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李焕荣王建云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北京市延庆区旧县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  102109)  【摘  要】目的:观察家庭医生模式对社区高血压病患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对其中43例签约家庭医生并展开相应干预,为其三个月。比较研究前后组间血压水平差异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对照组研究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为(141.45±5.01)mmHg与(92.61±3.70)mmHg,观察组分别为(126.49±4.92)mmHg与(81.73±2.64)mmHg;观察组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精神状态、身体职能4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医生模式可为患者提供更科学的血压控制指导,采用针对性干预方法令患者改进血压控制行为,提升血压控制有效性。  【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模式的作用。方法:抽取100例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慢性病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按不同的健康管理方案将患者按1:1比例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实验组,各组50例。常规健康管理用在对照组中,基于此,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模式增加至实验组,对2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提升慢性病健康管理效果,特采用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模式,对提高患者健康知识与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作用,故值得积极推广。

  • 标签: 慢性病健康管理 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模式 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慢性病防治中家庭医生服务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48例社区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常规护理干预与家庭医生服务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度、自控能力、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家庭医生服务 社区慢性病 防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家庭医生护理服务在老年人用药指导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某小区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5月~2020年12月的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将2021年1月~2020年5月的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采取家庭医生护理,护理时间为一个月,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00%)比对照组(37.50%)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家庭医生护理服务的针对老年人用药指导,使其护理满意度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医生护理服务 用药指导 高血压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回顾上海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历程,分析工作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与设想,为试点工作在全市推广与深化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云管理APP,采集并分析上海市各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工作相关数据,并通过专家咨询法,对知情人进行访谈。【结果】上海市全部2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启动了"1+1+1"签约服务试点,签约居民超过335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签约率达到65.80%;为签约居民开具延伸处方超过91万张;签约居民门诊在"1+1+1"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就诊为74.69%,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接近70%,在签约社区就诊达53.84%。【结论】签约试点进展良好,但仍然存在各社区试点进度不一、就诊频次过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性受限及供给模式单一等问题,需要从试点推广、落实服务举措、夯实运行机制、借助信息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 标签: 上海 家庭医生 签约 试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家庭医生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诊疗,观察组实施社区家庭医生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卒中 高血压 家庭医生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签约组,33例),一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常规组,33例);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评分、检测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在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评分方面比较示干预前签约组与常规组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签约组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在血压水平方面比较示干预前签约组与常规组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签约组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可有效提高其健康管理效果、更好地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 高血压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疫情期间家庭医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间,将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家庭医生管理和家庭医生针对性健康精细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血压控制情况。

  • 标签: 疫情 老年高血压 焦虑 家庭医生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于家庭医生服务的社区护理对睡眠效果的探讨。方法:随机将2020年2021年之间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过服务的辖区居民100例分成基础组和观察组,基础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基于家庭医生服务的社区护理,每组50例,对比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基础组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各项评分均高于观察组,睡眠效率低于观察组(P

  • 标签: 基于家庭医生服务 社区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干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2019年2月-2022年2月对中心通过健康体检、日常就医等机会性筛查发现糖尿病前期患者20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与观察组(100例,采用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健康干预),在两组患者接受管理后,收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管理后均取得一定的成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糖尿病发病率,糖尿病前期转阴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在社区失能老人管理中,探讨了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我社区的老年失能患者(70例)均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之后分别给予两组老年失能患者不同的干预方案,常规组接受社区基础服务(n=35),研究组接受家庭医生式服务(n=35),然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干预后的效果、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经两种方式干预后的效果、满意度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效果及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提升,且均优于常规组(P<0.05);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经过两种方式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且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对社区失能老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采取家庭医生式服务,可以充分提高对社区失能老人的管理效果、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情况,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 管理 失能老人 家庭医生式服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下儿童连续性健康管理。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实施连续性健康管理的107名儿童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4名)和对照组(53名)。对照组运用常规服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探索两组儿童健康行为评分与满意度评分指标。结果 研究组健康行为评分与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 儿童 连续性健康管理 健康行为 满意度
  • 简介:[内容摘要] 为细化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医疗服务行业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转变基层医生服务模式,结合实际,不断优化创新庭医生服务模式。运用互联网技术与社区医疗服务的形式落实医疗改革服务,最终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 标签: [] “互联网+” 家庭医生签与 基层医疗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的价值展开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未签约家庭医生的1022例老年人,研究组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已签约家庭医生的5019例老年人,比较两组老人健康知识知晓评分与慢性病发病率。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高于对照组,慢性病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人健康管理期间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有效提升健康知识掌握度,增加对慢性病控制的依从性,保证老年人身心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也随之变化,国民不健康行为习惯也相应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常见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阻肺等,因病因复杂,且病情迁延不愈,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患者家庭与社会造成一定负担。有研究表明对社区多病共存患者进行全科医疗照顾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明显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做一科普文章报道如下:

  • 标签: 家庭医生 慢性病 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高血压慢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本院治疗的高血压慢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患者分组,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70例应用家庭医学签约服务,就两组患者的管理成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高血压 慢病管理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医生糖尿病个案强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04—2020-11社区管理的12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家庭医生糖尿病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家庭医生糖尿病个案强化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前及管理6个月后糖代谢指标、血脂水平,疾病行为控制等差异。结果:管理前两组糖代谢指标、血脂水平,疾病控制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6个月后,两组糖代谢指标、血脂水平均有改善,且观察组血糖、血脂控制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行为控制率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家庭医生糖尿病个案强化管理可更有效地稳定患者糖代谢指标、血脂水平,增强患者疾病行为控制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家庭医生 糖尿病管理 糖代谢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护理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医养融合模式下,家庭医生团队与患者参与的合作模式,以促进更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然而,在这一合作中存在沟通障碍、健康知识不足以及信息共享与隐私问题等挑战。通过明确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本文为克服这些挑战提供了综合性的指导。从建立强大的沟通基础到加强健康教育,再到有效的信息共享与隐私保护,各个方面都被考虑,以推动医养融合模式的成功实施。最终,通过家庭医生团队与患者的协同努力,我们期望构建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医养融合未来。

  • 标签: 医养融合 家庭医生团队 患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