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前列腺癌术后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上较少见,如未能及时观察和护理,将产生严重后果.我科自1999年1月~2001年9月共收治前列腺癌患者15例.术后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者3例,经严密心电监护和护理,配合临床治疗,均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前列腺癌 术后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监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例59岁女性患者,因软骨肉瘤术后复发行半盆截肢,术后伤口感染,行清创、灌洗、抗生素治疗。手术预防用药为头孢曲松,不宜同时合用含钙液体。术后一周患者出现伤口渗液、发热等症状,术中培养为鲍曼不动杆菌+粪肠球菌,术后进行灌洗,灌洗结束后开始抗感染治疗,依替米星联合氨苄西林/舒巴坦静脉滴注。由于患者术后插尿管时间较长,出现短时低热症状,尿培养为克柔念珠菌,其他临床情况尚可,考虑为污染菌珠,未予特殊处理。患者感染控制,出院,药师嘱其氯膦酸二钠胶囊早晨空腹白水送服,禁与牛奶同服,服后活动。

  • 标签: 软骨肉瘤 术后感染 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
  • 简介:目的:总结小儿重症法洛四联症二期根治术的术后监护经验.方法:主要实施了以下护理措施:加强循环功能监护,防治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及心律失常的发生;加强体温的监测及神志的观察;严密监测出血情况,做好胸腔引流管的护理等.结果:5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诊6~36个月恢复良好.结论:小儿重症法洛四联症二期根治术,术后并发症较多,加强术后监护术后恢复的有效保证.

  • 标签: 法洛四联症 二期根治术 术后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病患者在手术结束后,采取颅内压监护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价值研究。方法:我们医院对于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5月接收诊治的 130例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病患者作为本文实验的主要探究对象,为了更加合理的分析颅内压监护干预的临床影响效果,本医院将以上 130例病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对于常规护理组之中的患者单纯的采取常规方法来进行护理,对于实验分组当中的患者采取颅内压监护的护理模式展开护理,两种护理方式实行结束之后将对两组病患者其护理效果进行合理的比较和探究。结果:依据本次实验数据的结果显示,本次实验的整个过程当中实验护理组的病患者在颅内压监护的护理之后有效概率( 90.77%),该概率明显的高出常规护理组病患者的有效概率( 69.23%),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实验护理组病患者在实施颅内压监护的护理方法之后病患者对护理结果也表示更加满意。讨论:颅内压监护策略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有效的一种护理手段,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病患者,在其手术结束后使用颅内压监护的护理方法,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疾病 临床效果 手术 护理方法 颅内压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压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院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以及监测组(4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监测方案,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术中放置颅内压探头,术后连续监测并记录患者ICP变化情况。分析两组结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在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肾功能损害以及肺部感染方面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检测组的预后良好比例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对重型颅脑损伤者进行术后治疗过程中,应用ICP检测,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病患颅内压力变化情况,在此同时采取针对性对策,可减少继发性损伤率,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颅内压监护 重型颅脑损伤 术后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以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取石术后胆道感染为例,探讨临床药师在药学监护过程中,尤其是在多重耐药菌的治疗中的作用。

  • 标签: 多药耐药 胆道感染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 简介:总结18例行二期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患儿的早期监护经验。其中维持体静脉和肺动脉连接管道的通畅、维持良好的体循环心室功能是术后监护的重点。患儿术后持续心电、动脉血压、上下腔静脉压力、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采取上身抬高30。,下肢抬高15。体位;清醒后给予持续镇静镇痛;采用P—SIMV辅助呼吸模式;术后早期即开始使用小剂量肝素维持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遵医嘱给予适当的强心药物维持心功能。本组18例患儿术后早期存活16例,死亡2例。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术后监护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颅内压监护患者护理实践中使用的手段。方法:本实验的研究主体是我院收治的93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颅内压监测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9月-2021年10月,根据双盲法将患者划分为两个组别,即A组(46例)与B组(47例)。B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对其展开常规护理,A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对其展开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护理前后满意度评分。结果:经分组比较研究后发现,A组患者较之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护理后满意度评分更高,可示为P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颅内压监护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肠癌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将我院2018年8月-2021年7月收治的大肠癌根治术后转移到ICU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范围,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谵妄程度、谵妄发生情况、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DDS评分、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肠癌术后ICU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能有效地降低谵妄的发生风险,对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大肠癌术后 ICU谵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病人实施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接收的86例接受治疗后的重症监护室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3例。参照组病人选择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选择优质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且实验组病人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到接受治疗后的重症监护室肺癌病人的护理中,不仅能增加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还能使病人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得到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癌 重症监护室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心理干预对颅脑肿瘤术后病人ICU监护期间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180例,对两组患者ICU期间血压、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比。结果:研究护理组血压及不良情绪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实施颅脑肿瘤手术的患者在ICU监护期间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血压升高以及不良情绪的发生,值得广泛推荐。

  • 标签: ICU监护 颅脑肿瘤 术后 心理干预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人监护仪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将入院时间在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的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试验病例,共抽取了70例临床资料差异不大的患者,分为了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的临床护理方法不一致,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后者则采用病人监护仪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使用病人监护仪测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检测方法的测试时间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使用病人监护仪测量时间T1(s)明显优于常规检测方法的测试时间T2(s),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采用病人监护仪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测量时间,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评价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病人监护仪 妇产科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腹膜后肿瘤术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对谵妄的发生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选择于2021.8~2022.8就诊于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36例腹膜后肿瘤术后患者,随机方法进行分组观察,予以整体护理干预的18例患者分入试验组,予以常规护理的18例患者分入对照组,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谵妄发生率明显较低(P

  • 标签: 腹膜后肿瘤 整体护理干预 谵妄 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病人实施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接收的86例接受治疗后的重症监护室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3例。参照组病人选择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选择优质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且实验组病人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到接受治疗后的重症监护室肺癌病人的护理中,不仅能增加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还能使病人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得到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癌 重症监护室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人监护仪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将入院时间在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的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试验病例,共抽取了70例临床资料差异不大的患者,分为了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的临床护理方法不一致,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后者则采用病人监护仪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使用病人监护仪测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检测方法的测试时间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使用病人监护仪测量时间T1(s)明显优于常规检测方法的测试时间T2(s),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采用病人监护仪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测量时间,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评价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病人监护仪 妇产科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腹膜后肿瘤术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对谵妄的发生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选择于2021.8~2022.8就诊于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36例腹膜后肿瘤术后患者,随机方法进行分组观察,予以整体护理干预的18例患者分入试验组,予以常规护理的18例患者分入对照组,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谵妄发生率明显较低(P

  • 标签: 腹膜后肿瘤 整体护理干预 谵妄 重症监护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