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并发急性心血患者行呼吸阶梯化管理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心脏介入诊疗术并发急性心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按接收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比采用呼吸阶梯化管理护理的观察组与传统呼吸抢救护理的对照组呼吸稳定时间、呼吸复苏成功率、APACHE Ⅱ评分。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后,通过呼吸阶梯化管理护理的观察组呼吸稳定时间、呼吸复苏成功率、APACHE Ⅱ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呼吸阶梯化管理对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并发急性心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缩短呼吸稳定时间,提高呼吸复苏成功率,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脏介入诊疗 急性心血管事件 呼吸阶梯化管理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心血时间发生率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电脑随机生成,将8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例数为44例。对照组的44例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的44例患者使用介入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心血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介入治疗 治疗效果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术后心血不良事件(PAC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720例接受根治性手术的65岁及以上老年结直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ACE发生情况,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心衰)/心功能不全等,分为PACE组和无PACE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发生P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720例患者中42例(5.8%)发生PACE。两组患者年龄、心功能(NYHA)分级、Goldman指数、麻醉(ASA)分级、术前基础疾病(冠心病、心律失常、陈旧性心肌梗死、慢性肾功能不全),术前脑钠肽(BNP)、D二聚体、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功能Ⅲ~Ⅳ级、ASA Ⅲ级、陈旧性心肌梗死是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出现P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OR值提示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生PACE的风险依次增高4.017、2.320和2.746倍。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PACE的发生与围手术期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术前充分评估术前心、肺功能,对存在上述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应增加对于老年结直肠患者住院期间PACE的关注。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针对冠心病在介入治疗血管中应用氯吡格雷在预防不良事件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均等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而试验组应用氯吡格雷。统计冠心病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出现的局部出血、血栓等不良事件,以及用药24h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等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出现的局部出血、血栓等不良事件人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可见,P<0.05。试验组患者用药24h后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等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显著可见,P<0.05。结论临床针对冠心病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可以预防心血不良事件,改善患者用药后的血小板聚集,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氯吡格雷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心血管不良事件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吡格雷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不良事件发生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88例参与本次实验,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用噻氯匹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小板凝集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用药后6、12、24h,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凝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8%,较对照组患者28.1%更低,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不良事件发生中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氯吡格雷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心血管不良事件 血小板凝集率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不良事件发生中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 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2月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 88 例参与本次实验,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平分为观察 组与对照组,各 44 例 ,观察 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用噻氯匹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小板凝集率及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在用药后 6、 12、 24 h,观察 组患者血小板凝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 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8.8 %,较对照组患者 28 .1 %更低,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氯吡格雷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不良事件发生中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 ] 氯吡格雷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心血管不良事件 血小板凝集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心血内科给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筛选2019年2月-2020年1月本院心血内科收治的100名患者为研究样本。患者住院期间共给药820次。对发生给药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及发生率进行分析, 并指出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给药护理不良事件中,医嘱类不良事件发生率6.3%,抄写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1%,给药类不良事件发生率10.4%,给药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23.8%。治疗药物种类中,未发生给药护理不良事件组中,抗生素及呼吸系统疾病药物比例较之发生给药不良事件组的比例更高(P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药物治疗 护理不良事件 发生率 相关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胸痛患者发生心血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与防控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0年9月~2021年3月收治的50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5例。给予对照组急诊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防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变化以及心血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1)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评分相比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两组上述指标相比,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均得到显著改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胸痛 心血管 防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应用氯吡格雷预防心血不良事件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21年6至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介入治疗者46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两组分别应用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治疗,比较药物治疗前后两组血栓素B2值及血小板聚集检测结果、术后发生心血不良事件的机率。结果:药物治疗前两组血栓素B2值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无较大差别(P>0.05);药物治疗后两组不同时段内的(用药6h、12h、24h)血栓素B2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对比,对照组均超过研究组,各指标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研究组4.35%(1/23),差异明显(P

  • 标签: 冠心病介入治疗 氯吡格雷 心血管不良事件 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不断发展,终末期肾病是肾脏疾病终末期临床综合征表现,治疗方法较多,包括血透治疗、腹膜透析、肾移植等,基于患者体质、经济条件等因素限制,血透治疗方法广泛应用。终末期肾病患者行血透治疗效果获得肯定,可以排出内毒素等有害代谢产物,进一步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末期肾病患者 心血管 不良事件 危险因素 列线图绘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与血生化检查,探讨主要心血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2年5月被我院初诊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患者的影像数据、血生化检查结果及相关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2年随访,以发生MACE为终点事件。本次研究,将患者分为发生MACE(N=53)组与未发生MACE(N=87)组,共140例纳入本次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资料,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参数在预测MACE中的作用,筛选出MACE的风险因素,并绘制ORC曲线图。结果 根据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及ORC曲线分析显示:血管狭窄程度、斑块成分、斑块分布、心肌桥、血糖、血压及低密度脂蛋白(P<0.05),是预测MACE发生的风险关键因素。结论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血管狭窄程度、斑块成分、斑块分布、心肌桥与血生化检查的血糖、低密度脂蛋白为心血不良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联合用于预测MACE发生的价值较高。

  • 标签:   CTA  心血管不良事件 风险因素  斑块
  • 简介:摘要心血疾病涵盖了心脏血管与脑血管疾病类型,指的是因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引起的心脏、大脑、全身组织缺血性、出血性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对于此类疾患,临床强调早期的发现与治疗,以此减少疾病引起的死亡、致残等事件。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提高,彩超在整个医疗系统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关于心血超声诊断心血疾病的应用逐渐获得普及,但就其优势而言仍需进一步报道。

  • 标签: 心血管超声 心血管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运动功能及心血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腹膜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规律进行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有氧运动及抗阻训练,每次训练30~60 min,每周训练3次,共持续训练24周。于干预前、干预24周后观察2组患者静息心率、血压、血脂、心功能及机体运动功能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静息心率[(80.16±6.23)次/分]、血压[静息收缩压为(137.23±14.94)mmHg、静息舒张压为(86.06±8.29)mmHg]、血脂水平均较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心脏射血分数[(55.19±7.28)%]、心脏指数[(3.36±0.85)L/min/m2]、6分钟步行试验[(323.53±34.08)m]、1分钟坐立试验[(24.18±5.67)次]及握力水平[(26.49±5.83)kg]均较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能提高腹膜透析患者机体运动功能,降低患者静息心率、血压及血脂水平,改善心功能,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有氧运动 抗阻训练 腹膜透析 运动功能 心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其总体心血的危险性,供临床借鉴。方法根据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项目的相关要求对本市多个社区中年龄>35岁的2000名居民进行调查,同时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相关内容对临床疾患、危险因素以及亚临床靶器官损伤等指标进行定义,然后再根据心血危险因素以及血压水平对患者的总体心血危险程度进行分层。结果随年龄增加,人们罹患高血压的风险明显增加,但对于年龄≥75岁的人来说,其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降低。2000名体检者中,有124名发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6.2%)。500例高血压病患中,低危者有337例(67.4%),中危者有132例(26.4%),高危者有31例(6.2%)。结论缺乏体力劳动、血脂异常、肥胖以及年龄等都是高血压的几个常见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力度,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社区居民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 标签: 心血管事件 高血压 社区居民 危险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PCI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术后心血的关系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72例冠心病PCI的患者,对其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冠心病PCI患者服药依从性以及术后心血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开展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年龄超过60岁、高学历、收入超过3000元以及已婚状态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优于年龄低于60岁、低学历、收入低于3000元以及未婚或者丧偶状态(P<0.0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发现,年龄超过60岁、学历较低、对药物认知度不高以及用药种类超过2种诱发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得到家庭支持、接受健康教育属于保护因素。冠心病PCI患者药物依从性越高出现心血的发生率越低。结论冠心病PCI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较差,从而升高心血的发生率,对其开展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减少心血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服药依从性 冠心病PCI 术后心血管事件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及心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40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2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进行,观察组在其基础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患者出院后3个月以内的心血时间再次发生率5.00%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15.00%,(t=4.5384,5.5324;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对照组的3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综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总体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心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总体的效果良好。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并发症 心血管事件 预防效果
  • 简介:目的评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对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心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予前降支置入支架的患者119例,依据血浆LDL—C/HDL—C比值将患者分为3组,随访1年,评估三组患者心血发生率,以及各危险因素与心血发生率的关系。结果①与LDL—C/HDL—C比值较低的两组相比,比值较高组患者体重指数、女性患者百分率、吸烟人数及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hs—CRP)、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而HDL—C水平和他汀类药物使用率则较低(P〈0.05)。②第1组风险(HR)1.04,95%可信区间(c,)0.98-1.08,第2组HR1.16,95%C11.08-1.20,第3组HR1.27,95%C11.19~1.36(P〈0.05)。随着LDL—C/HDL—C比值的升高,PCI术后1年患者心血发生率也逐渐升高(P〈0.05)。③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提示,LDL—C/HDL—C比值对PCI术后心血风险的预测价值优于其他危险因素。结论LDL—C/HDL—C比值对PCI术后患者1年内心血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心胸外科术后并发上呼吸道感染近期心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心胸外科术后并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3个月内是否并发心血的结局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近期未发生心血,研究组近期发生过心血,分析可能影响患者近期发生心血的危险因素。结果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焦虑、血糖、血压及血清CRP和LDL-C水平,均与患者近期发生心血密切相关(P<0.05)。结论针对心胸外科术后并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均是患者近期心血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其近期心血发生率,应加强高龄患者的护理,控制患者血糖、血压及血清CRP和LDL-C水平,预防感染的加重。

  • 标签: 心胸外科术 上呼吸道感染 心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
  • 简介:根据美国MESA研究,对6698例参试者长达5年的随访显示.冠脉钙化评分预测心血疾病危险或冠心病危险优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对预测脑卒中风险则优于冠脉钙化评分。

  • 标签: 冠脉钙化 颈动脉膜 心血管 治疗方法 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