾上腺肿瘤
  • 简介:肾细胞癌(renalcellcarcinoma,RCC)占成年人恶性肿瘤的2%,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关RCC的临床诊治出现了显著的转变。对于局限性肾肿瘤的临床治疗的认识也从早期的经典肾根治切除手术逐渐转变为保留肾单位手术。两者对于肿瘤结局的影响相似,具有相同的肿瘤控制,同时保留肾单位手术能够有效地保留患肾的功能[1-2]。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评分系统 保留肾单位手术 CARCINOMA 应用 肾癌
  • 简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和汽化治疗BPH412例,取得满意疗效。术后3个月随访,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平均8.6分,最大尿流率平均14.4ml/s,残余尿量平均28m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认为汽化和电切结合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新手术方法。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汽化术 治疗前 前列腺增生 严重并发症 疗效
  • 简介: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LRPLND)治疗睾丸癌逐步受到泌尿外科医师的重视。目前LRPLND是治疗睾丸非精原细胞瘤比较好的方法,既获得了有无肿瘤转移的准确诊断,又可同时进行治疗。作者就腹腔镜下腹膜后睾丸癌淋巴结清扫的指征、手术时间、并发症及术后随访进行综述,分析其利弊。

  • 标签: 睾丸癌 腹腔镜 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特点
  • 简介:目的总结经皮肾造瘘中肾静脉损伤的原因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4年间经皮肾造瘘及经皮肾镜取石发生的3例肾静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例,女性2例;均在建立经皮肾通道过程中发生导丝穿入肾静脉,肾造瘘管沿导丝误入肾静脉及腔静脉,术后经CT检查明确。3例患者术后均在彩超监测下分次逐步拔除肾造瘘管。结果3例患者拔除肾造瘘管后,未发生肾静脉瘘口出血,未行外科手术干预,未出现肾功能损害。结论经皮肾造瘘中发生肾造瘘管误入肾静脉后,采用留置并夹闭肾造瘘管、分次逐步拔除肾造瘘管是安全可靠的,可以避免外科手术干预。

  • 标签: 经皮肾造瘘 肾静脉 损伤 肾造瘘管 超声引导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引导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在阴茎癌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阴茎癌提供新的方法。方法2013年8月至2013年10月,对3例行阴茎部分切除术后确诊为阴茎鳞状细胞癌的患者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清扫范围包括腹股沟浅组和深组淋巴结。结果病理证实3例均为鳞状细胞癌,阴茎癌原发灶TNM分期/Broders分级:病例1与病例2均为T2/G1,病例3为T2/G2。3例患者6侧腹股沟区共检出77枚淋巴结,平均每侧切除淋巴结12.8枚,其中检出5枚(6.5%)阳性淋巴结。术后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伤口裂开、淋巴囊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保证了清扫的高效,明显减少了并发症。

  • 标签: 阴茎肿瘤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腹腔镜
  • 简介:前列腺癌是西方国家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也是男性患者致死率第二位的肿瘤。在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上升。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已经成为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该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血管损伤、直肠损伤、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性功能障碍等。本文分享我们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的经验,探讨该式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 标签: 前列腺癌 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 简介:目的观察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治疗组(75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HOLRBT)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及2年累积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患者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TURBT组,中出血量少于TURBT组(P均<0.05);HOLRBT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TURBT组(P<0.05);HOLRBT组2年累积复发率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HOL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能有效控制病情,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离断成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过,男性4例,女性2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CTU或MRU检查诊断为右侧腔静脉后输尿管,均伴有右肾积水和上段输尿管扩张。所有患者均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离断成形。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术后1月拔除双J管,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平均随访18月,显示右肾积水显著减少。结论本组6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行腹膜后腹腔镜下输尿管离断成形均获成功,该手术安全性高、疗效肯定、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腔静脉后输尿管 后腹腔镜 输尿管离断成形术
  • 简介: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是一种全新的外科理念,最早由丹麦Hvidovre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HenrikKehlet提出,其旨意是在围手术期联合采用麻醉、护理、外科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减轻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和应激,减少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患者 护理 SURGERY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治疗马蹄肾结石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5年1月~2008年2月期间接受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治疗的4例马蹄肾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本组结石一期清除率为75%(3/4),1例需要二期取石。所有患者均为中盏单通道取石。平均手术时间120min,中平均出血量100mL,平均住院天数14.5d,无需要输血患者,无大的并发症。结论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是治疗马蹄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 马蹄肾 肾结石
  • 作者: 安俊先
  • 学科: 医药卫生 > 泌尿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11期
  • 机构:思南县人民医院,贵州思南565100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肾穿刺取石与逆行肾内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经皮肾穿刺取石组(n=33)和逆行肾内手术组(n=33),观察两组患者直径≤20mm结石手术情况、直径≥20mm结石手术情况。结果:针对直径≤20mm结石,在经皮肾穿刺取石组中,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82.20±28.36)ml、(47.20±9.69)min,清石率为90.91%;在逆行肾内手术组中,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8.35±2.59)ml、(68.96±12.30)min,清石率为93.94%;经皮肾穿刺取石组患者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要明显好于逆行肾内手术组(P<0.05),经皮肾穿刺取石组和逆行肾内手术组清石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针对直径≥20mm结石,在经皮肾穿刺取石组中,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87.49±27.56)ml、(57.48±9.58)min,清石率为96.97%;在逆行肾内手术组中,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11.20±4.15)ml、(94.20±23.50)min,清石率为78.79%;经皮肾穿刺取石组患者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石率要明显好于逆行肾内手术组(P<0.05)。结论:在复杂性肾结石治疗中利用经皮肾穿刺取石与逆行肾内手术均具有不错的效果,且针对直径≥20mm结石利用经皮肾穿刺取石具有更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逆行肾内手术;复杂性肾结石
  • 简介: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是根治肾癌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肾肿瘤得以早期发现~([1])。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对T1期肾癌采用肾部分切除~([2])。目前,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nephronsparingsurgery,NSS)正逐渐推广应用于肾癌的治疗。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保留肾单位 后腹腔镜 外科护理 快速康复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彩超、睾丸肿瘤分子标志物(LDH、β-HCG、AFP)结合中快速病理检查在睾丸肿瘤患者手术方式选择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1例睾丸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中,彩超和肿瘤分子标志物均提示肿瘤为恶性者21例,直接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均为睾丸恶性肿瘤;彩超和肿瘤分子标志物均未提示肿瘤为恶性者5例,选择阴囊切口,中快速病理检查均提示良性病变,行睾丸部分切除;彩超或肿瘤分子标志物提示肿瘤为恶性者25例,选择腹股沟切口,中行快速病理检查,结果睾丸恶性肿瘤22例-行根治性睾丸切除,睾丸结核1例-予切除睾丸,良性病变2例(错构瘤、血管纤维瘤各1例)-行睾丸部分切除。结论彩超、肿瘤标志物结合中快速病理可较精准诊断睾丸肿瘤,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有利于降低转移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伤,最大限度保留睾丸组织及其功能。

  • 标签: 睾丸肿瘤 保留睾丸手术 快速冷冻切片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在治疗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例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而行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中,合并MayoⅡ级者5例,Ⅲ级者4例,Ⅳ级者1例。男9例,女1例。年龄31~73岁,平均(53.9±10.9)岁。肿瘤位于右侧者6例,左侧者4例。结果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死亡病例。7例患者行开放途径下的下腔静脉癌栓取出+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2例行腹腔镜下手术;1例患者先采用经后腹腔途径联合经腹腔途径下手术,中探查肾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遂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288~556min,平均(399.2±91.5)min。中出血量300~4000mL,平均(1450.0±1136.5)mL。术后住院时间8~39d,平均(16.7±9.6)d。本组10例患者中,6例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ClavienⅡ级并发症4例。ClavienⅣa级并发症2例。10例患者随访时间2~1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10例患者中发生远处转移1例,为骨转移合并肺转移。1例(10%)出现肿瘤特异性死亡。结论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使肿瘤切除更彻底,但存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在治疗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中较为安全有效。

  • 标签: 肾癌 癌栓 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