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整个医疗护理服务链中,急诊属于第一个环节,是危重症患者通往医院的首要关口。因急诊护理流程具备一定复杂,故对患者生命安全存在一定影响。压力损伤(pressure injury,PI)是临床护理的重要评价指标,但它在急诊中的受重视程度并不高。导致压力损伤的预防措施不能预期执行的因素有很多,如交接与转运、沟通不顺利、医疗器械使用等因素,这间接增加了患者PI的风险。基于此,本研究中笔者概述了PI流行病学、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旨在为急诊PI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急诊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模式在居家压力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北京市东城区居家卧床的60例3~4期压力损伤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模式,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社区就医的常规化换药和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损伤治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时间为(42.20±4.97)d,短于对照组的(50.13±4.8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模式可以改善居家压力损伤的治疗效果,能够为社区居家压力损伤慢性伤口的康复提供实践依据。

  • 标签: 压力性溃疡 医院 家庭 社区 慢性伤口 居家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水胶体敷料治疗压力损伤(2期/3期)的相关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内科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罹患压力损伤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覆盖纱布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水胶体敷料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患者压疮评分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分别进行护理后,观察组PUS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分别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水胶体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模式应用于压力损伤居家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的180例压力损伤作为样本对象进行评价与分析,划分180例患者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选择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模式干预。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依从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护理依从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与对比组进行比较,护理总有效率更高的为对比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模式应用于压力损伤居家护理服务中,临床应用价值更高,能够保证临床护理效果与依从率。

  • 标签: 医院-社区-家庭 三元联动护理 压力性损伤 居家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压力损伤是指局部组织在压力或剪切力、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损伤。其发生的高危人群包括神经损伤病人、危重患者、镇静镇痛患者、老年人等。长期卧床和疾病导致局部组织受压,形成压力损伤,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根据压力损伤发生原因及程度对其进行预防和护理,可降低压力损伤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本文结合临床工作经验,阐述了压力损伤的预防措施与护理方法,以期提高护理人员对压力损伤的认识,减少压力损伤的发生。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预防方式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总结34例颈椎过伸损伤手术前后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气管推移训练,教会患者及家属用2~4指牵拉气管。术后进行脊髓神经功能观察,患者未清醒时,通过检查膝、跟腱反射和病理体征来了解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清醒后术后72h内,每小时观察患者四肢运动、感觉及肛门括约肌功能,并与术前比较;做好伤口观察;实施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对高位、高龄、电解质紊乱患者予重点关注。34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入院时脊髓神经功能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10例、D级21例。术后出院时脊髓神经功能分级:B级1例、C级4例、D级28例、E级1例。

  • 标签: 颈椎 过伸性损伤 脊髓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脊髓损伤康复期的护理需求进行质研究,探索科学有效的脊髓损伤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0例脊髓损伤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康复期的生存质量、患者具体个人信息、社会人口统计学指标、生理学指标和功能活动指标等进行考察和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评估影响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和治愈时间的主要因素,总结患者重点护理需求,设定具有针对的护理项目。结果影响脊髓损伤康复期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康复治疗方法等,患者的护理需求应从这几个主要方面入手。结论脊髓损伤康复期的护理需求的质研究对于促进护理方式的选用和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影响患者康复期生命质量的社会人口统计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以及康复期治疗方法等。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保障脊髓损伤康复期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脊髓损伤患者 康复期 护理需求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提高基层医院呼吸道烧伤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根据病情做好气管切开术前术后护理;适量使用抗生素;加强胃肠道以及静脉营养;做好呼吸道湿化以及排痰的无菌护理;加强心理疏导;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积极性。结果63例轻、中、重度病人治愈出院,9例重度呼吸道烧伤病人出现合并症,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对呼吸道烧伤患应注重气管切开、排痰、营养的护理以及患者的心里疏导等对病情好转治愈有致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呼吸道 护理 吸入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外伤脊髓损伤急性期护理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收治的 30例外伤脊髓损伤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临床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在接受护理后,未发生压疮及泌尿感染、坠积性肺炎、肺不张等严重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达 97%。结论 采用实用强,有针对的护理方法,对急性期外伤脊髓损伤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脊髓损伤 急性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重度创伤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患者认知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113例中重度TBI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结果作为患者出院时认知功能的评定指标,分析影响中重度TBI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113例患者的年龄为(52.42±14.20)岁,其中男性84例,女性29例,因交通事故而受伤者占64.6%。单因素分析中,年龄、高血压病史、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入院瞳孔对光反射异常、气管切开、昏迷天数、高压氧治疗和住院期间并发脑积水共8个变量与患者出院MMSE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中,入院GCS、高压氧治疗、昏迷天数和年龄是影响患者出院MMSE的独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院GCS、昏迷天数、年龄可用于独立判断中重度TBI患者的认知功能,住院期间并发脑积水、高血压病史、入院瞳孔对光反射异常和气管切开可用于综合判断认知功能;高压氧治疗可以改善认知功能。

  • 标签: 创伤性脑损伤 认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的血清炎因子表达情况与意义。方法2014年2月到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颅脑损伤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本院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清IL和hs-CRP表达检测与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L-6与hs-CRP含量分别为(122.34±14.24)ng/L和(7.82±2.84)mg/L,而对照组分别为(61.92±10.33)ng/L和(1.29±1.33)mg/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14.92±2.19)分,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和hs-CRP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308,0.394,P<0.05)。结论颅脑损伤的血清炎因子IL和hs-CRP都呈现高表达状况,且与神经缺损功能状况明显相关,可作为评估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 标签: 颅脑损伤 炎性因子 白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中播散去极化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收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急性脑损伤的量化脑电监测信号,评估并分析患者播散去极化的发生情况。结果37例急性脑损伤中,14例发生了播散去极化,平均持续时间(8.91±3.03)min,患者发生播散去极化时,振幅整合脑电图较基线平均下降66.78%±9.31%。结论急性脑损伤的播散去极化可通过量化脑电予以监测,发生率较高,可能是未来多模态脑功能监测的一个指标。

  • 标签: 颅脑损伤 脑电描记术 播散性去极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实质脏器损伤在临床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80例由于外伤造成的腹腔实质脏器损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临床救治以及护理内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80例腹腔实质脏器损伤中通过及时的救治以及有效的护理,除了2例由于合并严重的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无效而死亡,其他患者均通过相关治疗而痊愈出院;结论选择合理的护理方式,能够减少患者的并发症,为患者的手术争取更多的时间,也更进一步的降低了此类病症的病死率。

  • 标签: 腹腔 实质性 脏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