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范化疼痛护理对骨科脊柱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1例骨科脊柱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规范化疼痛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症状情况、护理效果和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组间比较差异较小;护理后,干预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要好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显著;干预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组间差异显著。结论范化疼痛护理对骨科脊柱病人的临床效果显著,减轻了疼痛感、提高了睡眠质量及满意度,并缩短平均住院日,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规范化疼痛护理 骨科脊柱病人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脊柱俯卧位手术压疮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骨科脊柱俯卧位手术患者有50例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流程,为手术患者摆放合理的手术体位,加强患者受压部位的特殊观察护理。结果经分析得出手术压疮发病原因,并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得骨科脊柱俯卧位手术压疮发生率降低并效果显著,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临床研究发现采用护理措施对预防术中压疮的发生率效果十分突出,提高了手术治疗安全性及手术护理质量,为今后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方向。

  • 标签:
  • 作者: 赖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临床应用骨科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要求选取我院2021.6-2022.6接收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选入合适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骨科康复护理干预,研究了解患者护理后的身体恢复情况,结合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身体康复基本指标评分明显均比对照组评分高(p<0.05)。结论: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身体恢复中积极采取骨科康复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可以借鉴。

  • 标签: 骨科康复护理;脊柱脊髓损伤;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脊柱置钉植入的外科治疗已朝着微创手术,智能系统,自动化技术和标准化发展方向发展。高精度手术治疗设备是现代科学追求完美的方向。手术治疗简便有效,确保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点项目。基本的人工脊椎钉手术只能由具有较高工作经验的医生执行,并且手术治疗时间和创伤程度都是对医生和患者的双向培训。本文讨论了骨科手术智能机器人在脊椎钉放置中的科研应用。

  • 标签: 骨科 手术机器人 脊柱置钉 研究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骨科腰椎疾病脊柱融合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骨科腰椎疾病脊柱融合术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科腰椎疾病 脊柱融合术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44例行脊柱脊髓损伤术治疗的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接受骨科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率、脊髓功能等观察指标。结果:研究组的脊髓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率(4.55%)低于对照组(27.27%),P<0.05。结论: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价值突出,可加速病情转归,降低并发症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骨科康复护理 脊柱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 作者: 林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    要】    目的:探究骨科脊柱手术中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2018年我院收治的骨科脊柱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和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指标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骨科脊柱手术中采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减少患者术后疼痛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作用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搜集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脊柱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本次重点对象,根据实施护理方案的不同划分为参照组(传统护理模式)及观察组(预防护理模式),且每组等分成55例。经围术期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对所有患者的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情况给予观察与分析,并作出总结。结果通过对两组脊柱内固定围手术期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案及不同的护理策略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为1.81%,较参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的10.90%的临床效果更好。差异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骨科脊柱内固定手术过程中,采取带有针对性的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的防护干预对策,获得的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脊柱骨科 围术期 压力性损伤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作用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搜集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脊柱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本次重点对象,根据实施护理方案的不同划分为参照组(传统护理模式)及观察组(预防护理模式),且每组等分成55例。经围术期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对所有患者的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情况给予观察与分析,并作出总结。结果:通过对两组脊柱内固定围手术期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案及不同的护理策略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为1.81%,较参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的10.90%的临床效果更好。差异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骨科脊柱内固定手术过程中,采取带有针对性的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的防护干预对策,获得的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脊柱骨科 围术期 压力性损伤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骨科康复训练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 本院 98 例脊柱脊髓损伤手术患者作 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骨科康复训练) 和 对照组( 实行 常规康复治疗), 每组 49 例。对 两组患者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脊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训练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为 10.55 ±0.16 明 显低于对照组的 15.23±3.12 ,针刺觉评分、轻触觉评分、运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 :骨科康复训练结合 常规康复治疗,对 改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的神经和脊髓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骨科康复训练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到2021年2月中的108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4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康复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效果,应用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Fugl-Meyer运动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3个月后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比护理前明显提升,并且研究组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比对照组高,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所有指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科康复护理用于脊柱脊髓损伤的价值。方法:2019年7月-2021年7月本科接诊脊柱脊髓损伤病患78例,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骨科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FMA评分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干预后(81.45±4.62)分,比对照组(73.59±5.26)分高,P<0.05。针对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2.56%,比对照组17.95%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患者进行脊柱胸腰椎手术的过程中,针对护理配合的相关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48例脊柱胸腰椎手术患者,骨科机器人辅助下接受脊柱胸腰椎手术的患者9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的护理配合。结果: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手术中透视的次数相对更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整体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在骨科机器人辅助下对患者实施脊柱胸腰椎手术的过程中,通过采用机器人辅助下脊柱胸腰椎手术的护理配合的方式,能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中的透视次数,但是对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影响相对较小。

  • 标签: 骨科机器人 辅助 脊柱胸腰椎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患者男性,52岁,因驼背脊柱活动受限27年,双髋疼痛伴活动受限3年入院。患者自诉27年前出现腰背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因经济问题未能规范治疗,后出现脊柱后凸畸形影响生活,于10年前在外院行脊柱手术治疗,5年前因脊柱内固定物外露,将内固定物取出。3年前双侧髋关节活动逐渐受限,脊柱后凸继续加重,强直于弯腰约90°扶拐行走,生活难以自理。入院查体可见患者扶拐行走,脊柱后凸明显,颈椎活动良好,胸腰椎无活动度,双髋活动明显受限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骨科治疗 患者 个案报道 脊柱后凸畸形 病例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骨科腰椎疾病脊柱融合术患者的影响效果 。方法:选自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本院接受疗诊治的 78 例腰椎疾病行脊柱融合术的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筛选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组别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 39 例患者纳入对 照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的 39 例患者纳入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实验 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 94.8%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79.4% , 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临床护理过程中,给予性脊柱融合术的腰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治疗以及护理满意度,临 床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腰椎 脊柱融合术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伴不全瘫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骨科接收的78例脊柱脊髓损伤伴不全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骨科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者的满意情况以及SA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FAM评分情况。结果: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7.44%高于对照组82.05%,(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FAM评分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脊柱脊髓损伤伴不全瘫术恢复过程中使用骨科康复护理更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

  • 标签: 骨科 康复护理 脊柱脊髓损伤 不全瘫 术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中骨科康复护理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2月共144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骨科康复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分析情绪变化、脊髓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70例(97.22%)高于对照组56例(77.78%);观察组轻触觉、针刺觉、运动的脊髓功能评分均较高;SAS、SDS评分均较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骨科康复护理应用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可取得极佳的护理效果,改善负性心理情绪、脊髓功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术后 康复护理 骨科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临床上对脊柱骨科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所具有的优势和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11月期间脊柱骨科收治的179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参考组(n=94),一组为实验组(n=85),参考组为普通护理组,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为实验组患者提供临床护理服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发症发生的比率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服务的实验组(n=85)患者比参考组(n=94)患者掌握了更多的疾病相关知识,实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人数占比更小,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更短,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也较为理想。结论:在脊柱骨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临床护理路径被证明具有显著优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患者在接受护理后掌握了更多的疾病知识,并发症控制程度也得到了较大提升,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被推广使用到其他科室的护理服务中。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脊柱骨科 护理服务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