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诊接诊患者分诊至救治阶段,需要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评估,从而为后续治疗及疾病预后评估提供依据,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合理选择急危重症病情评估方法,以满足急诊护理工作需求。对此,本文主要从当前临床常用急危重症病情评估工具入手,分析其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内容如下。

  • 标签: 急危重症病情评估工具 急诊护理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交通事故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采用序贯评估病情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抽签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8例交通事故伤患者分为实验组(实施序贯评估病情法)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急救前评估时间、转运时间、呼救至患者接受急救时间以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急救前评估时间、转运时间以及呼救到患者接受急救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死亡率(8.8%)明显低于对照组(23.5%),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通事故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采用序贯评估病情法的效果满意,可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交通事故 院前急救 护理 序贯评估病情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在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15年6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病区收治的85例脓毒症患者,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首发感染部位、受累器官数量、实验室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总住院时间、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住院时间及入院28 d和住院期间生存情况,检测患者入院24 h内血浆VE-cad水平。根据患者病情进展分为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根据患者是否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分析并比较各组患者及不同28 d预后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VE-cad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共纳入85例患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中38例为脓毒症,47例为脓毒性休克;39例发生MODS,46例未发生MODS;患者入院28 d内存活64例,死亡21例。与脓毒症组相比,脓毒性休克组患者受累器官数量多〔个:3(2,4)比1(0,2)〕,APACHEⅡ评分〔分:13(10,21)比7(5,12)〕、SAPSⅡ评分〔分:35(31,55)比7(5,12)〕、SOFA评分〔分:7.0(5.0,10.0)比3.0(0,5.0)〕、血乳酸〔Lac(mmol/L):3.5(2.4,6.2)比1.9(1.2,2.2)〕、C-反应蛋白〔CRP(mg/L):90.0(58.1,90.0)比50.5(38.0,90.0)〕、VE-cad水平〔mg/L:1.427(1.141,2.150)比1.195(0.901,1.688)〕均明显升高,而血小板计数〔PLT(×109/L):113.4±67.2比202.5±109.5〕、血红蛋白(Hb)水平(g/L:106.3±36.3比118.6±18.0)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非MODS组相比,MODS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分:14(10,22)比8(6,13)〕、SAPSⅡ评分〔分:36(32,56)比29(24,35)〕、SOFA评分(分:7.9±3.9比4.0±3.8)、住院病死率〔53.8%(21/39)比0%(0/46)〕、Lac〔mmol/L:3.1(2.3,6.3)比2.1(1.4,4.6)〕和VE-cad水平〔mg/L:1.427(1.156,1.937)比1.195(0.897,1.776)〕均明显升高,E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d:6(3,12)比3(0,7)〕,而PLT水平明显降低(×109/L:118.2±80.0比182.5±104.0,均P<0.05)。与死亡组相比,存活组受累器官数量少〔个:2(1,3)比3(1,5)〕,APACHEⅡ评分〔分:9(6,13)比21(13,25)〕、SAPSⅡ评分〔分:31(25,36)比55(35,63)〕、SOFA评分(分:4.7±3.7比8.9±4.5)均明显降低,E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d:4(1,8)比8(3,15),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VE-cad、SOFA评分及二者联合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2〔95%可信区间(95%CI)为0.513~0.750〕、0.830(95%CI为0.744~0.916)和0.856(95%CI为0.779~0.933);当VE-cad截断值为1.240 mg/L时,敏感度为68.1%,特异度为55.3%;VE-cad联合SOFA评分评估的敏感度为85.1%,特异度为73.7%。结论VE-cad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评估价值,VE-cad联合SOFA评分的评估价值优于VE-cad单项指标。

  • 标签: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 血管内皮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和支原体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外周血炎症指标动态变化对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与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1例病毒和支原体CAP患者。分析比较不同病原体(病毒和支原体)组间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Ⅰ~Ⅱ级(≤70分)、Ⅲ级(71~90分)、Ⅳ~Ⅴ级(≥91分)〕组间入院1 d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白细胞计数(WBC);分析比较不同病情转归(根据入院3 d PSI评分或胸部CT影像学表现分为好转组、稳定组、加重组)组间入院3 d SAA、hs-CRP及其变化值(Δ3 d=1 d-3 d)以及不同预后(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组间入院7 d SAA、hs-CRP及其变化值(Δ7 d=1 d-7 d)。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SAA对C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与预测价值。结果入院1 d时,支原体组(43例)患者SAA水平明显高于病毒组(98例),两组间其他血清炎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论是病毒CAP还是支原体CAP患者,病情越重SAA水平越高,两组其他炎症指标变化趋势与SAA基本一致。入院3 d时病毒组和支原体组病情加重者(12例、9例)SAA水平均明显高于好转者(57例、26例)和稳定者(29例、8例),且随入院时间延长,病情加重组SAA水平逐渐升高,好转组逐渐降低,稳定组略有升高,组间ΔSAA3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CPR与SAA变化趋势一致。死亡组患者入院7 d时的SAA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且随入院时间延长,死亡组SAA水平逐渐升高,存活组逐渐下降,组间ΔSAA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CPR与SAA变化趋势一致。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1 d SAA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优于hs-CRP,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7〔95%可信区间(95%CI)为0.669~0.886〕和0.729(95%CI为0.628~0.830)。ΔSAA3 d对病情转归的预测价值优于3 d SAA,AUC分别为0.979(95%CI为0.921~1.000)和0.850(95%CI为0.660~1.000);但入院3 d hs-CRP和Δhs-CRP3 d均无预测价值。入院7 d SAA和ΔSAA7 d对预后均有一定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954(95%CI为0.898~0.993)和0.890(95%CI为0.689~1.000),且优于7 d hs-CRP;但Δhs-CRP7 d无预测价值。结论对于病毒和支原体CAP患者,SAA是一个敏感、有价值的指标;动态监测SAA可以评估患者病情、预测病情转归及预后,协助诊治。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毒 支原体 血清淀粉样蛋白 动态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应用于儿科急诊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儿科急诊就诊患儿1 01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及症状进行评价,针对不同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MPEWS)对患儿的去向进行分析,同时分析MPEWS评分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的关系。结果1 019例患儿中,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占全部患儿的57.21%,且患儿临床症状以呼吸急促/哮喘及高热为主,分别占全部患儿的57.41%及52.89%,同时,有9例患儿病情较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其MPEWS评分为19(18,20),且不同分流去向的患者,MPEW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情分级所对应的评分均为非正态分布,H秩和检验结果显示,病情分级的MPEW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情分级越低,评分越高。另外,针对收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以MPEWS评分≥15为临界值,对诊断可能发生死亡的不良预后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13%及41.73%。结论通过MPEWS评分系统对儿科急诊患者进行病情评估,能够快速识别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进而有效对其进行分流处理,该评分系统准确率较高,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 儿科急诊 三角评估 病情评估 预检分诊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的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 对急诊患者救治时间以及抢救总有效率产生的影响。 方法:将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1 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对我院数据库资料进行调取,录入其中符合要求的急诊患者 3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资料录入 Excel 表格,按照公式法进行两组均分,记名为对照组( n=190 )与实验组( n=190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操作,实验组患者选择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 ,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院内转运时间以及患者抢救有效率进行记录评价护理效果。 结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院内转运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短,而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救治时,配合使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的院内转运时间和抢救时间,大大提高临床上的抢救效率,对于临床推广来说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急诊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 临床研究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APACHEⅢ、SAPSⅡ、MPMⅡ_0与APACHEⅡ在急诊内科危重病人病情评估中的优劣。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150例危重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APACHEⅢ、SAPSⅡ、MPMⅡ_0与APACHEⅡ进行患者病情评估,观察分析几种方法的评估结果准确性。结果各系统对存活组和死亡组的评估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实际病死率相比,MPMⅡ_0、APACHEⅡ预计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HEⅢ、SAPSⅡ、APACHEⅡ的AUROCC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内科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系统的最佳选择为APACHEⅡ。

  • 标签: APACHEⅢ SAPSⅡ MPMⅡ_0 APACHEⅡ 急诊内科 危重病情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重症监护室(ICU)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与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住ICU脓毒症患者78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32例)和严重脓毒症组(46例),均于入院24h测定并比较两组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并评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结果严重脓毒症组的APACHEⅡ评分、血清CRP、WBC以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脓毒症组(P<0.05);存活组的APACHEⅡ评分、血清CRP、WBC以及PCT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T对严重脓毒症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7.48%、81.25%.结论检测血清PCT对于ICU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临床预后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关键词降钙素原;脓毒症;ICU;诊断;临床预后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2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序贯评估病情在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 2014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0 例 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院前病情评估与护理的不同为依据,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院前护理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 序贯评估病情方法。以两组患者从呼救至接受专业治疗的时间与

  • 标签: 序贯评估 颅脑外伤 院前急救
  • 简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临床常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receptor,AChR)。一般认为,AChR抗体参与了MG的发生,通过与神经肌接头处的AChR结合引发自身免疫反应,造成AChR数量的减少而产生肌肉收缩无力等临床症状[1-2]。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体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水平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通过对90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D-Di浓度和血清癌胚抗原(CEA)测定,根据患者血D-Di和CEA浓度变化与肿瘤不同分期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分析,并选取50名健康人检测血D-Di浓度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浆D-Di浓度明显升高(P〈0.01);在胃癌无转移、周围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三组患者之间,血CE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患者的血D-Di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发生转移组与无转移组血CEA及D-Di相比,血CEA及D-Di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D-Di可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病情评估的指标之一。

  • 标签: 消化系统肿瘤 脱氧核糖核酸酶(嘧啶二聚体) 癌胚抗原 诊断技术 消化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判断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情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儿科门诊、呼吸儿科及儿童重症监护病区住院的CAP患儿138例为治疗组,按病情严重程度将治疗组分为3组,轻度肺炎组(治疗1组)、重症肺炎组(治疗2组)及极重度肺炎组(治疗3组);随机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病情状况时血清PCT、CRP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极重度肺炎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治疗1组、2组(P<0.05)。结论检测血清PCT、CRP有助于儿童肺炎严重度的评估

  • 标签: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序贯评估病情在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通过我院接到呼叫电话后出车以及由我院转发出车命令单出诊的颅脑外伤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抽选的方法平均分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救治,实验组给予此基础上进行序贯评估病情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急救费用、预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序贯评估病情法在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

  • 标签: 颅脑外伤 院前急救 序贯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超声检查评估膝骨关节炎病情及疗效的临床价值,及其与炎症及骨代谢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就诊的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30例,同期纳入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30例,两组均于入院次日晨起、治疗7 d、14 d时,分别抽取外周血、膝关节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及治疗14 d后膝关节超声影像、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骨钙素(OC)、C端肽(CTX)水平变化,并分析患者血清CTX、OC、Hs-CRP、IL-6水平与膝关节超声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及治疗7 d、14 d,晚期膝骨关节炎组血清CTX[(27.11±3.24)ng/L、(15.98±1.96)ng/L 、( 2.56±1.17)ng/L]、OC[(15.47±6.33)mg/L、(11.27±4.14)mg/L、(9.43±2.82)mg/L]、Hs-CRP[(14.95±1.44)mg/L、(9.89±1.23)mg/L、(6.26±0.55)mg/L]、IL-6[(2.73±0.31)ng/L、(1.38±0.13)ng/L、(1.21±0.25)ng/L]均高于早期膝骨关节炎组的CTX[(5.29±1.96 )ng/L、(4.38±1.64 )ng/L 、(3.91±1.85 )ng/L]、OC[(6.24±1.54)mg/L、(5.62±1.06)mg/L、(5.57±1.40)mg/L]、Hs-CRP[(5.78±1.17)mg/L、(4.62±1.02)mg/L、(3.73±0.94)mg/L]、IL-6[(0.17±0.15)ng/L、(0.15±0.03)ng/L、(0.15±0.14)ng/L](t=26.634、8.646、8.365、22.256、7.326、11.065、26.945、6.295、7.186、41.433、6.763,21.773,均P<0.05);治疗后7 d、14 d,晚期膝骨关节炎组血清CTX、OC、Hs-CRP、IL-6均较治疗前下降(F=8.262、7.873、18.353、21.45,均P<0.05),早期膝骨关节炎组血清各时点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晚期膝骨关节炎组膝关节超声评分[(9.12±4.27)分]高于早期膝骨关节炎组[(3.57±1.82)分](t=7.333,P<0.05);同时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CTX、OC、Hs-CRP、IL-6水平与膝关节超声评分呈正相关(R2分别为0.848、0.828、0.821及0.831,均P<0.05)。结论血清CTX、OC、Hs-CRP、IL-6水平随膝骨关节炎病情进展而升高,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膝关节超声评分与上述指标变化呈正相关性,治疗后明显下降,膝关节超声评分对评估膝骨关节炎病情及疗效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超声检查 疾病进展程度 骨代谢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骨钙素 C端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炎症指标和白细胞计数(WBC)对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评估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共76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A组(重症肺炎,45例)和B组(轻症肺炎,31例),分别对炎症指标和WBC进行测定,对比两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C)。结果A组炎症指标和WBC水平均高于B组,除WBC、N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PCT、CRP、ESR水平的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RP、PCT、ESR可作为临床评估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 标签: 婴幼儿 社区获得性肺炎 炎症指标 白细胞计数
  • 简介:目的:探讨Presepsin与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比较Presepsin和胆碱酯酶、肝肾功能等各项参数,结合临床表现来评估Presepsin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AOPP患者(病例组)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初始血Presepsin水平分为Presepsin增高组(PH组,Presepsin〉319.8pg/ml,75例)和Presepsin正常组(PL组,Presepsin≤319.8pg/ml,22例)。所有入选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72h抽肘静脉血,用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Presepsin浓度。同时留取血标本在我院中心实验室测定血白细胞(WBC)、肝肾功能、胆碱酯酶、白介素-18(IL-18),记录患者症状、体征以做对比。另选取我院健康体检合格者共20例做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Presepsin浓度,并比较PH组和PL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72h血清Presepsin水平变化与患者症状、体征、肝肾功能、APACHEⅡ等的相关性。结果:Presepsin检测结果显示,与健康个体的Presepsin浓度相比,AOPP患者Presepsin浓度明显升高,并且伴随分级的严重程度增高而增高。在存活者与死亡者(30d内死亡)之间,轻度AOPP和中重度AOPP之间,Presepsi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均优于WBC、IL-18、肝肾功能等的检测,较胆碱酯酶更好地反映中毒严重程度,不逊于APACHEⅡ的临床评分。结论:血清Presepsin水平监测对于AOP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治疗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有机磷 农药中毒 sCD14-ST Presepsin 评估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预后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作用。方法424名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纳入该研究,其中存活390例,死亡34例。收集患儿PCIS评分系统的相关生理参数及结局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PCIS评分系统对并发症和结局的分辨力。结果存活组患儿PCIS评分明显高于死亡组患儿(P〈0.01)。424名患儿中,通过PCIS评分进行病情评估发现危重型病例仅26名(6.1%)。PCIS评分分辨是否发生肺水肿、肺出血和死亡的AUC和95%可信区间分别是0.74(0.66,0.82)、0.82(0.74,0.90)和0.83(0.75,0.92)。结论PCIS对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症及预后有一定预测作用,但根据现有评分体系不能充分反映重症手足口病病情的严重程度。

  • 标签: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并发症 预后 手足口病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评估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和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的有效性和差异性。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OPD患者772例,为所有患者进行mMRC评分和CAT评分,同时对临床症状、合并症情况进行记录,对mMRC评分、CAT评分和COPD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合并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合并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COPD患者CAT评分明显上升(P<0.05),但mMRC评分变化不显著。合并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COPD患者mMRC评分和CA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不同严重程度症状COPD患者CAT评分差异显著,但mMRC评分差异不显著。评估COPD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闷、喘息方面CAT评分显著不同,合并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患者CAT评分显著上升(P<0.05)。结论在评估COPD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合并症方面mMRC评分和CAT评分各具优势,实际中可依两者区别,针对COPD患者进行处理和评估

  • 标签: mMRC评分 CAT评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