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惠中建立的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参考方法的主要分析性能。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系列文件(EP15-A2和EP6)和检测标准物质对GGT参考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范围进行性能评估,并通过参加国际参考实验室室间能力验证评价(Rela)来确认实验室GGT检测能力。结果 惠中参考实验GGT参考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等性能都符合方法的要求;GGT参考方法的批内精密度两个样本分别是0.20%和0.53%,总不精密度分别是0.59%和0.56%;准确度三次测试参考物质都在参考物质的标示范围内,且三次检测的CV为0.09%;线性范围上限为392.42U/L,大于IFCC公布的276.40U/L的最大线性上限;2021年RELA认证GGT项目成功通过,与靶值的偏差A样本为-0.7%,B样本为-1.0%。结论 惠中参考实验室GGT参考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范围等主要性能指标都已符合方法的要求。

  • 标签: 参考方法 性能评估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RELA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NSD2和EZH2在三阴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诊断的三阴乳腺癌患者96例及108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EZH2和NSD2蛋白表达。结果:三阴乳腺癌组织中EZH2和NSD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非肿瘤组织;EZH2和NSD2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EZH2和NSD2蛋白在三阴乳腺癌中具有高表达,可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潜在生物标记。

  • 标签: 三阴乳腺癌 NSD2 EZH2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T细胞亚群和肝纤维化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T细胞亚群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肝脏病理检查且ALT持续正常的10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肝脏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各肝纤维化分期中T细胞亚群的差异,进一步评估T细胞亚群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价值。结果 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剧,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及CD4/CD8下降,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上升,各肝纤维化期的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的绝对计数存在差异,以S2期为最高,S4期为最低(P

  • 标签: T细胞亚群 乙型肝炎病毒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正常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甘油三酯(TG)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TG/HDL-C)、谷氨酰转移(GGT)对预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价值。方法:选取200例NAFLD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200例人员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脂水平并且分析TG/HDL-C与GGT对预测NAFLD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在TG、TG/HDL-C、GGT检测水平上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HDL-C水平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HDL-C预测NAFLD的临界值为1.3856,GGT预测NAFLD的临界值为27.9U/L。结论:临床中通过检测血清TG/HDL-C、GGT有助于预测NAFLD,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利参考,值得推广。

  • 标签: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谷氨酰转移酶 非酒精性脂肪肝 预测
  • 作者: 1马松波 2晁学娇 3鲍山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20-09-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第17期
  • 机构: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普外科 宁夏,银川市 750000 2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手术室 宁夏,银川市 750000 2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宁夏,银川市 750000
  • 简介:【摘要】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属于乳腺癌的一种病理类型,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患病早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不为明显,大多是通过体检或者筛查发现,之后经过病理组织检查进行确诊,并且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药等对症治疗,受病理分型、分子标志物、疾病分期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乳腺癌的预后不良。即使乳腺癌患者经过治疗后肿瘤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也有复发或者转移了几率,一旦出现复发或者转移后,患者的生存时间将大大缩短。本次案例中出现的是胃转移,在临床上比较罕见,并且在临床影像学及胃镜检查中均缺少特异性,与原发性胃癌相比,在临床上鉴别比较困难,不利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我院 2020-07-06收治的 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为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就行分析。

  • 标签: 乳腺癌 浸润性导管癌 胃转移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一例甲基丙二酸血症伴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保持皮肤完整性的护理、特殊药物的用药护理、特定氨基酸饮食护理以及积极防治感染等。患儿共治疗22天好转出院。

  • 标签: 甲基丙二酸 新生儿 肺炎 饮食 护理
  • 简介:【摘要】1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重症肺炎的4月龄患儿。针对患儿的病情,落实如下护理措施:进行低蛋白饮食干预和用药控制,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预防继发感染,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神志、反应、循环、呼吸节律等情况,做好家属相关的心理干预。经过23天的综合治理与护理,患儿好转出院。

  • 标签: 甲基丙二酸血症 重症肺炎 基础护理 饮食指导 预防感染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总结1例胰腺癌患者伴腹腔转移合并心衰的护理经过。护理要点:通过对患者疼痛、心衰、引流管问题和低效性呼吸形态的护理,以及适当的心理护理等处理,患者疼痛、心衰及低效性呼吸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胰腺癌 腹腔转移 心衰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肝癌心脏转移的途径。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晚期肝癌心脏转移的诊断经过。结果 该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脏转移,在行介入造影检查时发现经肝右动脉发出一分支供应心脏转移瘤。 结论 肝癌心脏转极其罕见,血行转移途径多为门静脉系统,经肝静脉转移途径少见。肝癌的血供大部分由肝动脉供给,肝癌心脏转移的血供也由肝动脉发出的分支供给。

  • 标签: []肝癌 心脏转移 超声心动图 介入造影
  • 简介:由于分子生物学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很多临床实验室开展了分子诊断实验项目。虽然目前由于操作复杂和高昂成本的原因,DNA测序技术尚没有大规模走进临床实验室,但是在众多分子诊断方法中,DNA序列测定和分析无疑是最权威的金标准。DNA测序技术在这几十年来从手工到自动化,从复杂到简单,但是近几年的高通量测序技术使之重新复杂起来,本文将介绍一下DNA测序技术与仪器的历史沿革与最新进展。

  • 标签: 分子诊断 基因测序 高通量
  • 简介:摘要:当下法医最为常用的物证检验鉴定方式便是DNA鉴定技术,这一技术也是当下生物基因研究领域准确率最高、最先进的技术。在社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的背景之下,该项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司法领域之中,解决了一系列的司法问题。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伦理、法律、社会以及家庭等多个方面。基于此,就需要从现代社会伦理的角度探析亲子鉴定这一技术,将DNA鉴定技术的优势放至最大,这也是确保其严格遵循社会道德的关键依据。

  • 标签: DNA 亲子鉴定 伦理 道德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肺腺癌转移靶向治疗伴肺部感染患者的对症处理临床案例。方法:对我院2022-01-30收治的1例肺腺癌转移靶向治疗伴肺部感染患者的对症处理临床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患者诊疗经过与最终效果。结果:所选研究对象经对症处理后,肺部感染症状消除,离院时肺部感染症状消失,神志清,心率102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36/73mmHg,氧饱和度97%,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湿啰音及哮鸣音,心律齐,心音正常,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3次/分,四肢无水肿。结论:所选研究对象经对症处理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提示,加强患者抗感染、辅助呼吸等对症治疗方案对肺腺癌转移靶向治疗伴肺部感染患者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科学技术支撑下的法医学发展道路上,DNA检测技术的应用可谓是一场技术性革命。在法医物证期间,通过分析和检验DNA长度多态性和序列多态性,能够比较准确的实现亲权坚定,完成个体识别。在当前法医物证坚定工作中,DNA检验技术是比较具有技术性的检验手段,本文基于当前我国法医物证DNA检测技术发展现状,探究DNA检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应对措施。

  • 标签: 法医物证 DNA检验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DNA鉴定技术在犯罪侦查和人口管理领域的应用,着重关注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应用场景。首先,就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确认及罪行揭示而言,DNA检测技术为刑事侦查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特别是在解决复杂案件和确认被害人身份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其次,对被拐人口的身份及亲属关系确认方面,DNA识别技术为寻找失散家庭成员提供了科学而高效的手段。最后,在串并案件的侦办中,通过建设DNA数据库和跨地区的数据共享,公安机关成功应用DNA技术提高了犯罪行为的比对分析效率。

  • 标签: DNA鉴定 犯罪侦查 司法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连续转移修复足跟创面的情况进行观察以及对术后护理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一例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连续转移修复足跟创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恢复情况进行观察与研究。结果 本次研究当中的患者经过6个月时间的回访,皮瓣完全成活,弹性佳、色泽自然,外观没有出现明显的臃肿症状。同时,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没有出现疼痛与功能障碍等问题。通过足部Maryland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估,患者得分优。结论 对于足跟存在创伤的患者来说,通过应用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连续转移修复术能够有效修复创面,不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创伤,以及皮瓣成活率较高,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腓动脉 穿支螺旋桨皮瓣 修复 足跟创面
  • 简介: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Ras相关域家族蛋白1A(RASSF1A)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方法选择45例卵巢EMS患者的异位内膜及相对应的在位内膜组织和20例非EMS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标本中RASSF1A基因的表达情况,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链反应(PCR)法检测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正常内膜组织中RASSF1A表达率依次升高,分别为37.78%(17/45)、60.00%(27/45)、85.00%(1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36,P=0.001)。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为55.56%(25/45)、33.33%(15/45)、0,三组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70,P=0.000)。异位内膜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在增生期、分泌期分别为66.67%(14/21)、45.83%(11/24);在位内膜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在增生期、分泌期分别为38.10%(8/21)、29.17%(7/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组织中,Ⅲ~Ⅳ期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高于Ⅰ~Ⅱ期(χ2=5.940,P=0.015)。在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织中,RASSF1A表达水平与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呈负相关(r=-0.594、-0.577,P〈0.01)。结论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导致的基因转录沉默与E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评估在位内膜组织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可作为EMS的表观遗传学标志物,有助于EMS的早期诊断。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甲基化 免疫组织化学 Ras相关域家族蛋白1A
  • 简介:摘要:法医属于国家司法鉴定人员的一种,其需要同时具备法律知识以及医学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运用为相关案件侦办提供证据。法医物证鉴定属于证据鉴定中的一种,其在当前较多刑侦案件调查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法医物证鉴定中应用的检测技术愈来愈多。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法医物证鉴定中DNA分析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法医物证DNA检测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加强法医物证检测中相关技术的实践应用效果。

  • 标签: 法医 物证鉴定 检测技术 DNA技术 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