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建设展开深入的研究,根据病死畜禽无公害处理的必要性,阐述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存在危险因素、日常病死畜禽数量大等,然后又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设措施,主要包括积极的完善收集处理体系、健全补助申报程序、加强基层管理工作、落实无公害化处理责任、引进先进无公害处理技术,进而便于更好地构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建设。

  • 标签: 病死畜禽 无公害处理 长效机制
  • 简介:2012年5月28日,北京市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浏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时发现报告1例手足口死亡病例,立即开展了一系列信息核实、迫访及调查处理工作,报道如下。1病例基本情况患儿罗某,男,出生日期:2010年3月4日,散居儿童。户籍地:贵州省某区某村。现住址:大兴区采育镇。家长罗某某,联系电话133********。

  • 标签: 手足口病 死亡病例 大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方法选择急诊外科收治的创伤患者共有3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死亡的因素与相关的急救方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救治得知抢救成功的共有152例(50.67%),死亡的共有148例(49.33%),包括120例(40.00%)为院前死亡,其中以31-60岁之间的患者具有最高的死亡,P<0.05;分析造成死亡的因素包括高空坠物、交通事故、重物创击、刀具砍伤、其他等,其中以交通事故伤造成的死亡最高,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现场急救状况差、ISS评分大于等于16分,GCS评分低,机械通气、年龄较大。结论实际抢救急诊创伤患者时,应严格分析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并不断将抢救水平提高,利于将抢救的成功率提高。

  • 标签: 急诊外科创伤 危险因素 急救措施 病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病死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急救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0例急诊外科创伤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进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这30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的患者有240例,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有25例,未到达医院就已经死亡的患者有35例。在死亡的患者中,患者的年龄在8~75岁之间,三十岁之前的患者有10例(16.7%),30岁~60岁的患者有40例(66.6%),六十岁之上的患者有10例(16.7%)。由数据可得:30~60岁之间的患者死亡最高,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刀具砍伤、重物撞击以及交通事故等。结论:事故发生时的急救水平以及创伤严重程度和患者年龄等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以及分析患者的死亡原因,都可以大大提高就诊救治的水平。

  • 标签: 急诊外科 创伤患者 病死 影响因素 急救方案
  • 简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注意力不再仅仅停留在衣食住行上,更多的人将目光转向如何健康地生活,如何延长健康期望寿命上.为研究威海市疾病死因现状,采取健康教育对策,控制和减少疾病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提高人均期望寿命,山东省威海市健康促进中心等对威海市1998年全体人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死因统计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资料和方法1.资料人口及死亡资料来自威海市公安局年报,死因资料来自死因监测系统专业调查人员调查、核实的死亡医学证明书.2.方法疾病分类按国际标准ICD-9编码处理,资料利用预防医学科学院和航天部科技情报研究所联合研制的进行分析.

  • 标签: 死因 健康教育 威海市 疾病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大连市居民30多年来心脏病死亡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大连市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对不同性别、年龄、年代的心脏病死亡水平进行分析。结果1981-2013年心脏病粗死亡波动在72.99/10万~177.99/10万之间,呈上升趋势(t=6.08,P〈0.001);标化死亡波动在65.38/10万~139.74/10万,呈下降趋势(t=-9.48,P〈0.001)。人口老龄化是粗死亡上升的主要原因。心脏病占总死亡的构成比13.44%~24.56%。从80、90年代的第3位死因上升到目前的第2位死因。男女死亡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男性粗死亡大于女性(X^2=49.52,P〈0.001)。结论心脏病已经成为威胁大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在老年人口比例日益增加的今天,应加强心脏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 标签: 心脏病 死亡率 死因顺位 趋势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2012年大竹县居民主要疾病死亡原因状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规划和慢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大竹县主要疾病死亡资料,计算死亡、死因顺位、年龄别、期望寿命等指标。结果2012年大竹县居民死亡为623.12/10万,标化死亡为317.97/10万。其中男性死亡为373.07/10万,标化死亡为324.60/10万;女性死亡为260.04/10万,标化死亡为308.52/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31,平均期望寿命为75.05岁,其中男性72.91岁,女性77.55岁,前五位死因顺位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伤害,五者死亡558.48/10万,占全死因的88.21%,随年龄增长,死亡增高,65岁及以上人群占64.86%。结论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伤害、恶性肿瘤,为大竹县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标签: 居民死因 分析 死亡率
  • 简介:1病例基本情况患者,男,57岁,农民。患者于2010年2月15日被自家养的中型松狮犬咬伤,咬伤部位为口唇上部贯通伤。咬伤人的犬未进行过兽用狂犬疫苗免疫。大约半小时后患者到北京市通州区医院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进行暴露后处置:Ⅲ级伤口两处,约0.5-1cm(贯通伤),肥皂水冲洗15min,双氧水碘酒酒精生理盐水消毒;

  • 标签: 狂犬病 死亡病例 死亡原因
  • 简介:养殖过程中动物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病死或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死亡时有发生,尤其是随着养殖业的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增加,给动物养殖的管理和疫病防控增加了难度。加之养殖科学化水平滞后与流通渠道的错综复杂,给一些疾病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动物疫病频繁发生,

  • 标签: 动物养殖 无害化处理 病死 养殖过程 饲养管理 养殖密度
  • 简介:1999年,我县适时抓住茧丝行情看好的机遇,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恢复饲养了中秋蚕1.9万余张,合计产鲜茧45.6万斤,平均张单产24斤,张种纯收入仅50元左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张单产只有几斤或颗粒无收,挫伤了一部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为此。笔者就1999年我县部分中秋蚕病死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现作粗浅分析。

  • 标签: 中秋蚕 蚕病 病死 单产 饲养 鲜茧
  • 简介:【摘要】 目的 癌症近年来发病有升高趋势,并且加重了人们的生活和经济负担,分析牡丹江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为牡丹江市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收集牡丹江市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肿瘤发病与死亡资料。按照性别、年龄分层,分别计算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粗率、中标、世标、0~74岁累计等,中标和世标分别采用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为标准进行计算。结果 2017年牡丹江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为308.48/10万,中标为179.41/10万,世标为178.65/10万,0~74岁累积为19.61%。男性恶性肿瘤发病为328.53/10万,高于女性的288.90/10万。发病顺位前五位分别为肺癌、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和甲状腺癌。2017年牡丹江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为195.75/10万,中标为108.30/10万,世标为110.19/10万,0~74岁累计为12.13%。男性恶性肿瘤死亡为243.32/10万,高于女性的149.31/10万。死亡顺位前五位的分别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乳腺癌。结论 肺癌、肝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是牡丹江市发病和死亡较高的癌症,应作为重点防治癌种,牡丹江市甲状腺癌的发病有升高趋势,需要提早防范。

  • 标签: 肿瘤登记 癌谱地图 发病率 死亡率 牡丹江市
  • 简介:摘要: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一直都是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如果无法实现该项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彻底化处理病死动物,不但会导致周围环境卫生遭到严重破坏,还会直接影响疫病传播,导致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因此,下文将对当前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打造良好、安全的生活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 标签: 病死动物 无害化处理 相关问题 有效对策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地区城乡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情况。方法:回顾性统计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某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监测资料,计算死亡、标化死亡,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心脑血管疾病死。结果:男性心脑血管疾病年均标化死亡为157.42/10万,女性为189.27/10万高。>65岁545.97/10万最高,其次为45-64岁134.55/10万,15-44岁12.76/10万,0-14岁0.11/10万。脑血管病为49.56/10万,缺血性心脏病为47.00/10万,其他疾病为423.48/10万。结论:该地区城乡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较高,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其中女性、>65岁人群的死亡风险更高,需尽早诊治及治疗,降低当地死亡

  • 标签: 城乡居民 心脑血管疾病 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病死危险因素和急救方式,以此来增强急救工作的成功几率。方法:研究目标是我院2021年3月到2022年10月收治的123名患者,对不同患者预后或影响因素予以分析。结果:123名患者通过抢救,有73名成功,死亡为50人,需要对比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与急救措施。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之间的年龄、ISS评分等结果都有着明显差异,P<0.05;对病死原因做出分析可知,患者通常存在着年龄较高、ISS评分高等因素,P<0.05.结论:年龄较高、ISS评分高且急救措施不足等,是引发患者病死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急诊外科 创伤患者 病死 危险因素 急救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探究1990—2017年全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死亡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的时空变化趋势。研究设计系统分析。数据来源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伤害和危险因素研究。研究方法使用贝叶斯meta回归工具DisMod-MR 2.1,评估2017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和DALYs。使用广义线性模型计算年龄标准化死亡的变化百分比。根据社会人口学指数对死亡和DALYs进行分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系数测量社会人口学指数与死亡之间相关性的强度和方向。从疾病暴露的数据中分析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1990—2017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总人数增加了18.0%,从1990年的332万(95%可信区间301万~343万)增至2017年的391万(379万~404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年龄标准化死亡每年平均下降2.41%(2.28%~2.55%)。在这27年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年死亡(2.36%,2.21%~2.50%)和尘肺病的年死亡(2.56%, 2.44%~2.68%)缓慢下降,而间质性肺病和肺结节病(0.97%, 0.92%~1.03%)的死亡却有所上升。哮喘和尘肺病的DALYs减少,但COPD、间质性肺病和肺结节病的DALYs增加。195个国家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和死亡变化百分比存在显著差异。对27年间死亡和DALYs地区差异和改善的不均分布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显示,社会人口学指数与COPD、尘肺病及哮喘的死亡呈负相关。社会人口学指数低的地区的死亡和DALYs最高。吸烟仍然是COPD和哮喘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颗粒物污染是社会人口学指数低的地区COPD死亡的主要因素。自2013年以来,高体质指数已成为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社会人口学指数低的地区的疾病负担最高。危险因素(如吸烟、环境污染和高体质指数)对死亡和DALYs的影响表明,需要迫切减少这些因素的暴露。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2-1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2期
  • 机构: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显示,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已高达2.9亿,据统计我国每天心血管病死亡9590人,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姚桦呼吁,大众应把该病的元凶“坏胆固醇”管起来,打赢这场血管保卫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肺心病患者死亡临床资料。结果呼吸道感染、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MOF、营养差、各种并发症发生的患者预不良,病死高。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减少并发症,是降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死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死亡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