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处理。方法对74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由妊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GT)61例(82.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引起5例(6.8%),重度妊高征引起8例(10.8%)。对血小板〈50×109/L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娩前后使用血小板制剂,同时考虑剖宫产。大部分GT患者在产后1周血小板恢复正常。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原因较多,应根据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 标签: 妊娠 血小板减少
  • 简介:念珠菌血症常常出现血小板减少,甚或呈现血小板减少症。本文就目前有关念珠菌与血小板相互作用文献作一综述。发生念珠菌血症时,血小板可通过纤连蛋白等黏附于念珠菌,激活后释放α颗粒中多种抗真菌物质,引起细胞膜破坏和崩解,封闭和或延迟真菌芽管产生和菌丝延长,有效地抑制真菌早期阶段生长。而念珠菌依靠自身结构成份和代谢产物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念珠菌扩散。因此,血小板抗念珠菌免疫损耗是念珠菌血症出现血小板减少现象的内在机制,早期检测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42a和PAC1,将有助于念珠菌血症的早期诊疗。

  • 标签: 念珠菌血症 血小板减少症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方法使用sysmex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对30例血小板低于70×109/L;同时有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进行电阻抗(PLC-I,运用RBC/PLT通道),激光法(PLT-O,运用PLT-O/RET通道);使用血涂片瑞氏染色人工镜检;血小板手工计数结果30例SysmexXT-2000i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血小板直方图异常与血涂法瑞氏染色结果不相符合。结论①EDTA抗凝剂导致的血小板聚集造成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假性减少可用手工计数或改用枸橼酸钠抗凝血纠正。②大血小板造成的血小板假性减低可用PLT-O纠正。

  • 标签: 假性血小板减少 EDTA-K2 大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
  • 简介:目的探讨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95例血小板减少标本(〈100×10^9/L)重新采静脉血,用仪器法和手工法两种方法进行重新测定。结果在195例血小板计数减少标本中有49例假性血小板减少,其中采血不当占48.9%,EDTA依赖占38.7%,大血小板占6.1%,小血小板占4.1%,其他占2%。结论采血不当和EDTA依赖性抗凝是造成假性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血小板减少标本,须用仪器法和手工法二种方法测定,以辨别血小板减少的真伪。

  • 标签: 假性 血小板 减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检验结果,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共计90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分析。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用药史等,并进行相关检验指标的检测,如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炎症指标等。结果:经过分析发现,血小板减少患者中以女性居多,年龄主要分布在40岁以上。常见的病史包括贫血、感染等。部分患者有长期使用NSAIDs、抗凝药物等药史。血小板计数普遍降低,凝血功能异常,炎症指标升高。平时工作中我单位在地域环境特殊,大部分血小板减少患者(回族)有一种共同的生活习惯,即在饭食中必需饮用浓茶。此外,还发现一些患者有其他疾病史、药物使用史等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因素。结论:本研究提示在回族聚居地区,饮用浓茶可能与血小板减少有一定的关联。对于长期使用NSAIDs、抗凝药物等药物的患者应警惕血小板减少的风险。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临床检验 结果分析
  • 简介:最早由Dunnigan报道了两个苏格兰家族.看到其临床特征是全身性脂肪的先天性萎缩,以躯干和四肢为明显,但面部不明显。

  • 标签: .件糖尿病的遗传综合征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探讨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慢性肾衰竭患者TPO水平、TPO与肾功能及血小板的关系。方法将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慢性肾衰竭血小板减少患者作为实验组,应用酶标仪测定健康对照组和实验组TPO水平,同时应用血细胞测定仪和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检测慢性肾衰竭患者血常规、肾功能和肝功能等。结果慢性肾衰竭患者较正常对照组血清TPO降低(P0.05),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TPO治疗后两周内,血小板明显上升(P<0.01),慢性肾衰竭患者TPO水平与血小板呈正相关,TPO水平与血尿素氮、肌酐呈负相关。结论TPO治疗慢性肾衰竭血小板减少具有好的疗效,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促血小板生成素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实施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70例,比对组:应用白介素-11治疗;测试组:在比对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升血小板胶囊。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指标互比,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测试组血小板指标高于比对组,(P<0.05)。测试组治疗有效性97.14%高于比对组的74.29%,(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升血小板胶囊治疗消化道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围绕我院收治的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展开,择取时间始于2021年11月止于2022年11月,对其实施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结果:治疗落实后,患者病情好转,血小板抑制程度较轻,0级占比较大,血小板值呈良好趋势。结论:在消化道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治疗中,升血小板胶囊的应用价值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升血小板胶囊 消化道肿瘤 化疗 血小板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结核病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结核病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升血小板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数、骨髓巨核细胞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数、骨髓巨核细胞数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数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数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结核病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升血小板胶囊 结核病 血小板减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小板减少症(PAT)和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CITP)的鉴别,寻找最佳的处理方法。方法对在成都市青羊区妇幼保健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妊娠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和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发生时期、处理方法、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AT一般发生在妊娠中晚期。血小板计数多大于50×109/l,多在产后一周恢复正常。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PCITP多发生在孕前和妊娠早期,血小板减小程度较重,PCITP组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较PAT组均有显著差异,血小板小于50×109/l,有明显出血倾向或紧急手术前,可输血小板。分娩方式视血小板多少有无产科指而定。结论ATP和PCITP各有其特点,不同病因可导致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视血小板减少的轻重程度而采取不同处理。

  • 标签: 妊娠相关血小板减少症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患者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收治的82例OSAS老年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将其分为轻、中、重三组,选择健康的老年男性20例为对照组,比较RBC、RDW、Hct、PLT、PDW、MPV水平。结果RBC对照组低于其他三组,轻度组低于重度组;Hct中、重度组高于其他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四组RBW、PDW、MPV水平依次升高,重度组PL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改变对预防OSAS患者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红细胞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连素对急性冠脉综合患者血小板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70名急性冠脉综合患者,分为两组,根据指南在给予PCI、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治疗基础上,其中一组加用黄连素治疗进行对比观察阿司匹林抵抗发生情况。结果黄连素组两种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且黄连素组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连素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患者阿司匹林抵抗。

  • 标签: 黄连素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小板抵抗
  • 简介: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患者肝素剂量及血小板计数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入院患者64例,分为常规治疗组36例和替罗非班组28例,常规治疗组使用抗血小板药和肝素抗凝;替罗非班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使用替罗非班,以达到肝素抗凝使激活的部分凝血时间延长2倍为标准,比较两组肝素用量、二磷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数。结果替罗非班组肝素用量(500±120)U/h显著低于常规组(760±148)U/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58,P〈0.01),用药后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用药前(P〈0.01),但替罗非班组降低更显著(P〈0.01),替罗非班组用药后血小板数降低(P〈0.05)。结论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可降低抗凝肝素剂量,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并呈降低血小板数的趋势。

  • 标签: 替罗非班 血小板 肝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Zinner综合是一种先天性泌尿生殖系胚胎畸形,临床罕见,发病隐匿,不易诊断,多于性活跃期被发现,首选确诊方法是MRI。对于无症状者多采取保守治疗,有症状患者可通过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治疗。对于合并不育的患者如考虑有射精管梗阻,可行经尿道射精管切开术,有助于提高精子活力及数量,增加精液量,但部分患者术后仍为无精症,病因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报道1例Zinner综合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于精囊囊肿的不育症患者,经手术治疗精液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精囊 囊肿 Zinner综合征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提高对高IgD周期性发热综合(HIDS)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1例儿童HIDS病例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血清IgD、MVK酶和MVK基因检测结果。结果6岁7个月男孩,2岁起病,呈周期性发作性发热,每2-4周发热1次,每次持续3-7d。发热腹痛,腹泻,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发热时未用抗生素经退热对症治疗,体温可恢复正常。发热时WBC、N和CRP升高,热退后可降至正常。免疫接种后有发热和感染史。经全面检查排除感染性、风湿性及血液肿瘤相关疾病。MVK基因分析发现外显子11,c.1129G〉A,p.V377I,为杂合型错义突变,外显子9,c.790791insC,p.Leu264fsX12,为杂合型插入突变(首次报道的新突变)。患儿血清IgD(1084μg·mL^-1)显著高于正常参照值(〈100μg·mL^-1)。MVK酶(23ng·mL^-1)低于正常参照值(50-300ng·mL^-1)。本文病例临床特征典型,HIDS诊断明确。结论婴儿期起病的周期性发作性发热,需警惕HIDS可能,免疫接种后发热是重要的诊断线索,检测血清IgD和MVK酶水平是重要诊断依据,MVK基因突变可明确诊断。

  • 标签: 高IgD综合征 周期性发热 甲羟戊酸激酶缺陷 自身炎症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27岁,70kg,因“妊娠41周、阴道少量出血”入院待产。一般情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产检:腹部膨隆,腹壁紧,妊娠线新,子宫底高32cm,可触及胎体,胎动存在,胎位:LOA。先露部:固定。胎心率140次/分。腰围:103cm,外阴呈已婚未产型。外测量:棘间径24.5cm,嵴间径25cm,骶耻外径20cm,坐骨结节间径9cm。急查血常规三次提示:血小板27×10^9/L、39×10^9/、41×10^9/L,血凝四项正常。

  • 标签: 剖宫产 血小板减少症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例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及解决措施。方法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结果明显减低(≤50×109/L)标本256例,进行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对其中涂片结果和分析仪计数结果明显不符以及临床无出血体征的64例患者再次采血进行手工法计数、末梢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和枸橼酸钠抗凝血进行分析仪血细胞计数等方法复检。结果64例患者在复检时手工法和枸橼酸钠抗凝法血小板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与EDTA抗凝结果差异明显。结论血细胞分析仪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干扰因素,尤其是在计数血小板时有可能会存在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现象,应进行手工复检,以提高血小板计数准确性,防止误诊。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血小板计数 假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