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现状,探讨有效防护对策。方法 调查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发生职业暴露的31例工作人员相关情况。结果 职业暴露人群以工作年限0-5年的低年资医务人员发生率最高;暴露源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暴露方式以锐器伤占首位;暴露部位主要是手部;暴露场所主要是手术室;暴露环节主要是术中操作时;发生暴露医务人员均接受相应的干预措施,无1例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结论 关注职业暴露的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加强培训和督查,规范操作流程,落实标准预防,做好医疗废物分类和管理,强化防护意识,是保证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有效对策。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务人员开展临床工作时遇到的针刺伤时间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针对性抽调我院2019年247名临床医务人员作为甲组,2020年326名临床医务人员作为乙组,对乙组326名医院人员分别进行职业防护培训及医疗垃圾处置流程相关培训,最后对比甲乙组临床医务人员遭所遇的针刺伤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乙组针刺伤不良事件发生率较甲组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变,其下降9.6%,通过对比分析来看,发生针刺伤事件的主要为实习医护人员及护士;而发生原因主要有:整理医疗物品、套回针头套及未对准或戳破等。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应注重对实习医护人员及护士开展严格的职业防护培训,提升其安全防护观念,减少错误的诊疗操作,以免发生血缘性传播疾病不良事件。

  • 标签: 医务人员 针刺伤 调查分析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探讨新冠肺炎隔离轮休期间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策略。方法:依据心理疏导和分类管理,对2020年2-3月在简阳市新东南国际大酒店实行隔离轮休的63名简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医务人员实施多维度心理干预。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后,所有医务人员隔离轮休期间情绪稳定,高度配合隔离轮休。结论:及时了解和满足医务人员的需求,系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主动加强关心,有针对性的提供心理协助等措施,能够医务人员隔离轮休期间的心理适应性和稳定性。

  • 标签: 新冠肺炎 隔离轮休 医务人员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 要:青年医务人员是医院生力军,是医院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根据我国医疗行业现状及医疗行业本身特点,分析青年医务人员的思想状况,从医院角度出发提出干预措施,做好青年医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改变医务人员的思想认知,凝聚共识,维护医疗行业的健康运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校医务人员急救技能掌握情况,为建立急救培训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在高校医务人员中开展急救技能培训,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培训前后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有94.21%的医务人员认为培训内容有必要,96.89%的医务人员认为对相关知识应掌握的比例较高,有86.36%的医务人员认为对心肺复苏(CPR)操作技能掌握程度较好;培训后医务人员对急救技能的知晓率和考核合格率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校医务人员 急救技能培训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下,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方法抽取医院中相关科室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血标本进行“两对半”检查,体检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结果医务人员HBV感染率为53.37%(95/178)。结论医务人员有接触感染HBV的高危险性,应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及乙肝感染的监测工作。

  • 标签: 医务人员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整合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原因分析的相关质性研究,为管理者如何提高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提供对策。方法检索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Embase、PsycINFO(Ovid)、ProQuest健康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质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20年1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取汇集性整合的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最终提炼66个研究结果,归纳形成9个类别,并综合得出2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1为个人的认知和信念,整合结果2为外在组织和社会影响。结论医务人员是否接种流感疫苗受多种影响因素,管理层面可通过多方位、多渠道加强流感防治和疫苗应用等相关培训,同时从社会组织层面加强对医护人员疫苗接种的支持,从而提高疫苗接种率。

  • 标签: 医务人员 疫苗接种 质性研究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我国医疗体系并不健全,医疗体系和经济发展不能相适应,导致我国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要想改善医患关系,就要找出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对症下药,从根本上着手解决问题。本文通过从医务人员视角展开研究,探究医患关系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对策,希望能够为改善医患关系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医务人员视角 医患关系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输血科的工作环境及各种物体表面存在大量微生物,医务人员手在科室各种操作中不可避免地经常接触这些污染微生物而成为医院感染潜在因素。加强对我科工作人员手卫生教育培训,保证血液质量,成为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 标签: 输血科 手卫生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分析高危因素,制定并落实职业暴露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发生的53例职业暴露工作人员的职业分布、暴露环节、暴露种类等。结果职业暴露人群以护士为主,35例,占35.66%,其中工龄小于5年30例,占85.72%,其次是医生,12例,占22.56%;暴露的主要类别是锐器伤,44例,占83.02%,主要环节是静脉输液和整理废物,输液环节28例,占锐器伤的63.64%,整理废物8例,占锐器伤的18.19%;其次是血液体液飞溅,6例,占11.32%;发生暴露的主要病原体是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15例,占28.31%,艾滋病8例,占15.10%,暴露源无血源性传播疾病17例,占32.08%;暴露后正确处置率较高为96.23%,一名保洁和实习同学伤后未按规定流程处理,对全部工作人员均进行追踪随访,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职业暴露发生人群以低年资护理人员、外科医生为主;锐器伤的发生主要因为违规操作、防范意识薄弱、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等原因造成,医院应加强职业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率,暴露后及时正确处理,随访。

  • 标签: 医院工作人员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念珠菌对我院医务人员手污染的情况,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按常规方法,对我院各临床科室的152名医护人员的双手随机进行了细菌学监测,标本培养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微生物部分进行培养鉴定,部分细菌用VITEK-32和ATB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结果取标本152份,共培养出真菌5种25株,污染率为16.45﹪,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15株占60.00﹪,再次是热带念珠菌6株占24.00﹪,近平滑念珠菌2株占8.00﹪,克柔念珠菌1株占4.00﹪,光滑念珠菌1株占4.00﹪。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医院感染知识宣教,指导陪护或患者正确洗手,做到勤洗手,接触患者前后认真洗手,预防交叉感染。

  • 标签: 真菌 医护人员手 污染
  • 简介:摘要军队编制体制调整后,聘用医务人员已成为临床部一支重要的技术力量,加强对他(她)们的教育管理、培养使用,对临床部的业务建设、长远发展、人才队伍成长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聘用医务人员 使用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新一轮医疗卫生深化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而贯彻公益性的重要方式和方法就是衡量公益度。开展医疗志愿服务工作,让青年医务工作者在内的医务人员全都参与进来,能够树立医院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在社会工作人员参与公益事业中发挥引导示范作用,更能进一步促进医患沟通以及社会文明的建设,对文明社会的建设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公益事业 医务人员 作用 探索
  • 简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HIV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中意外被HIV感染或被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HIV感染的情况。

  • 标签: HIV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患者 HIV感染 防护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控制非常重要。文章阐述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现状、影响因素和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对策,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