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伤口护理中,湿性敷料联合负压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数字表法下,将62例慢性伤口患者(我院2021年2月-2022年3月收治)均分为人数相等的2组;1组为传统组(n=31),1组为观察组(n=31);伤口护理期间分别予以2组常规护理和湿性敷料联合负压技术护理,比较评价2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传统组,观察组换药次数显著较少,伤口愈合时间显著较快,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P

  • 标签: 慢性伤口护理 湿性敷料 负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负压技术联合湿性敷料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9.12—2022.12期间在本院治疗的慢性伤口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负压技术联合湿性敷料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及换药次数和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负压技术 湿性敷料 慢性伤口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湿性敷料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护理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6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湿性敷料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较高。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值较高,并且疼痛评分较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较短。结论:湿性敷料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护理中的疗效较高,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时间,同时减轻患者疼痛感,加速患者恢复。

  • 标签:   湿性敷料 脓肿切开引流术 伤口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技术联合湿性敷料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段为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实验对象为慢性伤口患者(n=80),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负压技术联合湿性敷料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慢性伤口患者实施负压技术联合湿性敷料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负压技术 湿性敷料 慢性伤口 护理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敷料治疗骨科骶尾部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32例骶尾部褥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新型敷料治疗骶尾骨褥疮,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纱布敷料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敷料治疗骨科骶尾部褥疮具有显著的疗效。

  • 标签: 骨科骶尾部褥疮 骶尾部褥疮 新型敷料
  • 简介:【摘要】足癣是常见的足部浅表真菌感染性疾病,可继发足趾溃疡,总结3例新型敷料治疗继发于足癣的足趾溃疡。根据湿性愈合的基本原理,应用新型敷料清除伤口坏死痂皮,促进肉芽生长,加快伤口表面皮肤的迁移促进生长,预防瘢痕形成,从而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患者治疗依从性;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患者足趾溃疡面愈合。愈合后随访半年余,状况良好。

  • 标签: 足癣 足趾溃疡 湿性愈合 新型敷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疮患者采用新型敷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压疮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新型敷料,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有差异(P

  • 标签: 压疮 新型敷料 愈合
  • 简介:通过自由基聚合法以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和壳聚糖(CS)为原料反应制得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壳聚糖(PNIPAAm/CS)多孔温敏复合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差热分析(DSC)和溶胀率等研究手段对复合膜的理化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膜仍保持其良好的温度敏感性;膜结构随CS含量增加而变得规则,孔径变小,机械性能增强,同时相转变温度略有下降;复合膜内两相间分布比较均匀,未出现相分离;PNIPAAm与CS两相间存在一定的键合作用,主要是CS的羟基和氨基与PNIPAAm中的酰胺基之间形成了氢键结合,这些作用对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有一定增强作用。研究还发现,PNIPAAm含量对膜的吸水率和力学性能亦有一定影响。

  • 标签: 温敏性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壳聚糖 复合膜
  • 简介:【摘要】 目的:干预慢性溃疡难愈合伤口在门诊换药中运用湿性敷料所起到的效果及护理应用。方法:选取 2019年 8月 -2020年 3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换药接诊治疗的慢性溃疡难愈合伤口患者 80例作为追踪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湿性敷料换药护理模式,患者经过干预后的伤口愈合状况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80例患者的平均创面愈合时长为( 32.41±1.28) d,平均换药时间为( 9.97±0.32) min,平均换药频率为(

  • 标签:
  • 简介:背景:目前市场上医用伤口敷料种类繁多,不同伤口敷料也各有优劣.有大量研究已证实细菌纤维素作为伤口敷料的可行性,但未见其与其他敷料在促进伤口愈合中的对比研究报道.目的:通过与干性纱布敷料和水胶体辅料的对比,研究细菌纤维素敷料(BC-HEC-1)在促进大鼠伤口愈合中的优势.方法:采用木葡糖酸醋杆菌浅盘发酵得到细菌纤维素膜,对该纤维素膜进行-系列的后处理步骤得到无菌的BC-HEC-1,对其细胞毒性、含水量及pH值进行检测,红外图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鉴定.采用SD大鼠进行动物实验,手术制造2cm×2cm皮肤伤口,随机分为3组:①纱布组采用传统的无菌纱布进行包扎,并用黏性无纺布固定;②水胶体敷料组采用市售的水胶体敷料包扎;③BC-HEC-1敷料组采用自制细菌纤维素敷料进行包扎,并用黏性无纺布进行固定.术后每日更换敷料,隔日测量1次伤口长度和宽度,计算伤口面积和伤口愈合率,并于术后第4,7,14,21天分别取动物的伤口皮肤制作病理切片,检测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水平.结果与结论:①制备的细菌纤维素无细胞毒性,含水量95%-98%,pH值=6.5,红外扫描图谱与标准细菌纤维素一致,扫描电镜图谱显示BC-HEC-1为纳米级细菌纤维素材料;②动物实验中,水胶体敷料组和BC-HEC-1敷料组动物伤口保湿和防粘连效果要明显均优于传统的干性无菌纱布敷料,伤口面积较小;BC-HEC-1敷料组在术后第4-14天的伤口愈合率均明显高于纱布组与水胶体敷料组(P〈0.05);在术后第7天伤口愈合初期,BC-HEC-1敷料组血清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水平高于纱布组和水胶体敷料组(P〈0.05);③病理切片观察,各组在第14天时均可见明显的肉芽组织,其中纱布组和水胶体敷料组肉芽组织相对较薄,且结构疏松,排列无规则,BC-HEC-1敷料组肉芽组织厚且致密,排列规则.④以

  • 标签: 细菌纤维素 纳米材料 生物材料 膜生物材料 湿性敷料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使用湿性敷料和湿性疗法用于慢性溃疡性伤口创面换药与应用传统敷料的外科换药方法对慢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换药次数、治愈时间的区别,探讨治疗慢性溃疡性伤口的最佳方法。方法将52例慢性溃汤的伤口按收治日期单双日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施乐辉系列伤口湿性敷料,每3~7天换药一次,对照组采用以0.9%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用0.2%碘伏消毒创面,敷以碘伏棉纱加传统灭菌敷料,每1~3天换药1次。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伤口换药次数。结论选用施乐辉系列湿性敷料用于慢性溃疡性伤口,可加快伤口表皮细胞的迁延速度,治愈率明显高于传统敷料,在换药次数、治愈时间优于传统换药方式。

  • 标签: 慢性溃疡性伤口 湿性敷料 创面换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负压技术联合湿性敷料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94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7)与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行负压技术联合湿性敷料干预,对比其治疗效果、疼痛评分及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VA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伤口护理采用负压技术联合湿性敷料干预,可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疼痛感,效果可观,值得应用。

  • 标签: 慢性伤口 负压技术联合湿性敷料 应用价值
  • 作者: 曹文忠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解放军陆军北京卫戍区通州离职干部休养所  北京  101100)  【摘  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II期、III期压疮创面患者治疗中采用纯次氯酸类伤口清洁液体敷料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II期、III期压疮创面患者中选取100例,研究时间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将治疗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实验组患者采用纯次氯酸类伤口清洁液体敷料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与换药次数,以此评价其恢复效果,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与换药次数均优异,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以此评价其临床疗效,统计得知,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较高,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II期、III期压疮创面患者治疗中采用纯次氯酸类伤口清洁液体敷料治疗,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恢复效果,为有效治疗方案。  【
  • 简介:摘要大面积创伤或难治性创面的临床治疗十分棘手,寻找合适的伤口敷料伤口愈合十分重要。干细胞可分泌表达伤口愈合所必需的多种细胞因子,并能在三维(3D)支架材料中较长时间地生长增殖,维持其应有的结构和功能。将干细胞-3D支架复合物以湿润的敷料形式移植于皮肤创面,可显著提高干细胞移植效率,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并能减轻瘢痕形成。干细胞-支架复合物或许可成为良好的伤口敷料。该文主要就伤口敷料的选择及干细胞-3D支架复合物作为伤口敷料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干细胞-3D支架复合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生物敷料 干细胞 3D 细胞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藻酸盐敷料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在控制感染,降低血糖,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藻酸盐敷料伤口换药的疗效。结果痊愈53.8%,好转46.2%,好转者出院至门诊继续换药,随访2~6个月后均愈合。结论藻酸盐敷料在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护理中效果良好。

  • 标签: 糖尿病足 藻酸盐敷料 伤口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最好的方法治疗慢性溃疡创面的疗效差异 ,换药和治愈的时候湿敷料和湿法治疗慢性溃疡的伤口换药和传统敷料的外科换药。方法 :将 52例慢性龟裂伤患者按治疗日期随机分为治疗组 (27例 )和对照组 (25例 )。治疗组采用施乐系列创面湿敷,每 3-7天更换一次敷料。对照组用 0.9%无菌生理盐水清洗, 0.2%碘伏消毒。伤口用碘伏棉纱及传统消毒敷料处理,每 1-3天更换一次敷料。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明显缩短。结论 :应用施乐辉系列湿性敷料在慢性溃疡伤口可以加速伤口表皮细胞的扩展的速度 ,治愈率明显高于传统的敷料 ,换药的时间和固化时间比传统换药。

  • 标签: 慢性溃疡创面 湿敷料 伤口换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液体伤口敷料应用于皮肤慢性溃疡的疗效,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将36例皮肤慢性溃疡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18例采用液体伤口敷料治疗,18例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创面外观改善(创面颜色由苍白转红润)所需时间、伤口渗液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结果:液体敷料组在创面外观改善所需时间、伤口渗液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优于常规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皮肤慢性溃疡 液体伤口敷料 临床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慢性伤口护理措施中生长因子和湿性敷料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53例慢性伤口患者,选取时间范围在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26例采取湿性敷料,观察组27例采取生长因子和湿性敷料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痊愈率、用药后伤口面积的恢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愈合率76.92%低于观察组96.29%(P<0.05),对照组在不同时间段创伤口恢复面积大于观察组(P<0.05)。结论 生长因子和湿性敷料能够提高慢性伤口的恢复速度。

  • 标签: 生长因子 湿性敷料 慢性伤口 痊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湿性敷料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接受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敷料护理,观察组采取湿性敷料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换药次数、疼痛评分和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甲级愈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护理中选择湿性敷料,可减少换药次数,降低疼痛评分,缩短愈合时间,提升伤口甲级愈合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理想,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湿性敷料 脓肿切开引流 伤口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慢性伤口护理中使用负压技术结合湿性敷料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慢性伤口患者共80例,应用随机颜色球法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应用负压技术结合湿性敷料。比较两组干预效果、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结果 观察组干预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负压技术结合湿性敷料应用效果理想,可以促进患者伤口愈合,且能减少患者的换药次数,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伤口护理 负压技术 湿性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