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脊柱骨折压疮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循环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脊柱骨折压疮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7,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37,循环管理),对比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SF-36评分较高,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压疮患者实施循环管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使病情好转,护理满意度较高,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骨折 压疮 循环管理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调查医院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深静脉集束化护理。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在我院骨科病房符合入选标准的329名脊柱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8例,发生率20.67%,其中近端29例,远端39例。根据是否合并下肢DVT,将患者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ASIA评分、创伤、输血量、异常肌力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糖尿病、A级ASIA评分、严重创伤、过度输血、肌肉力量异常、HHcy是脊柱矫形术后DVT的独立高危因素。医护人员应积极保护高危患者,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术后尽快进行功能锻炼,以降低下肢DVT的风险。

  • 标签: 脊柱骨科手术后 下肢静脉血栓 风险因素 深静脉集束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脊柱骨科压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6例脊柱骨科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模式的前瞻性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得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循环管理 脊柱骨科 压疮患者护理 应用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术后常见并发症,指的是因血液在深静脉内凝结而形成的团块,常出现于下肢、足背及骨盆等部位,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则可能出现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在脊柱骨科术后患者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可达20%~40%[1]。对于脊柱骨科术后患者来说,其护理难度较大,尤其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其具有病情发展迅速、不易察觉、病情危重等特点。为降低脊柱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1例脊柱骨科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脊柱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脊柱 深静脉血栓 效果
  • 简介:摘要:循环管理在脊柱骨科压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骨科压疮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模式的前瞻性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科压疮患者实施PDCA循环模式的前瞻性护理管理,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循环管理 脊柱骨科 压疮患者护理 应用 患者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脊柱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风险因素识别及深静脉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某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病房部分符合纳入标准的329例脊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并发下肢DVT患者68例,发生率20.67%,其中近端29例,远端39例。按照是否并发下肢DVT分为DVT组和非DVT组,使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影响并发下肢DVT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ASIA评级、创伤、输血量、肌力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均为影响术后并发下肢DVT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合并糖尿病、A级ASIA评分、严重创伤、输血量过多、肌力异常、HHcy为脊柱骨科手术术后并发DVT的独立高危因素,医护人员应积极针对高危患者对应防护,尽量缩短手术时长、减少出血,术后尽早实施功能锻炼等,以降低下肢DVT发生风险。

  • 标签: 脊柱骨科手术 下肢静脉血栓 风险因素识别 深静脉集束化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识别脊柱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风险因素,分析深静脉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我院接受脊柱骨科手术治疗的1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3年1月至12月,134例患者脊柱骨科手术后发生DVT的有26例,发生率为19.40%,对比各种可能影响因素及护理效果。结果:术后发生DVT的有26例,发生率为19.40%,年龄、糖尿病史、输血量>400ml、肌力异常以及D-D、CRP水平是影响下肢DVT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P<0.05);护理后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龄、合并糖尿病、高输血量、肌力异常均为脊柱骨科手术后下肢DVT风险因素,通过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

  • 标签: []脊柱骨科手术 下肢静脉血栓 风险因素 集束化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脊柱内固定对脊柱结核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在化疗的基础上行手术治疗,采用单纯病灶清除10例,病灶清除加植骨16例,病灶清除植骨加内固定39例.结果65例中失访3例,其余患者平均随访2.7年.所有患者切口甲级愈合,术后胸腰背痛均消失、活动障碍均获得明显改善.未行内固定的患者,脊柱融合率为57.6%(15/26),平均融合时间为6.8个月;行内固定的患者,脊柱融合率为95.0%(37/39),平均融合时间为3.2个月.患者的神经功能均获得明显恢复,术后Frankel分级为:B级5例,C级5例,D级20例,E级32例.主要并发症包括血气胸3例,脑脊液漏2例,内固定断裂、脱出1例,术后复发1例,股神经激惹征4例.予相应治疗后均治愈.结论脊柱内固定可重建脊柱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缩短融合时间,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结核 脊柱 内固定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作为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重要组成,通道技术包括了经皮通道下的显微技术(显微镜)、内镜技术和正在研发的微通道机器人技术。这些通道脊柱外科技术有各自优点和不足之处,显微镜和内镜技术两者取长补短,甚至可以应用"双镜联合"技术治疗复杂的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和椎管内外肿瘤。通道脊柱外科技术将是一种潮流和趋势,神经外科、骨科和疼痛科等医生要摒弃门户之见,勇于面对挑战,积极掌握各种新知识和新技术,共同为造福脊柱脊髓病患而努力。

  • 标签: 通道技术 脊柱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在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的差异,以减少误诊比率。方法对17例误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17例均因X线、CT、MRI表现而误诊,最终经病理、骨穿被纠正。结论脊柱肿瘤与脊柱结核,典型病例不难鉴别,但不典型病例,两者较难鉴别。特别是对椎旁有软组织肿块的脊柱肿瘤,常常误认为结核脓肿。误诊率虽不高,但会导致病人丧失最佳治疗时机,应提高重视。

  • 标签: 脊柱肿瘤 脊柱结核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虚拟人体重建和3D打印的数字化骨科技术融入到临床研究生脊柱后凸畸形CBL教学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选取在我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学位硕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人),授课内容为典型脊柱后凸畸形病例。实验组采用基于数字化骨科技术的CBL教学,先后进行小班理论讲授、模型讲解、分组讨论、术前手术设计、手术观摩及具体问题提问抽答等;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进行大班理论授课。课后分别对两组学员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运用SPSS 25.0进行t检验。结果针对强直性脊柱炎伴脊柱后凸畸形和脊柱半椎体伴脊柱后凸畸形教学而言,实验组学生的课堂兴趣满意度、理论知识掌握度、手术方案理解度得分分别为(9.4±0.2)、(91.1±3.8)、(91.5±3.5);对照组学生的课堂兴趣满意度、理论知识掌握度、手术方案理解度得分分别为(8.2±0.4)、(82.1±3.5)、(83.1±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后凸畸形的教学中,基于数字化骨科技术的CBL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临床技能。

  • 标签: 数字化骨科技术 CBL教学 脊柱后凸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内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的发展与骨科护理。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和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传统内固定技术治疗以及相对应骨科护理措施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使用微创骨科治疗并接受相关护理措施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以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3%。结论:微创技术及其相对应护理措施的合理应用,整体治疗和护理效果由于使用传统内固定技术以及护理措施的患者,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可见,内固定技术以及微创骨科技术的发展,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促进骨科护理服务的发展,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骨科 内固定技术 微创骨科 发展 护理
  • 简介:脊柱外科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主办的高级学术期刊,于2003年2月28日正式创刊。2006年4月《脊柱外科杂志》正式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O)统计源期刊”。《脊柱外科杂志》2016年6月荣获第二届“上海市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2018年5月荣获第三届“上海市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 标签: 脊柱外科 杂志 中国学术期刊 统计源期刊 科技论文 科技期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全脊柱MRI检查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40例患者1个部位脊柱结核(20例腰椎、2例颈椎、1例骶椎、17例胸椎);30例患者2个部位脊柱结核(13例骶椎合并腰椎、15例腰椎合并胸椎、2例胸椎合并颈椎);10例患者3个部位及以上脊柱结核(5例腰椎合并骶、胸椎、3例胸椎合并腰骶椎、2例颈椎合并胸腰椎)。结论临床上运用全脊柱MRI对脊柱结核进行检查,具有操作简单、图像清晰、检查准确率高等优点,可以将脊柱结核病变的空间信息清除显示出来,可以为临床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脊柱结核 全脊柱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中国文化之中最具中医特色,耐人寻味的要归为‘气的概念’。翻开中医学巨著,诊断学用气来分析五藏六腑的功能,针灸学用经络之气来循经取穴,中药学运用四气五味来配伍运筹,推拿学则讲究运气化力的内功技巧……。

  • 标签: 脊柱导引功 脊柱病 预防 治疗 中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