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控制中相应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在2017年6月-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160例患者,依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其中予以对照组常规感染的监控管理,观察则在此基础上予以感染制度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的监控指标。结果经不同的方式予以感染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3.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0%;同时观察组的反渗水及透析液质量却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于在血液净化中心临床感染现象的控制,可应用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将其感染现象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水平。对其做好全程的有效管理,从而使每一个执行环节的感染风险降至最低程度,对于血液透析的安全性与患者医疗费用的节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净化 感染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气道内球囊导管压迫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护理配合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患者1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气道下导管膨胀球囊压迫出血部位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护理,对其护理配合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者通过球囊导管压迫出血部位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全程顺利,疗效确切,未复发出血。结论应用气道内球囊导管进行压迫止血的成功率与医生操作是否熟练关系比较紧密,但护士在手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观察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球囊导管 支气管扩张 咯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10%浓钠和洁悠神用于腹膜透析导管出口护理的效果方法筛选60例腹膜透析病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A、对照组B。观察组使用10%浓钠和洁悠神,对照组A使用百多邦软膏和无菌敷料,对照组B使用安尔碘溶液和无菌敷料。记录各组病例导管出口的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照组A、对照组B。结论10%浓钠和洁悠神在腹膜透析导管出口护理方面效果明显。

  • 标签: 腹膜透析 导管出口 护理 10%浓钠 洁悠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所收治的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感染发生情况,研究组患者40例中发生感染患者1例,参照组患者40例中发生感染的患者9例,研究组患者感染发生率2.5%低于参照组患者22.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导管患者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相关性感染情况,并且临床护理针对性较强,是一种预防感染的有效护理方式。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护理效果 血液透析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方法我院2018年3月到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并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和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导管留置时间和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1月)搜集的70例心房颤动患者患者一般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35例,应用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和对照组(35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心房颤动患者的满意率(满意、一般、不满意)、并发症发生率(急性胃扩张、胸壁血肿、肺静脉狭窄)。结果实验组心房颤动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房颤动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围术期护理价值较高。

  • 标签: 心房颤动患者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围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各种导管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深圳市坪山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6-02-2009-0316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的各种导管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无一例因导管护理不当而出现并发症,术后6个月均能从尿道正常排尿,每次尿量均达到200ml以上。结论加强术后各种导管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及促进患者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膀胱切除术 回肠/外科学 手术后医护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PICC导管在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PICC导管置入治疗,实施针对性护理举措。结果所有患者的置管成功率达到100%,且置管留置时长均超出14d,并未有患者出现药物渗透性血管损伤及皮肤损伤等并发症情况。结论通过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行PICC导管加强导管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预后及置管成功率,更行之有效的减少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置管保留时间较长,可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 标签: PICC导管 乳腺癌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色彩标识输液器管道标识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行多导管管道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自制色彩管道标识,观察两组患者应用管道的安全性,并统计实施护理标识制度期间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结果研究组管道安全事故各个方面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研究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临床多导管患者护理中应用自制色彩管道标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事故发生,提高护理安全性及患者的满意度,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色彩标识输液器 管道标识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0例我院在2016年7月到2018年7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根据抢救过程中使用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在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评估时间,急救总时间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再发率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抢救过程中使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可以减少平均住院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评估时间,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
  • 简介: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完善,静脉留置针是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它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钢针。优点是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

  • 标签: 导管 留置/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吸毒患者的输液护理对策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本次的66例研究对象选自本院戒毒科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接收的静脉吸毒患者,分析其静脉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实施有效护理护理对策,观察其护理成效。结果经过分析静脉吸毒患者的静脉输液状况,发现影响其原因主要包括静脉损伤、患者依从性差、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护理人员因素等。其中有穿刺失败患者4例,有3例患者由自身原因所致,另外1例由护士因素导致。结论对静脉吸毒患者实施有效的输液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保证患者的治疗成效,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 标签: 静脉吸毒 输液 护理问题,对策
  • 简介:我院新生儿科NICU病房从2003年开始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以来,采用腋静脉留置针法替代头皮、手、足等静脉留置针法,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穿刺术 腋静脉
  • 简介: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PTE是肺栓塞的一种类型,定义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导致,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特征的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血栓栓塞症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对下肢静脉溃疡治疗护理知识的认知现状,以期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内容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整群取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下肢静脉溃疡知识调查表对 168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近 80%( 78.12%)的患者不了解下肢静脉溃疡对身体的危害, 68.75%的患者不知道溃疡愈合后下肢局部的护理方法,虽然有部分患者使用弹力袜,但是仅有不到五分之一( 18.75%)的患者表示了解压力疗法的注意事项。患者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多为他人传播( 71.87%)。结论 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认知水平普遍偏低,需开展多元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增强其采取正确治疗、护理方法的意识。

  • 标签: 下肢静脉溃疡 护理 下肢静脉溃疡教育 弹力袜
  • 简介:摘要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包括颅内静脉静脉窦血栓形成,发病率较动脉性卒中明显低,但因病因复杂,解剖变异大,引流丰富,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有相当难度。随着磁共振等影像技术的进步,血管造影,如MRV和DSA的增多,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的诊断增加。现就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 标签: 颅内 静脉窦血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评估价值。方法从2014年4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3例肝硬化疑似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均进行上消化道内镜和多层螺旋CT检查,筛查出42例食管静脉曲张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相关信息。结果在多层螺旋CT检查中,有过出血史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EV)最大直径、胃左静脉(LGV)直径明显大于无出血史的患者;另外,根据食管静脉曲张分级,有过出血者中Ⅲ级的人数多于无出血史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检测食管静脉曲张最大直径、胃左静脉直径,以及食管静脉曲张分级,能够更好的评估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

  • 标签: 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行早期手术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单纯性浅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患者286例(患肢),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实验组患者入院积极准备后即行手术,对照组患者抗炎抗凝7d后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皮下硬结、局部蚁走感、局部麻木、色素沉着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住院时间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且易于操作,值得在基层医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血栓性浅静脉炎 早期手术 下肢 静脉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