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细胞因子风暴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导致患者病情迅速恶化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细胞因子风暴与近期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情加重也密切相关。本文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细胞因子风暴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 标签: 诊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细胞因子风暴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始发于湖北省武汉市并波及全国,其中社区与居家成为防控关键。本文基于循证原则,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结合社区实际情况,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社区与居家防控提出推荐意见,包括社区人员的评估初筛排查、风险识别与分类、居家医学观察或日常生活感染防护规范以及社区机构、生活小区网格化管理等,旨在推动公共卫生与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及水平的进步。

  • 标签: 社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居家 防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趋势,为疫情防控提供相关基础数据。方法收集截至2020年8月15日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数据与各国政府部门实施的防控政策,采用累计发病率、累计死亡率、累计病死率和五天移动平均实时再生数(Rt)指标分析疫情流行趋势,探讨主要政策措施对疫情控制的效果。结果截至8月15日,全球COVID-19累计报告发病率27.66/万,累计报告死亡率0.10‰,累计报告病死率4%。累计报告发病率前3位国家为卡塔尔、巴林、圣马力诺,发病率(/万)分别为404.41、280.61、208.69;累计报告死亡率前3位国家分别为圣马力诺、比利时、秘鲁,死亡率(‰)分别为1.22、0.87、0.80;累计病死率前3位国家为也门、法国、意大利,病死率(%)分别为28.42、14.33、13.94。截至2020年8月15日,Rt(95% CI)前3位的国家分别为新西兰6.63(4.57,9.08)、博茨瓦纳2.43(2.16,2.71)和缅甸2.20(1.64,2.51)。结论截至8月15日,全球大部分国家的COVID-19疫情渐趋平稳,部分国家疫情出现反扑现象,应当警惕,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趋势分析 实时再生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COVID-19)发病过程中肝脏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COVID-19患者,其中普通型组30例,重型及危重型组15例.对纳入病例病程中出现的与肝脏功能相关的临床表现、超声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肝脏 超声
  • 作者: 常志刚 楚歆 郑永科 钟益刚 文力 曾平 张桂芳 付春毅 佟训靓 龙云飞 李靖 刘爱华 刘亚林 奚桓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21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医院外科ICU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杭州 31000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杭州 310006,北京医院急诊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病医学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老年患者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并收集2020年2月1—28日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分院B11东病区与光谷分院E1-3病区收治的10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最后随访日期为2020年2月28日),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中青年组(<60岁),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流行病学、人口学、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指标、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结果102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中,老年组(≥60岁)58例,中位年龄67.0(63.8,71.0)岁;中青年组(<60岁)44例,中位年龄47.5(38.0,51.8)岁;两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3,P= 0.855)。在暴露史中,42.0%(21/50)患者回忆曾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14.0%(7/50)患者来自群聚发病,18.0%(9/50)患者来自可疑院内感染。发热与咳嗽仍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消化道症状如恶心、纳差、腹泻和肌肉疼痛等非呼吸道症状应警惕,老年男性患者乏力与咳嗽首发居多。双侧斑片状阴影(57.9%、22/38)和磨玻璃影(42.1%、16/38)为主要影像学特点,42.1%(16/38)出现多部位累及。超过50%的患者出现血糖、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多项细胞因子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升高,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淋巴细胞、血钙水平降低。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比较,D-二聚体、血钙浓度异常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7、4.166,P=0.008、0.041)。结论老年患者总体以发热与咳嗽为最常见首发症状,老年患者临床实验室化验值多项异常,与中青年患者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病毒性
  •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以来,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暴发。该病毒具有传播能力强、临床表现多样、潜伏期长、可隐性传染等特征,对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随着病例数的不断增加和临床资料的不断丰富,2019-nCoV感染患者除了典型的呼吸系统表现外,与病毒感染相关的心肌损伤情况逐渐受到重视。根据已公布的资料,我们总结了目前已知的2019-nCoV感染患者的心肌损伤表现、特征、对病情及预后的影响,并对可能的损伤机制、治疗方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一论述。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患者早期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8日至2020年2月3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发热门诊确诊的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9例患者中男5例,女4例,年龄15~48岁,中位年龄为36岁。其中8例患者无基础疾病,1例有糖尿病。7例患者均有武汉或湖北旅行史,1例患者为医务人员,出现两起家庭聚集性发病。潜伏期1~6 d,临床表现为发热8例,干咳5例,咽痛4例,乏力4例,全身酸痛4例,鼻塞流涕1例。6例患者外周血常规异常,其中3例单核细胞计数升高,2例淋巴细胞计数降低,1例白细胞计数升高,3例血常规完全正常。5例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轻度升高,4例患者CRP正常,中位数为16.3 mg/L。5例患者行降钙素原检查均为阴性。3例患者行X线胸片检查,1例无异常,1例表现为右上肺渗出影,1例表现为右下肺渗出影。9例患者均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其中7例表现为肺部多发的磨玻璃样渗出影,累及双肺5例,累及单侧肺2例,3例伴有斑片状实变影,2例无异常。结论在北京发热门诊就诊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一般具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咳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降钙素原阴性,胸部HRCT表现为多发的磨玻璃影、部分病灶伴有实变,部分患者X线胸片正常而胸部HRCT显示为肺炎,部分患者无肺炎表现。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23日至2月22日我院感染科收治的49例COVID-19确诊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血常规、感染指标、炎症因子、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所采集数据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9例COVID-19患者中普通型28例,重症16例,危重症5例,3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6±19)、(60±16)和(68±20)岁,危重症患者的年龄最大。发病时常见症状为发热(41例)、干咳(35例)和乏力(21例)。49例中31例(63%)患者曾直接或间接与确诊患者接触,其中14例为家庭聚集性病例。3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分别为0.85(0.5~1.6)、0.51(0.4~0.9)和0.43(0.47~0.61)×109/L,乳酸脱氢酶分别为162(145~204)、265(195~288)和387(312~416) U/L,D-二聚体分别为0.15(0.1~0.4)、0.4(0.2~0.6)和0.91(0.5~1.4) mg/L;IL-6分别为(43.2±15.4)、(78.5±31.2)和(132.4±47.9) μg/L;IL-10分别为(3.5±3.2)、(7.6±6.4)和(9.4±7.2) μg/L。普通型患者肺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多发磨玻璃样渗出影,重症及危重症患者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渗出和实变,少数呈"白肺"。结论COVID-19患者临床症状以发热和干咳为主。淋巴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IL-6和IL-10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发展趋势和预后的依据。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磨玻璃样渗出影,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呈弥漫性渗出并实变影,甚至呈"白肺"表现。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通过临床治疗可以知道内湿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因素,根据武汉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我们需要着重考虑外湿病因,也就是内外湿邪的发病途径。湿浊疠气引发的壅滞闭塞是新冠状病毒的重要病理形式,临床治疗中要做好解毒祛邪工作,坚持疏表透邪、宣肺肃降等原则,新冠状病毒在不同阶段需要选择相应的治疗法则与药方,不断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而人参、党参和黄芪等药物具有重要功效,通过祛邪来不断降低疫疠之气的危害,从而更好地帮助机体正气恢复。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中医 认识 思考
  • 简介:摘要: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在中国的肆虐,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灾难之后引发我们的思考,只有健康的体魄才是面对病毒最重要的法宝,也只有生命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本文以新型肺炎后的全民健身视角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从疫情后全民健身的现状思路、发展思路以及健身方式的选择等三个方面为逻辑起点,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旨在促进疫情之后的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全民健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以期提升护理有效性,改善预后。方法: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基本资料,选择5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对比护理相关数据。结果:经过护理,研究组患者SCL-90评分及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冠肺炎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的心理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有积极意义,可于临床使用并推广。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理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新冠病毒的传染能力较强,现在已经给人类社会的生命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同时也重创了全球的经济发展。当前精准快速地对人群开展核酸检测对疫情防控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已经研制开发出多种类型的核酸检测试剂盒,能够快速地对人群进行定位筛选,提升疫情防控质量,同时也应当看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需要一定的方法技巧,合理的方法技巧不仅能够提升检测效率,还能提升核酸检测的精准度,防止错检的情况发生,本文对核酸检测的技巧进行综述,以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 标签: 新冠病毒 疫情防控 监测方法技巧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患者患病后极易出现呼吸道传染疾病,对生命造成严重影响。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办公室通报,将上述病原体感染所引起肺炎称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为“新冠肺炎”。依据传染疾病流行特点,如何加强防控管理,降低感染发生率尤为重要[1]。因此,加强对新型冠状肺炎的防控管理,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 门诊管理 防控管理
  • 简介:摘要:藏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自身的认识,根据其研究理论有对应的藏医药防治措施,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不同学者的文献报道,对有关藏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案的内容加以综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利用民族医药予以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藏医药 防治方案 研究进展
  • 作者: 王维红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4-16
  • 机构: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730050
  • 简介:【摘要】在武汉市爆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感染之后,疫情快速扩散并且迅速上升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我国的各个省市中,都在加强自身防控的同时,支援疫区的抗疫工作,并且给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带来了有效的护理团队,使用了一系防控护理对策,给以后的疫情救援带来了基础。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护理 管理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