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联合人工智能音箱对全髋关节置换后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THR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话随访式延续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思维导图联合AI音箱模式延续护理。对两组不同时期的Harris评分、VAS评分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出院一个月及三个月时的Harris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思维导图联合AI音箱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老年THR术后患者的延续性康复效果,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思维导图 人工智能音箱 全髋关节置换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改善心脏瓣膜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9月我院心脏瓣膜体外循环患者66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各方面生存质量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统计差异有意义,结果P<0.05。结论:心脏瓣膜体外循环术后应用预见性护理能改善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正确指导患者积极治疗,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心脏瓣膜体外循环术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期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髋关节置换期患者96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48例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压疮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75%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优质护理运用在髋关节置换期患者中,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效果良好,进一步保证手术效果。

  • 标签: 髋关节置换围术期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对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预后影响及其机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7~12月的行非糖尿病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强化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各5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麻醉前和入SICU后0h、6h、12h、24h、48h的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强化组血糖水平在相同时间节点一直低于常规组,血糖始终维持在4~10mmol/L水平。而常规组胰岛素水平在手术后上升,并且于入SICU6h(T3)时达高峰,随后下降;胰岛素强化组的胰岛素水平在手术后入SICU即刻比常规组高(P〈0.05)。相比常规组,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促进ICU留滞时间及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显著缩短(P〈0.05),2组院内感染率和病死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 标签: 体外循环 心脏直视术 胰岛素强化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临时起搏在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中的应用。方法:199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者,共903例。将安置了临时起搏器的77例设为观察组,未安置临时起搏器的826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所花费的时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异丙肾上腺素使用比例。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中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比例、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窦或严重依赖起搏患者,安置临时起搏器能增加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安全,有效防止中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 标签: 心脏 起搏器 临时起搏 永久性起搏 阿斯综合征
  • 简介: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细菌分布特点、耐药情况及药物治疗,为治疗假体周围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统计60例发生髋、膝关节置换后感染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髋、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各30例,其中G^+菌51例,G^-菌6例,真菌3例,葡萄球菌属为主要检出菌,共45例,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患者根据药敏选择用药,疗效确定。结论:G^+球菌为髋、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同时做好患者用药教育,保证治疗疗程,可有效提高治疗疗效。

  • 标签: 假体周围感染 细菌 耐药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并归纳老年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16例进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纳入研究,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通过抽签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5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7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07%,P<0.05,具有较高的对比价值;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5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21%,P<0.05,具有较高的对比价值。结论对进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6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对比两组不同时点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首次下床、住院时间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前<术后2周<术后1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2周、1个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THA患者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其髋关节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膝关节置换后使用家庭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 选择48例膝关节置换后患者,均为我院2022.1-2023.1月收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4例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24例患者,使用家庭护理干预。对两组的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进行比较,以及膝关节功能与膝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论 研究组在护理后,社会支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膝关节功能与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95.83%)对治疗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75.00%),P

  • 标签: 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 家庭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膝关节置换后使用家庭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 选择48例膝关节置换后患者,均为我院2022.1-2023.1月收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4例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24例患者,使用家庭护理干预。对两组的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进行比较,以及膝关节功能与膝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论 研究组在护理后,社会支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膝关节功能与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95.83%)对治疗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75.00%),P

  • 标签: 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 家庭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后放置引流与膝关节早期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本院接收的30膝关节病变晚期需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分为引流组及非引流组,进行前瞻性实验。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失血量、血红蛋白变化值、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KSS评分情况。结果引流组需输血人数、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后第3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高于非引流组(P<0.05);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第7天关节活动度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口愈合均良好,无感染症状出现。结论膝关节置换后放置引流管可能使术后总血量增加,并未增加术后伤口感染情况,可能有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恢复,但对膝关节远期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放置引流 早期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中老年患者单侧全髋关节置换后,给予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进行自控静脉镇痛( PCIA)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在本院进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 98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抽签分组法分为 2组,每组分别 49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按照相同的单侧全髋关节置换完成治疗,其中对照组术后给予舒芬太尼 +托烷司琼 +生理盐水进行 PCIA,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额外应用纳布啡。记录两组老年患者术后苏醒 0.5h、 1h、 4h、 12h和 24h的 VAS评分、 Ramsay镇静评分;并对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苏醒 0.5h和 1h的 VA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 P>0.05);但观察组患者苏醒后 4h、 12h和 24h的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 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苏醒 0.5h和 1h的 Ramsay评分未见明显差异( P>0.05);但观察组患者苏醒后 4h、 12h和 24h的 Ramsay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 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仅 8.1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4.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纳布啡结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单侧全髋关节置换PCIA,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镇静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 ] 纳布啡 舒芬太尼 老年单侧全髋关节置换 术后 PCIA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疼痛科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14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7例)和实验组(7例),对照组行常规模式护理干预,实验组加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VAS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则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干预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疼痛 髋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标准化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实施心脏介入的患者12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盲选法将选取的患者划分为2组,每组有6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全程标准化护理干预。就2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后第一天的焦虑状况进行评估。同时,就其住院时间进行统计。结果:在入院时,2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1d,观察组的焦虑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占优,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心脏介入患者予以全程标准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缩短康复时间,可进行推广。

  • 标签: 全程标准化会干预 心脏介入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人工股骨头坏死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方式对于关节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78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划分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后对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同时降低了并发生发生的风险,缩短了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长。

  • 标签: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快速康复护理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半髋关节置换后的并发症及护理方式实施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2年5月在本院进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的3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试验,观察其出现感染、脱位、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情况,和对该并发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结果:34例患者发生感染者4例、脱位者2例、深静脉血栓者1例。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心脏专科医院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情况,以期为医院规范围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和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4年1—6月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221例,统计并分析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221例患者中,符合入选标准的仅204例。纳入的204例患者中,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100%;预防性给药时间合理的有179例(占87.75%);预防性给药持续时间合理的有175例(占85.78%)。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4大类,使用病例数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182例),其余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1例)、氟喹诺酮类(1例)、林可酰胺类(20例)。结论:我院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 标签: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抗菌药物 预防性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全胸腔镜下手术切除心脏黏液瘤患者围期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系统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针对科室收治经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心脏黏液瘤46例患者围期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制订出系统的护理方法。结果干预性的围期护理管理能够提高全胸腔镜下手术切除心脏黏液瘤患者康复率。结论护士掌握好全胸腔镜下手术切除心脏黏液瘤患者围期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全胸腔镜下手术切除心脏黏液瘤的治愈率。

  • 标签: 全胸腔镜心脏术 黏液瘤 围术期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