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100例行髋关节置换后感染患者,按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常规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均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感染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关节脱位预防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 选择我院收治的 60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结果 : 采用 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针对患者进行评分,观察组患者达到了 100%的优良率,对照组患者达到了 76.7%的优良率,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 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针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护理,能够使患者的患肢尽快的恢复,同时还能够对关节脱位现象进行有效的预防,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脱位
  • 简介:目的:总结预防老年患者行全髋置换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60例老年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要点。结果:只有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积极治疗后治愈出院,其他均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术前及术后早期采取联合措施,对并发症进行积极的预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 并发症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双瓣置换后并发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的抗凝治疗策略,为临床药师参与抗凝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回顾性分析1例双瓣置换后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结合药代动力学知识和相关文献资料,确定华法林初始剂量和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优化抗凝方案。结果患者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正常;华法林抗凝治疗以5mg为初始剂量,目标INR为1.8~2.5。经过五次剂量调整后以3.125mg的维持剂量带药出院,出院时INR为1.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可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瓣膜置换 血小板减少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比值
  • 简介:1例83岁老年男性患者,因右侧人工股骨头置换后3d出现肺部感染,先后多次调整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在抗感染治疗16d后患者出现药物热,住院期间患者营养状况较差并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在治疗过程中药师协助医生及时评估治疗方案,在抗感染药物的调整、药物热判定、消化道出血、营养支持等方面进行药学监护,治疗22d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药物热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抗感染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全髋关节置换后恐动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关节外科收治的80例全髋关节置换后恐动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CBT,比较两组患者的恐动症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恐动症评分、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认知行为疗法 恐动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全髋关节置换后恐动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关节外科收治的80例全髋关节置换后恐动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CBT,比较两组患者的恐动症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恐动症评分、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认知行为疗法 恐动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 将本院2021.7~2022.12收治的50例行髋关节置换的高龄病人按收治时间先后分为各含25例的参照组(2021.7~2022.3,采取常规护理)与干预组(2022.4~2022.12,采取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下肢DVT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下肢DVT发生率为0.00%,低于参照组的24.00%,P

  • 标签: 高龄 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性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 将本院2021.7~2022.12收治的50例行髋关节置换的高龄病人按收治时间先后分为各含25例的参照组(2021.7~2022.3,采取常规护理)与干预组(2022.4~2022.12,采取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下肢DVT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下肢DVT发生率为0.00%,低于参照组的24.00%,P

  • 标签: 高龄 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性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髋关节置换属于一种重建髋关节功能的修复性手术,在临床中常用于治疗患者踝关节发育不良、老年患者髋骨骨折、髋关节炎以及股骨头坏死等疾病,有助于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这一修复性手术存在一定的并发症,特别是一些高龄病人在术后非常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局部伤口感染等危险并发症。为确保患者手术效果与健康安全,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预防并发症,加快康复进程。本文探究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文中会分为三部分进行叙述。第一部分介绍高龄病人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第二部分介绍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标准,第三部分是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期望本文能为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后护理提供可行性参考,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高龄 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探究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全髋关节置换(THR)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接受THR的116例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路径化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Harris评分、临床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后Harris评分及临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THR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临床疗效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HARRIS评分 路径化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性关节炎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探索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进行治疗的骨性关节炎患者88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研究的方法,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早期康复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应用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21年4月TKA病人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术后VAS评分、患肢主动关节屈曲角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4h、48h患肢主动关节屈曲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h、24h、48h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镇静过度、追加镇痛药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TKA术后采用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能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该镇痛方法对患肢肌力造成影响小,较常规镇痛的安全性高。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 视觉模拟评分 超声 股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功能性训练与冷疗在关节置换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关节置换治疗患者(n=50)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抽号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25;功能性训练与冷疗)、常规组(n=25;功能性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干预后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疼痛感缓解效果等均高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功能性训练与冷疗在关节置换后康复中效果显著,并且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具有临床广泛应用的意义。

  • 标签: 功能性训练 冷疗 关节置换术 康复效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90例2020-02至2021-12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下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例)、对照组(n=45例),中静脉泵注镇静药分别为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炎症因子。结果:①于术前1d(T0)、术后7d(T3)时,两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比较(P>0.05);手术结束时(T1)、术后1d(T2)时,观察组MMSE评分较高(P<0.05);②术前1d(t0)、麻醉后(t1)、术后7d(t5)时,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P>0.05);切皮后20min(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1d(t4)时,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L)-1β、1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控制炎症因子水平分泌效果更佳。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目的探究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36)与并行实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实验组(n=36),对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加快患者康复,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术后不同护理方式把7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术后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与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Harris评分优良率94.7%,对照组Harris评分优良率78.9%,观察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龄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实施延伸性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高龄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将106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膝关节和髋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A组研究组(53例)和B组对照组(53例)。麻醉诱导前,研究组(A组)以1.00μg/kg右美托咪定(200ug右美托咪定用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50ml)在10min内静脉注射,随后0.50μg/(kg·h)连续泵送至手术结束前 30 分钟。对照组(B组)给予等量、质量浓度0.9%的氯化钠注射液。分别在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术后认知功能评价并用ELISA法检测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结果;术后认知功能POCD发生率右美托咪定研究组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老年 关节置换手术 认知功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方法。方法:从本医院当中共计选择髋关节置换患者110例入组,采取单双号法分组方法,分为探讨组、常规组,探讨组应用针对性预防护理,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探讨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常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存在对比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后为患者针对药物、活动受限等方面实现积极预防护理,能够降低临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并发症 髋关节置换术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治疗期间提供预见性护理服务对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出现的效果。方法:本项研究选取对象68例均为我院2021年7月~2023年1月间接收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对上述患者实施分组,各组均34例,分别为提供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提供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结果:术前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术后两组血流速度均提升,但明显术后2周、4周时均为观察组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及并发症总发生几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治疗期间,预见性护理服务的提供可促进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规避深静脉血栓的出现,以及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老年患者 髋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