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经心尖导管主动脉置换(TAVR)的围期护理及应用观察。方法 在2019-2021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经心尖导管主动脉置换病患,依据手术护士团队围期护理,进行围期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析围期护理干预前后效果。结果 经不同时期病患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术后病患生活质量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VR患者围期进行护理措施干预,可提高病患术后生命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围术期护理 经心尖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心内科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经心尖导管主动脉置换(TAVR)的围期护理及应用观察。方法 在2019-2021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TAVR病患,进行围期护理,进行围期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析围期护理干预前后效果。结果 经不同时期病患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术后病患生活质量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VR患者围期进行护理措施干预,可提高病患术后生命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围术期护理 经心尖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心内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大心脏瓣膜置换治疗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10月到2019年6月开展选取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大心脏瓣膜置换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术后2周、6个月时接受随访。总结所有不同时间段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分级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周、6个月时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较大,组间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患者的LVESD、LAD以及LVEF数据明显优于治疗后2周,数据差异较大,组间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治疗后2周、6个月时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中I级患者数量明显多于治疗前,数据差异较大,组间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治疗2周与治疗6个月时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数据差异不突出,对比结果无意义(P>0.05);80例患者住院期间总共有3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主要是以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周漏、心包积液、室性心律失常为主。所有患者均通过有效干预措施及时消除症状。术后无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大心脏瓣膜置换治疗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效果突出,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大心脏瓣膜置换术 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超高龄主动脉狭窄患者为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治疗,将患者分成对照、研究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围期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强化护理干预用于风湿性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中,探讨其运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6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020.8-2021.8收治)。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对其编号,奇数号30例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偶数号30例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显著(均P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机械瓣膜置换术 强化护理干预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中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心脏瓣膜置换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接收的80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观察范围,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400例)与观察组(40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两种护理下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量表得分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促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围手术期 人文关怀护理
  • 简介:摘要经股动脉逆行导丝跨是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置换中最常见的跨方法。该文报道2例主动脉置换后瓣膜衰败的重度主动脉狭窄患者,导丝逆行跨主动脉难度大,采用穿刺房间隔顺行跨方法成功建立轨道,人工瓣膜经股动脉逆行释放,避免顺行释放可能造成的二尖损伤。术后超声心动图提示人工瓣膜流速、跨压差明显改善,无明显周漏,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短期临床效果满意。穿刺房间隔顺行跨对于导丝跨难度大的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穿刺房间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治疗主动脉狭窄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5.1-2017.1收治的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治疗主动脉狭窄的患者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例。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模式下临床疗效。结果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2.272,P<0.05)。结论对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狭窄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发生卡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当此类患者需再次行非心脏手术时,该并发症发生风险显著增加。报道1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腰椎手术及术后发生卡的管理过程,最后患者因心功能衰竭死亡。对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行腰椎手术的围手术期准备和麻醉管理的经验与不足进行讨论,供临床借鉴。

  • 标签: 二尖瓣 心脏瓣膜置换术 卡瓣 俯卧位 腰椎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家庭单元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老年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后患者华法林长期抗凝治疗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接受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且术后接受长期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老年患者87例,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家庭单元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1)治疗依从性;(2)治疗有效性;(3)治疗安全性;(4)护理满意度四个层面的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戒烟戒酒、饮食控制、遵医用药和定期复查四维度治疗依从性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护理 心脏机械瓣置换术 法华林 依从性 安全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3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 标签: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 人性化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经导管主动脉置换(TAVR)已成为老年主动脉狭窄的主流治疗方式。股动脉入路是TAVR的首选入路,90%以上的患者可经股动脉完成TAVR,替代入路包括经锁骨下动脉、经腋动脉、经颈动脉、经升主动脉和经心尖入路。对于常规经股动脉或上述替代入路均不适合的患者,近年来国际上报道了经腔静脉入路,但该入路操作步骤相对复杂、技术要求高,在国内尚未见报道。该文报道1例具有明确TAVR指征,但股动脉入路和常规替代入路均不适合的主动脉狭窄病例,通过建立腔静脉至腹主动脉通路成功完成TAVR,植入球扩式脉系统。

  • 标签: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 经腔静脉入路 主动脉瓣狭窄 二叶式主动脉瓣
  • 简介:摘要目的论述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置换(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的麻醉管理要点和处置策略,为我国急诊TAVR技术的成熟提供规范化的建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3月到2021年2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急诊TAVR手术的患者相关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术前资料、围心脏超声数据、预后及30 d随访等数据,并配对比较了患者术后资料与术前资料。结果13例患者接受了急诊TAVR手术,其中患者年龄(75.62±9.63)岁,其中男性6例。11例纽约心脏协会评级Ⅳ级。术前美国胸外科医生协会评分(20.31±15.15)%,术后跨主动脉压差明显降低[(68.92±30.66)mmHg vs.(2.70±2.36)mmHg,P<0.01],术后30 d内2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出现新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患者出现中风、4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结论对于主动脉狭窄患者出现危急状况时,急诊TAVR手术是一项可行且有效的抢救策略,建立TAVR手术麻醉标准作业流程有助于保证同质化的医疗行为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急诊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二尖置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于我院接受诊疗的二尖置换病人的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使用常规护理(参照组,共有29例)以及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组,共有29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ICU停留的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少(P<0.05),观察组的满意程度较参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减少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升患者的满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二尖瓣置换术 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导管主动脉置换(TAVR)中应用左心室导丝起搏技术的初步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0至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应用左心室导丝起搏技术行TAVR治疗的患者13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操作,中密切观察血压、心电图变化,行升主动脉造影评估瓣膜释放后主动脉反流情况,记录院内和出院3个月随访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例患者,其中男性7例,年龄为(73.8±8.3)岁。13例患者中三叶式主动脉9例,二叶式主动脉3例,主动脉人工生物置换后1例。所有患者均在左心室导丝起搏下完成球囊扩张和瓣膜释放,球囊扩张时,以180次/min起搏后,血压均能降至6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瓣膜释放过程顺利,位置稳定。升主动脉造影结果显示,瓣膜释放后无反流7例,轻度反流5例,中度反流1例。中有3例患者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经股静脉置入临时起搏导线,其中1例住院期间置入永久起搏器,另外2例术后24 h内传导恢复。另有1例患者,中心电图无明显变化,术后10 d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置入永久起搏器。其余10例患者均在术后24 h开始进行床旁活动、康复训练。住院及出院3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TAVR中使用左心室导丝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心脏瓣膜,人工 左心室导丝起搏技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经导管主动脉置换(TAVI)是近来研发的一种全新的微创置换技术,TAVI的问世给无法进行外科手术和手术风险极高的AS患者提供了新的、安全的有效的治疗选择。在路径的选择上,目前最常见的是股动脉路径。有资料显示,80%左右的TAVI是经股动脉路径完成,但由于股动脉、髂动脉的钙化、狭窄、扭曲或主动脉瘤者等原因导致有些患者无法经股动脉路径完成TAVI.本科于2016年5月成功实施了一例由颈动脉途径经导管主动脉置入,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TAVI 颈动脉路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21年11月在本院行导管主动脉置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手术期间的护理措施做分析,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患者无并发症,血压、精神正常,心脏、肺部、神经等器官和系统无异常,成功出院。结论 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患者加强术后护理,对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手术效果有着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护理 病案
  • 简介:【摘要】心脏瓣膜病在临床上是常见的一类心脏疾病,其中常出现的类型主要有主动脉闭合、主动脉较小,病因主要有风湿性心脏病和年龄相关的退行性主动脉病变等。当前,在西方发达国家,瓣膜的得病者较多,尤其是年龄较大者,在患该病的人群中年龄高于八十五岁的发病率占百分之六,年龄位于七十五岁到八十五岁之间的发病率占百分之四。五年的存活率是百分之三十二,一年的发病率是百分之六十。伴随着全球老年人口的逐步增加,主动脉瓣膜病变的发生率缓慢上升。主动脉狭窄型主要表现有晕倒、心绞痛、心力衰竭。早年前,医治主动脉狭窄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外壳主动脉置换的手术,不过这种治疗方式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早期死亡率较高、创伤大、手术之后瓣膜返流等诸多不足。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快速发展,在2002年,首次顺利的完成了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手术,TAVR现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治疗了40多万患者。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如果想要救治主动脉狭窄的病人,一般情况下都是选择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置换的方法。本论文分析了TAVR的发展经历、围手术期的比较、研究方向等做阐述及总结。

  • 标签: 心脏疾病 主动脉瓣 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