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对压力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9年3-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8-12月份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我院压力损伤预防常规护理实施于对照组,压力损伤规范化护理应用于观察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I期压力损伤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压力损伤发生率为5.83%,2期压力损伤1.67%,3期压力损伤0.83%,对照组的压力损伤发生率为16.66%,2期压力损伤7.50%,3期压力损伤5.8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ade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压力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损伤发生率。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规范化护理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外伤心肌损伤是钝性胸部外伤后的一种少见并发症,其最常见的症状是非特异性胸痛,其次为室性早搏和束支传导阻滞,伴有心肌坏死标志物轻度升高,需与急性心肌梗死鉴别。我院接收1例外伤心肌损伤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经过相应检查除外了急性心肌梗死,此类患者应引起各专业医生的关注,特别是老年患者,多合并基础心血管疾病,在临床工作中更应重视。

  • 标签: 外伤性心肌损伤 T波倒置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X射线照射后大鼠腮腺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情况,探讨肿节风对放射腮腺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大鼠简单随机分成5组(每组24只):对照组、单纯照射组、低(6.7 g·kg-1·d-1)、中(13.4 g·kg-1·d-1)、高(26.8 g·kg-1·d-1)剂量肿节风加照射组,给予单次15 Gy X射线照射大鼠腮腺组织,各组分别在照射后第10、40、70天将大鼠经2%戊巴比妥钠(0.16 ml/100 g)腹腔麻醉后经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中活性氧簇(ROS)含量,同时取腮腺组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其病理学改变和超微结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腮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采用TUNEL法检测腮腺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在同一时间点,单纯照射组中ROS的含量和TNF-α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24.723、-35.013、-19.515, P<0.05; t=-13.563、43.519、-15.249, P<0.05),而各药物组的上述观察指标介于二者之间,其中高剂量药物组低于低剂量药物组(t=5.295、8.138、6.545, P<0.05; t=10.093、-7.868、10.539, P<0.05);对照组腮腺组织结构完好,无充血、渗出、水肿等;单纯照射组腮腺组织受照射后10 d出现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之后40 d时组织纤维化加重,各药物组腮腺组织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且与药物剂量呈负相关。TUNEL结果同样显示单纯照射组腮腺细胞的凋亡率均较对照组增高(t=-4.639、-3.979, P<0.05)。结论肿节风对放射腮腺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清除辐射产生ROS、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细胞凋亡发挥作用,有望成为理想的放射腮腺损伤防护剂。

  • 标签: 细胞凋亡 肿节风 放射性腮腺损伤 活性氧簇(ROS)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 X 线与 CT 对 胸部闭合损伤 的诊断价值。 方法 随机选取 128 例自 2015 年 4 月到 2018 年 4 月间入住我院的胸部闭合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 X 线检查和 CT 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进行对比。 结果

  • 标签: 胸部闭合性损伤 X 线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疗前心肺运动试验(CPET)指标对放射损伤(RIL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至2019年期间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拟行放疗的2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放疗前1天、放疗结束后次日均进行症状限制CPET试验及静态肺功能一体化检查,除静息心率(rHR)外,其他指标均取峰值数据。根据放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RILI组(发生RILI)及对照组(未发生RILI),同时比较放疗前、后2组患者CPET数据,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PET指标预测RILI(≥2级)的准确,并确定最佳cutoff值。结果20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RILI(≥2级),发生率为30%。放疗前RILI组与对照组CPET指标比较,发现氧通气当量(EqO2)、潮气末氧分压(PETO2)和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2组患者rHR、EqO2及PETO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RILI组rHR、呼吸无效腔与潮气量比值(VD/VT)及二氧化碳通气当量(EqCO2)均较放疗前显著升高(P<0.05);放疗后对照组PETCO2较放疗前明显降低(P<0.05)。放疗前、后2组患者各项静态肺功能指标组间及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放疗前EqO2曲线下面积为0.917,确定最佳cutoff值为35.85,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3.3%、92.9%和91.7%;放疗前PETO2曲线下面积为0.875,确定最佳cutoff值为117.2,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3.3%、92.9%和87.5%,故认为放疗前EqO2及PETO2指标对RILI(≥2级)具有较好预测价值,且两项指标间存在较强相关(r=0.853,P<0.01)。结论CPET能客观定量评估肺癌患者放疗前、后整体功能变化情况,于放疗前进行CPET检查能有效预测RILI(≥2级)发生,对指导临床制订个体化放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癌 放疗 放射性肺损伤 心肺运动试验 预测指标
  • 简介:摘要左束支起搏(LBBP)相对于希氏束起搏(HBP)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参数稳定等优点。本例LBBP在术中观察到损伤电流变化证实了术后低阈值,并于术中及术后均可判断为选择性起搏。

  • 标签: 心脏起搏,人工 左束支起搏 损伤电流 起搏阈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预防气管插管患者口唇压力损伤的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 ICU 进行气管插管的 88 例重症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n=44 )舒适护理,对照组( n=44 )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口唇压力损伤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舒适护理在气管插管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预防口唇压压力损伤,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气管插管 口唇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针对急诊老年患者的压力损伤治疗和护理方法。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 65 例急诊老年患者纳入研究,压力损伤风险评估显示患者均存在压力损伤风险,实施针对的压力损伤护理干预,对于压力损伤患者及时治疗,总结护理和治疗效果。 结果: 有 5 例( 7.69% )患者发生压力损伤,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均获得痊愈,治疗有效率为 100% 。 结论: 急诊老年患者发生压力损伤几率较高,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措施十分必要。

  • 标签: 急诊 老年患者 压力性损伤 治疗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压力损伤预防和治疗中实施伤口护理小组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为研究进行时间,纳入52例我科就诊的压力损伤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6例。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行伤口护理小组。检验2组压力损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压力损伤发生率、对压力损伤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将参照组作为对比,实验组压力损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压力损伤发生率均较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压力损伤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参照组,2组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压力损伤预防和治疗中实施伤口护理小组,使压力损伤情况予以改善,降低压力损伤情况发生,预防和治疗效果较优。

  • 标签: 临床压力性损伤 预防 治疗 伤口护理小组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剖宫产术后皮肤压力损伤原因进行研究并探究其预防措施。 方法: 对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间在本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 98 名产妇进行观察研究,分成 2 组,每组 49 例,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进行日常的护理,对观察组实行对皮肤压力损伤的防范措施,观察两组的压力损伤的产生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结果: 两组中发生压力损伤的孕妇都有多种并发症,有的是高龄孕妇,或是剖宫产再孕,部分孕妇为胎膜早破。骶尾部与臀部是发生压力损伤的较多位置。其中对照组的孕妇压力损伤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同时孕妇对护理感觉更为舒适。统计学意义成立, P<0.05 。 结论: 剖宫产术后皮肤压力损伤有众多原因,例如高龄、剖宫产再孕、产后出血、胎膜早破、贫血及病情严重等情况。同时应对剖宫产术后皮肤压力损伤予以重视,及时采用适当防范措施。

  • 标签: 剖宫产 皮肤压力损伤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编制成人骨科术中压力损伤危险因素评估表,检测评估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和现有压力损伤危险因素评估表的条目,提取成人骨科术中压力危险因素,经专家会议、德尔菲专家咨询,形成成人骨科术中压力损伤危险因素评估表。便利选取2017年1—6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行择期手术的1 701例成人骨科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前、术中和术后3个阶段进行评估。在患者离开手术室时及返回病房后24、48、72 h时评估皮肤状况。根据评分计算术前、术中和术后3个阶段的ROC曲线下面积,确定各阶段评分的最佳诊断界值及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评估表包括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共27个条目,每个阶段的评分累加。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67,术前、术中、术后评估的评估者间一致信度系数分别为0.977、0.927、0.90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8、0.911、0.918,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14、38、41分,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0.829、0.805、0.865,特异度分别为0.832、0.925、0.885。结论该评估表评估者间的一致、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可实现分阶段动态评估,能够作为手术室医护人员评估成人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损伤风险的有效工具。

  • 标签: 医院,骨科 手术 压力性损伤 风险评估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血管介入技术建立兔肾急性节段缺血损伤模型的可行,为研究肾局部急性缺血所致病理生理改变和功能损伤提供可靠的实验学方法。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0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2)和栓塞组(n=6)。栓塞组行右颈总动脉置管后再行左肾下极次级肾动脉分支超选择栓塞,对照组只行右颈总动脉置管。记录两组颈动脉置管成功率及栓塞组超选择肾动脉栓塞的成功率。栓塞组按观察时间进一步分为栓塞后12 h组(n=2),栓塞后24 h组(n=2),栓塞后72 h组(n=2)。观察实验兔一般情况,并分别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另有补充组2只,上述4组实验兔死亡时,随机抽取补充。结果实验兔行右颈总动脉置管均获得成功(9/9)。栓塞组1只实验兔超选择肾动脉栓塞失败,原因为体重偏轻,靶肾动脉分支纤细,微导管进入后阻断血流。从补充组随机抽取1只实验兔补充,最终有6只实验兔成功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建成肾急性节段缺血损伤模型6个,制模成功率为85.7%(6/7)。实验兔一般情况好,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均存活至实验终点。病理下被栓塞的肾组织出现急性缺血反应,早期以肾小管肿胀、变性为主,然后逐步出现弥漫或灶状的细胞崩解、脱落,最后在第3天时出现完全的肾梗死,呈现渐进的病理过程。结论通过血管介入建立兔肾急性节段缺血损伤模型的方法可行,而且重复性好,并发症少,成功率高,能较好地模拟人类肾急性局部缺血的病理生理学特点。

  • 标签: 肾脏 缺血 急性损伤 动物模型 血管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按照损伤控制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12月诊治严重腹部创伤 30例,其中 15例应用损伤控制手术作为观察组,余下 15例为传统常规手术作为对照组。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 针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等指标上,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 针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在治疗中将损伤控制手术进行运用,可有效提升该部分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

  • 标签: 损伤控制性手术 严重腹部创伤
  • 简介:摘要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往往死于循环衰竭而非低氧。在关注呼吸机相关损伤的同时,呼吸机相关肺血管损伤和肺血管功能不全在也受到人们的重视。肺血管损害和肺血管功能不全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循环衰竭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循环保护通气策略中,应重视肺血管功能的保护和评估。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肺血管损伤 肺血管功能衰竭 循环保护通气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ICU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其预防压力损伤的影响。方法:数据分析指标均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1月,病例数为78例,分成两组,预见组(n=39)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n=39)实施基础护理干预,将两组病患压力损伤愈合时间、血糖改善情况进行比对。结果:护理前两组病患血糖水平未改善,P>0.05;护理后预见组病患压力损伤愈合时间更短,与对照组比对P<0.05;护理后预见组病患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更好,与对照组比对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ICU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较高,可有效预防病患压力损伤,并促进愈合,缩短压力损伤愈合时间,同时对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应积极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ICU重症颅脑损伤 合并 糖尿病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我国职业放射性疾病编码的准确,对该类疾病管理、病案信息化管理研究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规范化依据,提升防治水平。方法结合我国职业放射性疾病的命名方法及疾病特点,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的规则,对此类疾病进行编码。结果我国职业放射性疾病体系是电离辐射造成的各类疾病的总和,区别于普通的临床症候群,对此类疾病的编码必须要根据不同疾病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等特点来进行。结论对我国职业放射性疾病编码的准确直接影响到疾病统计数据的准确,对此类疾病的编码进行规范并使其标准化,对我国的职业放射性疾病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补充。

  • 标签: 职业性放射病疾病 国际疾病分类 ICD-10 编码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护理人员血源职业暴露情况,并提出针对的防护对策,为临床实践更好的提出有效的指导措施。方法:从我院 2019 年出现的护理人员血源职业暴露事件中随机抽取 60 例,从暴露类型给予全面分析,总结出针对的防护措施。结果:护理人员血源职业暴露类型总体分为血液 / 体液、 锐器伤、 手术刀/ 剪,占比最高的是皮肤暴露于 血液 / 体液( 46.67% ),其次为 锐器伤( 28.33% )、再次为 手术刀 /剪所致的锐器伤 ( 25% ) 。结论:导致护理 人员血源职业暴露 类型多样 ,并且护理人员对自身职业防护并不重视,所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必要的。

  • 标签: 护理人员 血液性职业暴露 原因 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