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半髋置换中的应用。方法ASAⅡ-Ⅲ级拟择期行人工半髋置换患者60例,麻醉行舒芬太尼复合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并记录患者血压波动及中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麻醉过程中血压平稳,VAS评分0-2级。讨论舒芬太尼复合左旋布比卡因应用于腰硬联合在老年患者半髋置换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 标签: 舒芬太尼 左旋布比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教育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3年4月114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患者住院的各个环节采用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教育实施健康教育。结果接受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教育的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教育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使患者得到规范、连续、完整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图文式 临床护理路径 教育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9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患者9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全麻)和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效果和可行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秀率(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86.86%)(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较小(P>0.05)。结论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中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效果稍好。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可行性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法,对照组则应用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和止痛效果,同时记录中麻黄碱的用量等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诱导时间、手术时间、麻黄碱的用量和中镇痛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中见效快,能够提供较长时间的手术麻醉和镇痛,呼吸功能保持较好,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不大,术后并发症也较少,具有很大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高龄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中止血带应用导致的自由基产生及脂质过氧化,并探讨缺血性预处理缓解再灌注带来的损害。方法本研究以采取椎管内麻醉行全膝关节置换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止血带前1分钟及松开止血带后5分钟和20分钟时,抽取研究对象的血。用光泽精化学发光分析法及卵磷脂氢过氧化物测定法分别测出活性氧的量及脂质过氧化的程度。结果本研究发现首次松开止血带后5分钟和20分钟活性氧(ROS)量显著增高;第二次松开止血带后5分钟,活性氧量虽然增高,但第二次灌注后20分钟恢复正常水平。ROS峰值出现在第一次灌注后20分钟。脂质过氧化没有显著变化。结论虽然松开止血带后ROS量显著增高,但就行全膝关节置换病人而言,缺血性预处理可缓解缺血带致再灌注所带来的损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单侧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标准组与小切口组各45例,分别给予标准后路髋关节置换与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结果小切口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及卧床时间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同时本组患者术后1dVAS评分与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亦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后路小切口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探讨糖尿病患者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本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合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半年至两年,髋关节功能依据Harris评分法,优11例,优良率93%。对糖尿病患者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促进其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我院的精心护理,有38例患者已经完全康复出院,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配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予以行全髋关节置换配合中药治疗,并进行12-24个月的随访,评估其后远期的临床疗效,再以Harris作为基本评分标准,对病人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所有病人均接受随访,优良以上的病人有75例,中等的病人有6例,差有1例,优良率达到91.46%。结论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以全髋关节置换配合中药治疗作为主要形式,能有效帮助其恢复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各大医疗机构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配合 中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家庭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2月到2013年10月期间到我科接受治疗的AHR患者5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期间,予以康复训练指导,出院后研究组继续进行康复训练,采用Harris评分进行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同时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康复训练效果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家庭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症状,加快患者的痊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家庭康复训练 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1月诊治的予髋关节置换的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61例,对照组予吸入式全身麻醉,研究组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分析两组麻醉效果、麻醉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术后疼痛、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麻醉效果好于对照组,麻醉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幅度较小,术后不良反应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各有优点,但腰硬联合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较好,操作简便,费用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硬麻醉 全身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表面置换在晚期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例晚期骨性关节炎病历进行分析。结果对32例晚期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人工全膝表面置换,手术后的优良率达到87.5%。结论使用人工全膝表面置换治疗关节炎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膝的疼痛、膝盖的屈伸范围以及行走活动能力。手术的效果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全膝表面置换术 晚期骨性关节炎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术后阶段性系统的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功能锻炼,以提高病人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质量。方法针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人工髋关节置换63例患者进行系统性中医护理,做好髋关节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护理的每个环节,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果63例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均恢复较好,未发生不良后果。结论采取系统的护理方法、功能锻炼,对髋关节术后患者恢复起着关键作用。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后 中医护理 功能锻炼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髋关节置换使患者尽早地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减轻疼痛,早期下床。方法对32例老年人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护理中,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全面检查了解各系统的功能状况,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练习股四头肌、腓肠肌的收缩运动,完善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伤口引流的颜色、量等变化,术后保持患肢中立位,两腿之间垫三角枕,以防髋关节术后脱位。结果32例关节置换的病人手术全部成功,未出现假体脱出,患者满意。结论通过本组病例的护理我们体会到周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前观察,认真的指导患者掌握功能锻炼的要领,有效的预防并发症,详细的出院指导是防止假体脱出,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加强功能锻炼,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老年患者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全髋关节置换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措施。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38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系统的护理与康复指导措施,统计效果。结果本组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术后予以合理的护理与康复指导措施,有效缓解了患者的关节疼痛感,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都能够扶拐杖或者独立行走,在康复情况上,优、良、中、差分别为18、16、2、2,优良率共计89.5%,无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对于实施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采用合理的护理与康复指导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该种措施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髋关节置换与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骨科来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人,试验组使用髋关节置换的治疗,对照组使用股骨近端内固定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满意情况。结果实验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满意率分别为83.33%、63.33%,两组间的有效率与满意率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较股骨近端内固定治疗效果好,患者的满意度较高,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 老年人 不稳定性 转子间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1例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并脑动脉栓塞行主动脉瓣膜置换后的观察及心理护理。方法经过4周抗感染治疗后在插管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主动脉根部成形,探查心脏,主动脉瓣叶上有0.8cm×1cm赘生物。结果术后入ICU监护。经过我们精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于术后20天痊愈出院。结论良好的医疗技术和我们精心的护理,使患儿术后没有出现感染及其他并发症,保证了患儿顺利康复。此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内膜炎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估远隔缺血预处理在瓣膜置换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远隔缺血预处理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40例,分别于术前(T1)、开放主动脉前5min(T2)、开放主动脉后30min(T3)、开放主动脉后4h(T4)和开放主动脉后24h(T5)5个时相,动态观察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B型钠尿肽(B—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射血分数、手术类型、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在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在手术后均明显升高(P〈0.001),但各时点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的cTnI在T3、T4、T5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01),远隔缺血预处理组患者在T3、T4和T5时相cTnI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④两组患者在T2、T4时相的BNP较术前明显下降,T5时相的BNP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1),远隔缺血预处理组患者在T5时BN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结论在中阻断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无差别的情况下,远隔缺血预处理减轻了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在瓣膜置换手术中对心肌起到了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缺血预处理 心肌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心肌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