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转归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10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分为两组,将核酸转阴时间小于19天的为实验组,核酸转阴时间高于19天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的糖尿病,慢性肺炎,发热,发热持续时间超过7天,有消化道症状,死亡率,恢复正常人数,未恢复正常人数,核酸转阴时间以及预后转归评分相比,差异较大(P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转归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笔者根据接触的2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经治疗出院后,仍然有干咳、气短等症状,此时采取有效而适当的调理措施,对于促进患者身体尽早恢复健康,防止病情复阳、迁延,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根据卫气营血、中医体质辨识、“审因论治”的理论,制定COVID-19患者出院后调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通过西医诊断及中医对COVID-19的认识,结合2例临床病例, 为中医对COVID-19患者出院后调理,提供诊疗个案参考。

  • 标签: 湿热疫 瘥后调理 卫气营血
  • 简介:摘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国内持续蔓延,具有极高传染性。眼部症状以结膜炎为代表,潜伏期患儿前来就诊时,极易造成医务人员感染,导致疫情蔓延。疫情期间,原则上非急重症,应择期治疗。但患儿病情需要前往医院就诊时,需做好防护措施。因恰逢假期儿童就诊高峰,为做好治疗管理与医务人员自身防护,避免疫情扩散,保护医务人员健康。现就COVID-19主要特点及小儿眼科医师如何应对COVID-19进行防护及临床工作进行述评,供临床医师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眼科,小儿 传染 防护
  • 简介:摘要重症及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会在短时间内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或有创正压通气支持将是重症和危重症治疗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救治率,降低重症患者的病死率。良好的气道治疗管理对提高呼吸支持效率,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ARS-CoV-2)感染的肺炎(COVID-19)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暴发流行。研究发现SARS-CoV-2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I(ACE2)感染人体并进行有效复制。ACE2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组织及器官,如肠道上皮细胞、心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睾丸间质细胞等。这可能是COVID-19临床表现多样化的原因之一,也可能是加速病情进展、造成多系统损害的原因。现就COVID-19相关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等肺外临床表现进行综述。

  • 标签: 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简述眼科门诊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管理措施。从预约就诊、预检分诊、分区管理、眼外伤等急症患者就诊处置和健康宣教方面进行门诊防控管理,同时加强医务人员防护,设备清洁消毒。希望为眼科医务工作者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避免医患之间及患者与患者之间交叉感染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外伤,眼 管理,应急,门诊,眼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 19)患者的实验室炎症反应指标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江南院区收治的 98例确诊为 COVID‐19 患者的实验室炎症反应指标,按其诊断标准分为两组:其中 53例为普通型、 45例为重型和危重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 C反应蛋白( CRP)、降钙素原( PCT)、乳酸脱氢酶( LDH)、白介素 -6( IL-6)的差异性。结果:与普通型患者比较,重型 /危重型患者年龄大,起病到入院时间更长,既往有基础疾病比例高,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 CRP、 LDH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重型 /危重型 PCT、 IL-6患者升高比例均高于普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型、危重型患者多有年龄大、起病到入院时间更长、既往慢性基础疾病更多等特征,其淋巴细胞减少,炎症反应指标升高,在临床救治 COVID- 19 患者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相关指标水平,尤其是 IL-6水平监测,以实现对危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

  • 标签: 病毒肺炎 SARS- CoV- 2 炎症反应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武汉暴发以来,传播迅速。人群普遍对新型冠状病毒易感,而孕产妇作为一类特殊的易感人群,在当前形势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孕产妇数量有增加的趋势,而孕产妇由于其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临床管理与普通人群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在分娩期存在多种可能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使得分娩期病毒传播防护更加困难,更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在对此方面认识更多的基础上,结合来自武汉前线的经验,本文对疑似或确诊COVID-19孕产妇的分娩期管理进行建议,希望对促进当前的产科临床工作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抗击疫情的同时救治急性脑卒中患者,需要迅速对患者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筛查,进行分类管理。对合并肺炎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需要分别对肺炎及脑卒中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减少高危操作,最大限度减少院内感染风险并尽量挽救脑卒中患者生命,改善预后。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脑梗死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检验医学在抗击COVID-19中得到了很大发展和提高。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将有助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向前发展。

  • 标签: 检验医学 发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易感染,且老年患者重症率及病死率更高。免疫衰老是导致老年人容易出现危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原因。老年人因合并基础疾病,可能导致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肺部影像学不典型,应特别注意。对老年患者进行诊治时需综合考虑全身状况。老年患者的治疗除一般治疗、氧疗、抗病毒治疗、呼吸支持等外,还应注意基础疾病的诊治、营养支持、排痰、预防并发症以及心理支持治疗。我们在文献回顾和专家研讨基础上,编写了《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要点》,以期有益于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减少新型冠状病毒对老年人群的危害。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防治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住院患者体表心电图异常情况。方法对2020年1月20日至3月1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147例COVID-19患者的入院及出院体表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的临床分型分为轻型/普通型组及重型/危重型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入出院体表心电图等指标。结果147例COVID-19患者中,轻型/普通型患者123例,重型/危重型患者24例。与轻型/普通型患者相比,重型/危重型患者年龄较大,炎性指标及心肌酶学指标明显升高,且室性早搏(16.7%对4.7%)、QTc间期延长(4.2%对0)、异常Q波(4.2%对0)、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4.2%对0)、胸前导联/肢体导联低电压(9.1%对0)等体表心电图异常表现比例更大(P均<0.05)。结论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更容易出现体表心电图异常包括室性早搏、QTc间期延长、异常Q波、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胸前导联/肢体导联低电压,提示可能与心肌损伤程度有关。对于出现异常心电图表现的COVID-19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应密切关注心电图变化,预防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心电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最佳护理干预方式。方法:随机我院收治的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案中抽取40例,在隔离管理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干预后,疑似患者SAS、SDS评分有所缓解,积极配合临床工作。结论:对于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理干预尤为关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 标签: 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心理护理 SAS SDS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肺部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7日至29日温州市中心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6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分型患者的肺部影像学特征和治疗转归情况。采用SA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绝大多数患者以发热(92.8%,52/56)、干咳(75.0%,42/56)和乏力(58.9%,33/56)为首发症状,少部分合并气促(25.0%,14/56)及咽痛(10.7%,6/56)。胸部高分辨率CT影像学结果示,42例普通型患者中,30例(71.4%)两肺外带见磨玻璃样高密度影,10例(23.8%)局部可见斑片实变影,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12例重型患者中,11例为累及多个肺叶(≥3)的斑片高密度影;2例危重型患者均表现为全肺叶累及的斑片状及条索状高密度影,局部实变及纤维化明显。结论COVID-19患者早期表现为肺外带多发磨玻璃影改变,如出现肺叶实变及纤维化的增多,则提示疾病进展,肺叶实变及纤维化程度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T 影像诊断
  • 简介: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在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数字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的演变,即由简单到复杂,由专业导向到大众导向的转变过程。本次疫情与2003年非典疫情相比,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体系的建设更加完备,疫情期间,数字阅读服务也向纵深发展,本文分析了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完善数字阅读服务体系及构建疫情数字阅读服务模型。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数字阅读服务 疫情数字服务平台
  • 作者: 王霞 孙超 胡慧秀 王紫馨 汪晖 彭华 乔建红 高岚 中国老年护理联盟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北京医院护理部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护理部,武汉 430030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护理部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 410008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护理部,济南 250014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长春 130033 ,
  • 简介:摘要目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因2019年12月发生在武汉的不明原因病毒肺炎病例而被发现,由该病原感染所致的肺炎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虽然2019-nCoV对于人群普遍易感,但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低下且合并基础疾病较多,使得该组人群感染后病情进展更快、严重程度更高,重症及危重症患者较多。为进一步提高老年重症COVID-19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我们组织国内老年重症护理专家在文献回顾和专家研讨的基础上编写该共识,该共识涵盖老年重症COVID-19患者的评估、临床护理、出院护理等相关内容,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与指导。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重症 护理
  • 简介:【摘 要】回顾性分析 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简称:新冠肺炎( COVID-19) ]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体会,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评估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骨质疏松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肾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3月12日当天正在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感染内科住院的87例COVID-19确诊患者入院时和入院1周后的临床资料及肾脏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65.2±17.1)岁,其中男性占59.8%(52/87),女性占40.2%(35/87),75岁及以上的患者占比34.5%(30/87),60~74岁占比31.0%(27/87)。入院时患者即存在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升高的比例分别为29.9%(26/87)和12.6%(11/87),入院1周后上述指标异常的比例分别为25.3%(22/87)和4.6%(4/87)。入院时BUN正常,1周后较入院时升高的患者占比28.7%(25/87)。入院时SCr正常,1周后较入院时升高的患者占比16.1%(14/87),升高幅度≥26.5 μmol/L的患者仅2例,均为75岁以上老年人。结论COVID-19患者严重肾损伤的情况并不多见,新型冠状病毒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可能性较小,但应注意COVID-19老年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可能合并的肾损伤。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肾损伤 血尿素氮 老年人
  • 简介:摘要:对于当下而言,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无疑是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启动一级预警,全国各地人们也在为疫情而努力着。对于中国而言,面对大面积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是集全国的力量来驰援疫情重灾区武汉市。中国实行一省包一市政策,对武汉实行搬家式援助。全国人民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祖国的防疫事业作出最大的贡献。农民们捐赠新鲜的蔬菜,医生护士们奔赴抗战第一线,工人们夜以继日的生产口罩防护服,餐饮行业的为医生护士及病患做好后期保障工作等等这些身影一直在武汉这所城市中忙碌着。那么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如何让他们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心态呢,这就需要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合理的心理关怀,本文就如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心理关怀入手,深入进行讨论。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心理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