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是解除髋关节疾患病人的病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康复训练指导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病人的顺利康复、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根据髋关节置换式分类,制订个体化、循序渐进、全面训练的康复原则,以实现康复目标,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减少住院时间及延长假体寿命。

  • 标签: 人工髋关节 置换术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术后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术前进行有效的心里护理,生理评估,做好基础护理,术前应对技能训练,早期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做好术后常规护理,严格预防感染的各个环节同时做好饮食护理,减轻术后疼痛护理,指导患者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结果本组5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年龄57-77岁均为外伤性股骨颈骨折,经手术治疗均临床痊愈出院。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配合术前术后良好的护理,可大大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术前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和术后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及健康指导。结果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住院时间为17天,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及健康指导有助于疾病康复及功能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是用生物材料或非生物材料制成关节假体,植入人体替代病损的关节结构的一类手术方法,其目的是消除病痛,矫正畸形,重建一个稳定的关节,从而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在解决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进行走能力等方面有其优越性,已成为骨科解决某些髋关节疾患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同时对骨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做好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预防中、后并发症的发生是髋关节置换后患者恢复的关键。

  • 标签: 人工髋关节 置换术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后使用不同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处理措施,观察两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88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手术时间明显要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入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都与对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且观察组术后随访的Harri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都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术后疼痛及康复情况全髋关节置换明显优于半髋关节置换的方案,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症状性单纯重度主动脉反流(AR)的标准治疗方法为外科主动脉置换,但对于解剖合适的高危患者,使用经导管主动脉置换(TAVR)是合理的。该文报道一例高危单纯AR合并腹主动脉瘤患者成功经颈动脉行TAVR的病例。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术后1个月随访超声心动图提示人工瓣膜功能良好,短期疗效满意。

  • 标签: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经颈动脉
  • 简介:摘要目前,白塞病合并重度主动脉反流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外科主动脉置换,但术后周漏、瓣膜撕脱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该文报道1例合并白塞病的重度主动脉反流患者,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随访2年,超声心动图提示人工瓣膜流速、跨压差处于正常范围,无明显周漏;心脏增强CT扫描未见叶增厚、撕脱情况,短期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白塞病
  • 简介:摘要经导管主动脉置换(TAVR)已逐渐成为治疗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狭窄(AS)的重要手段,而早期TAVR的适应证只限于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者外科手术高危的重度AS患者。随着临床数据的积累,如今TAVR适应证已拓展至外科手术中危的患者。近期随着SUBTAⅥ、NOTION,尤其是PARTNER 3,Evolut Low Risk等研究结果的发布,在外科低危患者中进行TAVR的证据越来越充足。但是临床实践中低危患者往往与低龄患者有一定重叠,故不可避免的要面对TAVR瓣膜的耐久性、较高起搏器植入率及轻中度以上周漏和TAVR后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等问题。该文结合TAVR治疗低危重度AS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结果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低危 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观察组则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疼痛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对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在二尖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心脏二尖置换心脏病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39例。芬太尼组中应用芬太尼进行麻醉,舒芬太尼组中应用舒芬太尼TCI进行麻醉。观察比较两组围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拔管和苏醒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诱导10 min后,舒芬太尼组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芬太尼组(P<0.05);插管后、切皮时、劈胸骨时,舒芬太尼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短于芬太尼组(P<0.05)。拔管时及拔管后4、24、48 h,舒芬太尼组VAS评分均低于芬太尼组(P均<0.05)。舒芬太尼组术后高血压、躁动、呕吐及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TCI可有效稳定心脏二尖置换中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水平,相对于芬太尼,术后麻醉恢复时间更快,疼痛程度更低,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舒芬太尼 靶控输注 二尖瓣置换术
  • 作者: 杨泉林 吴巧燕 刘欢 孙晓宁 王春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心外科,厦门 361015,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厦门 361015,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上海 200032 上海市心血管疾病研究所,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心外科,厦门 361015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上海 200032 上海市心血管疾病研究所,上海 20003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心包补片"袖状"重建技术在白塞病合并主动脉环严重毁损再次手术中的应用,总结报道临床应用经验及早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22年5月白塞病合并主动脉根部病变的患者资料,共60例患者接受66次主动脉根部手术,其中19例术后周漏的再次手术患者入选研究。其中15例行常规全根置换,4例主动脉环严重毁损的采用心包补片"袖状"重建技术行全根置换。查阅病历资料记录人口学及围期临床资料。出院后电话随访收集资料。结果19例患者中位年龄为39(36,42)岁,其中5例为女性,术后发生周漏距前次手术中位时间间隔为5(3,14)个月。全组无围期死亡。15例行常规全根置换,5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中1例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置入体外膜肺氧合,1例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置入IABP,1例术后置入永久起搏器。中位随访55.00(29.25,71.25)个月。2例失访,1例术后3年因感染死亡。1例再次出现周漏。2例出现远端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再次手术。4例心包补片"袖状"重建者,1例行气管切开,中位随访5.50(5.00,11.25)个月,未观察到周漏及假性动脉瘤,心功能(NYHA分级)均为Ⅰ-Ⅱ级。结论白塞病合并主动脉环严重毁损再次手术中,使用心包补片"袖状"重建技术进行全根部置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白塞病 主动脉瓣置换 瓣周漏 再次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干预对改善术后康复效果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84例高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应用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加快康复外科干预。对比两组康复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康复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少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心脏瓣膜置换术 康复时间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本院心胸外科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并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的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及抗凝指导,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抗凝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分别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抗凝依从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基于延续护理干预3个月后的抗凝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抗凝治疗的依从性,维持INR比值在理想范围内,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机械瓣膜置换术 抗凝治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路径式健康宣教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临床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来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132例,依据其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添路径式健康宣教干预。随后对两组患者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病情况进行对比,并探究两组患者的手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情况也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采用路径式健康宣教干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手术操作的了解程度,并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路径式健康宣教 心脏瓣膜置换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风湿性心脏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实施正念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148例风湿性心脏病实施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常规+正念疗法)、对照组(74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焦虑抑郁情绪及整体依从性评分、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的整体依从性较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心脏瓣膜置换后采取正念疗法效果显著,焦抑郁情绪评分效果明显降低,术后的整体依从性相对较高,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正念疗法 术后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风湿性心脏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实施正念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我院 148例风湿性心脏病实施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 74例 /常规 +正念疗法)、对照组( 74例 /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焦虑抑郁情绪及整体依从性评分、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的整体依从性较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心脏瓣膜置换后采取正念疗法效果显著,焦抑郁情绪评分效果明显降低,术后的整体依从性相对较高,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正念疗法 术后患者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