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骨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全髋关节置换已经成为治疗中老年人重症膝关节疾病的最成功、最有效的手术之一。人工全髋置换是治疗髋部疾病,重建髋关节功能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它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患者总体生存质量。全髋关节置换是用模拟人体关节结构的生物材料置换病损的关节,以达到消除关节病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功。

  • 标签: 关节置换 手术配合 体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81-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髋关节置换的患者系统的术前及术后的指导,使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人得到最佳的护理及指导,以获得最好的疗效。方法从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我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62例病人,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术前及术后的指导,直至出院后的功能锻炼的指导。结果病人的疼痛缓解,髋关节功能及活动都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正确的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出院后功能锻炼的指导,对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作用。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训练 指导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32-01摘要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几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举措,希望能为护理工作水平的提升给予参考和支持。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适应症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60岁以上老年患者风湿性二尖修复(MVP)与生物瓣膜置换(MVR)的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瓣膜外科诊疗中心行风湿性二尖修复或生物置换手术的60岁以上老年风湿性二尖病变患者,包括同期行三尖修复及房颤射频消融患者;排除合并主动脉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二次手术患者,最终纳入患者82例。根据二尖手术方式分为二尖修复组(MVP组,25例)和生物置换组(MVR组,57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曲线,通过Log Rank方法比较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围手术期全组患者平均年龄(66.37±4.41)岁。54.9%的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两组患者在体外循环时间(P=0.99),主动脉阻断时间(P=0.88),术后住院时间(P=0.7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VR组3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病死率5.3%;MVP组无住院期死亡(P=0.24)。随访5年,最长随访63个月,平均随访47.03个月。MVR组6例死亡,其中4例死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2例死于非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VP组无死亡。两组均无再手术病例。结论风湿性二尖病变的老年患者采用二尖修复手术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中期效果。

  • 标签: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修复术 人工生物瓣膜 老年人
  • 简介:摘要机械瓣膜置换是治疗瓣膜性心脏病最主要的方法,术后患者需终生进行抗凝治疗,而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改善抗凝治疗依从性,并提升个人应对能力。本文就自我管理在机械瓣膜置换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旨在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机械瓣膜置换术 康复护理 自我管理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传统的经导管主动脉置换(TAVR)通常需要建立一主一副2条动脉入路及1条静脉入路。该文报道了国内首例使用单血管入路技术完成TAVR病例,将传统TAVR手术需要的“两动一静”3条血管入路简化为仅需1条动脉血管入路。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单血管入路技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置换(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的临床疗效及预后,为我国急诊TAVR的发展提供规范化流程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急诊TAVR的12例患者的相关资料(TORCH前瞻性注册队列研究),描述患者的基线、术后围期及30 d随访结局等数据,并将术后资料与术前资料进行配对样本比较。结果12例患者的胸外科医师学会评分(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 score,STS score)中位值为15.432%。TAVR术后主动脉跨流速较术前明显降低(1.69 m/s vs. 4.90 m/s,P<0.001)。术后30 d随访期间,1例患者死亡(8.3%),无致残性卒中,2例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无术后急性肾损伤、主要血管并发症发生。存活患者中81.8%的患者心功能改善为纽约心功能Ⅰ/Ⅱ级,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改善[(58.8±8.0)% vs.(47.4±9.5)%,P= 0.026],主动脉口面积为(1.57±0.30)cm2,无中度及以上周漏,B型脑钠肽前体(1 089.9 pg/mL vs. 12 215.5 pg/mL,P =0.001)、肌钙蛋白T(0.020 ng/mL vs. 0.337 ng/mL,P=0.003)均较术前显著下降。结论对于病情危重的重度主动脉狭窄患者,急诊TAVR是一项可行且有效的抢救治疗方式。

  • 标签: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急诊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 简介:摘要随着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手术方法越来越成熟,TOF患儿存活率得到较大提升,然而TOF术后的远期并发症成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常见的为肺动脉反流(pulmonary regurgitation,PR),可以导致右心室功能不全、运动耐力下降以及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肺动脉置换(pulmonary valve replacement,PVR)是治疗PR的有效手段,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外科肺动脉置换(surgical pulmonary valve replacement,SPVR)、经皮肺动脉置换(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replacement,PPVR)及镶嵌治疗。对于肺动脉的替代物,生物瓣膜仍然为大多数医生的首要选择,随着抗凝方案的完善,机械瓣膜也有其特定的适应人群,PVR术后的抗凝方案也不尽一致。现对TOF根治术后PVR的手术指征、肺动脉替代物的选择与术后抗凝方案以及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肺动脉瓣闭锁不全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瓣置换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行导管或心尖主动脉置换(Transcatheter or trans-ap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I)的高龄危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探讨其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TAVI手术的1例重度主动脉狭窄高龄患者,对其围手术期护理的分享。 结果 1例重度主动脉狭窄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结论 规范的护理措施及医护良好配合对患者顺利康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TAVI 围术期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胸腔镜下二尖置换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心脏病患者行全胸腔镜下二尖置换,观察患者手术配合效果。结果:患者手术时间(3.16±0.49)h;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6.57±4.18);术后辅助呼吸时间(6.01±1.24);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23.18±3.64);术后住院时间(9.53±1.85);40例患者中出现有5例(12.50%)出现并发症,其中腹胀2例(5.00%)、切口感染1例(2.50%)、切口出血1例(2.50%)、术后疼痛1例(2.50%)。结论:对全胸腔镜下二尖置换患者进行手术配合,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全胸腔镜 二尖瓣置换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来探究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患者在术后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模式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我方医院在2022年全年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治疗患者共有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剩余40例为实验组应用康复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不同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20天的护理过程中,心脏功能明显改善,并且焦虑评量评分以及抑郁评量表评分也有显著改善,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是更高的(P

  • 标签: 心脏病瓣膜置换术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男34例,女19例,年龄(53.45±5.27)岁;观察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52.19±5.04)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以康复手册、微信、电话随访、同伴支持的方式向患者提供院外持续健康照护。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与出院6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遵医行为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6个月后的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为(146.48±7.15)分、生活质量评分为(72.90±5.33)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29.82±9.66)分、(64.66±6.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后遵医率高于对照组[94.34%(50/53)比81.13%(43/53)],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7%(2/53)比15.09%(8/5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提升遵医率,减少抗凝并发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 心脏瓣膜置换术 延续性护理 自我管理能力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心脏瓣膜置换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主要方法。健康教育的效果对心脏瓣膜置换的成功率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我科采用患者先观看多媒体课件再进行一对一指导的健康教育方式,不但节约了护±进行宣教的时间,还使患者更直观、更全面、更有效的了解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更好地配合手术。将出院指导的内容制作成光盘让病人带回家反复学习,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的知识和能力,大大减少患者因服华法林而导致的血栓、出血等并发症。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 标签: 多媒体 健康教育 心脏瓣膜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标探究并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平均将患者分成两组,将手术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的35例患者视为对照组,将手术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的35例患者视为观察组,且将注射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探究并比对两组患者静脉注射前、后以及手术结束后的血液变学以及平均动脉压情况。结果实施静脉注射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均注射前高,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情况减慢较为显著,(P<0.05);当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情况同时加快,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能够使患者的体外循环前血压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上,并使患者手术后心肌损伤的情况被有效降低,值得被广泛推广。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右美托咪定 心肌保护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中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择取我院一年内进行了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方式,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的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方式能够明显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