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6%<14.2%,0<3.6%),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92.9%>78.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96.4%>82.1%),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外伤术后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降低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感染率和死亡率,促进患者的恢复,赢得患者的满意和肯定,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颅脑外伤 术后护理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颅内压监护的护理心得。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行高血压脑出血术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监测颅压组和常规组。常规组行常规高血压脑出血术护理,并给予血压持续监测,根据血压值对引流和脱水量进行调节;监测颅压组行颅内压监护。就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肿量和治疗效果、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监测颅压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χ2统计处理呈P<0.05。监测颅压组患者护理后血肿量少于常规组,t统计处理呈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颅内压监护的护理可有效减少血肿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术 颅内压监护 护理心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早期监护及康复经验,以提高骨折患者治愈率,减少伤残率。方法以2008年1月~12月32例骨折合并0CS患者为研究组,对患者进行术前动态监护术后康复护理。以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59例为对照组进行随访、统计和回顾性分析。对二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中32例患者康复26例,占81.3%,有致残情况6例,占18.7%。对照组59例患者,康复30例,占50.8%,有致残情况29例,占49.2%。研究组患者的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X2=6.87,p<0.05)。结论对骨折合并OCS患者进行早期监护及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康复,能明显减少致残率。

  • 标签: 骨筋膜室综合征 早期监护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婴幼儿心脏病术后监护中的应用。方法将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干预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术前访视、舒适护理、治疗性抚触、亲体交流;比较两组患儿哭闹情况、腹胀、肺部感染。结果两组患儿哭闹、腹胀、肺部感染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儿的心理特点,借助心理干预,促进患儿适应无陪的重症治疗环境,提高护理依从性,减少患儿哭闹、腹胀、肺部感染等。

  • 标签: 婴幼儿 心理 沟通 抚触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136例行胃、结直肠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72例术后24h内提供早期肠内营养(EN),对照组64例术后3-10d给予肠外营养支持(TPN),比较两组病人营养指标、并发症、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及费用。结果对照组前白蛋白术后第7d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12d较术后第7d有明显上升(P<0.01);实验组术后第7d,第12d前白蛋白(PA)、纤维连接蛋白(F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刀口甲级愈合(P<0.001)。结论肠内营养具有经济实惠、易于管理、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道手术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中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护理的重点。方法: 以2019年1月为起始时间,以2020年10月为截止时间,以50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为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ICU治疗和护理,分析其重点内容,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时间,并对比护理前后生存质量。结果:本组2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并发症率10.0%,ICU治疗时间(56.2±7.7)h,护理前后对比生存质量各评分的数据表明护理后更优(P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颅脑外伤 术后护理重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颅内压监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颅内压监护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颅内压监护患者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压监护 治疗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 B超监护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我院收治的、采用 B超监护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 72例 G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后住院时间、血清 β-hcG转为正常时间、住院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 结果: B超监护宫腔镜治疗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后住院时间、血清 β-hcG转为正常时间、住院治疗费用分别为: (40.8±5.2)ml、 (15±2, )min、 (2.8±0.8)d、 (21.6±2.2)d、 (3658±325)元。术后 7例发生妊娠物残留,其中 3例行二次宫腔镜手术, 2例行阴式 CSP病灶切除 +子宫修补术, 2例行药物保守治疗,均治愈。治疗成功率达 90%。 结论: B超监护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有效安全、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 标签: 妊娠,异位 宫腔镜检查 剖宫产术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报告1例双主动脉弓患儿的术后监护术后关键在于维持患儿循环稳定,充分镇静,做好呼吸道护理,观察有无出血、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患儿5天后恢复良好,出监护室。

  • 标签: 双主动脉弓 术后监护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为进行心脏手术后处于监护期的儿童行心理支持对其心理行为产生的影响,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择取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心脏术后监护期患儿共62例参与研究,按其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研究组患儿行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则行常规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心理行为。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后的不良心理行为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在统计学计算中其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为心脏术后监护期患儿行心理支持可有效矫正患儿的不良心理行为,缓解其不良心理状态,以增加手术疗效。

  • 标签: 心理支持 心内直视手术 监护期患儿 心理行为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探寻体外循环(CPB)心脏患者在ICU期间循环功能适宜的监护措施,得出结论采取适宜的个体化治疗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医疗质量。

  • 标签: 体外循环 循环功能 心脏 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术后患者重症监护室护理的重点。方法:选取 2019年 6月 -2020年 6月 92例医院收治颅脑外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重症监护室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预见性重症监护室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颅脑外伤术后患者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缩短患者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重症监护室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进行重症监护室护理时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进而为找出更好的护理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到本院来进行颅脑外伤术的9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人;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二者效果,同时总结护理重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要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要小于对照组。结论在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进行重症监护室护理时护理人员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实现对患者的综合性护理,同时注意对并发症的防范工作,为加速患者身体恢复创造条件。

  • 标签: 颅脑外伤术 重症监护室 护理 重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重症监护室给予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 100例颅脑外伤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不同术后护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例,分别接受一般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和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理疗效和 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提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颅脑外伤 术后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脑出血病人术后重点管道护理对患者临床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强化对重点管道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重点管道护理,有助于减少重症监护室脑出血病人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脑出血 重点管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于重症监护室的脑出血患者给予重点管道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重症监护室内的94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护理组(n=47)与常规组(n=47)。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重点管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的脑出血患者术后采取重点管道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脑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心脏术后患儿再次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完成小儿心脏手术后再次转入ICU的患儿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再次转入ICU的主要原因有低龄患儿家属护理不当、术后进食误吸、低氧血症、心功能不全。结论心脏术后患儿转出ICU后,依然存在诸多危险因素,患儿仍需精心护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患儿顺利康复出院。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复杂先心病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中脑出血病人术后重点管道的护理体会。方法:在我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3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患者中,筛选出重症脑出血且符合此次探究标准的患者80例,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A组(n=40)和B组(n=40),对A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B组则采取重点管道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B组护理疗效为80.00%(32/40)比A组62.50%(25/40)更好,差异较大,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护理脑出血患者中,管道护理尤为重要,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脑出血患者 术后护理 重点管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本院2019年5月~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以信封随机法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切口疼痛程度、满意度、重症监护室总住院时间、并发症率。结果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切口疼痛程度比较,P>0.05,而护理后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HAMA评分、HAMD评分、切口疼痛程度均低于护理前。护理后心理护理组生存质量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切口疼痛程度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心理护理组的满意度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心理护理组重症监护室总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心理护理组并发症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重症监护室 心脏手术患者 改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创伤脑出血患者手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创伤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在重症创伤脑出血手术后的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对照组提供常规化的护理服务,实验组则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进行两组患者重症创伤脑出血手术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效果的观察与比较,统计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后。结果:实验组重症创伤脑出血患者手术后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干预效果十分显著,且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普遍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结论:必须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重症创伤脑出血患者手术后的快速康复,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给予重症创伤脑出血患者病情的稳定控制,治疗结局的直接改善以多重保障。

  • 标签: 重症创伤脑出血 手术后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