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重症医学的研究方式主要是通过对重症患者进行全面并且连续的监测与评估,并对患者可能发生的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以避免危及生命的事件发生,并最终控制患者的原发疾病外科在抢救危重病人的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若患者发生多器官组织衰竭或严重休克等症状,为专科医生单独救治带来了多重困难,因此,重症医学与外科医生相互配合可显著提高救治效率,从而降低危重病人的死亡率。在医学领域发展重症医学,能够为外科提供有效的多学科支持,而现代医学更注重医学领域各学科的相互配合与协作能力,其宗旨均是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重症医学 外科学 交集
  • 简介:摘要指出了《外科》(第8版)教材中的浪纹线在应用方面存在的一些语病,对其中的语病进行了分类,分为不符惯例、成分赘余、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四类,分别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旨在提高医学教材编写水平和教科书质量。

  • 标签: 医学 教科书 浪纹线 语病 表达
  • 简介:摘要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是医学生在完成医学基础平台教学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学习过程,更是医学生顺利进入临床工作职业生涯的必经之路。胃肠外科临床教学作为整个外科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科实践过程中作为普通外科的主要部分,具有专业性强、内容抽象复杂、涉及较多解剖学知识切需要严密临床思维逻辑等特点。因此,如何使医学生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掌握胃肠外科的基本诊疗原则和思路,有一定难度。本文就如何提高胃肠外科临床教学质量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 标签: 临床教学 胃肠外科 诊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不同外科方法治疗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后伤口不愈的效果。方法择取在我院行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后发生伤口不愈的58例病人为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这些病人列入实验组(30例)、参照组(28例),参照组应用常规外科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双侧胸大肌肌皮瓣边缘松解平移术进行治疗,评比两组治疗效果、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及再次手术率等情况。结果与参照组病人的治疗情况相较,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显效率更高,引流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缩短(P<0.05)。结论采用双侧胸大肌肌皮瓣边缘松解平移术对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后伤口不愈的病人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且有助于缩短伤口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

  • 标签: 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 术后伤口不愈 外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技术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替换手术中应用临床体会。方法13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人工瓣膜替换术。其中二尖瓣替换78例,主动脉瓣替换34例,双瓣膜替换18例,三瓣膜替换2例。所有病例中需要同期行CABG12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为1.5%。并发症包括低心排综合症4例,应用IABP辅助2例,死亡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经肾替代治疗无好转后死亡。肺部感染5例,经抗炎治疗后痊愈。手术切口感染7例,经加强换药治疗后痊愈。无气栓发生,无呼吸衰竭及消化道出血。血红蛋白尿23例,发生率17%,经碱化尿液治疗后痊愈。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行瓣膜替换有较好的心肌及其他重要脏器保护作用,能减少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尤其适应于重症瓣膜病患者。

  • 标签: 浅低温 心脏不停跳 重症瓣膜病 人工瓣膜替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不同外科方法治疗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后伤口不愈的效果。方法择取在我院行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后发生伤口不愈的58例病人为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这些病人列入实验组(30例)、参照组(28例),参照组应用常规外科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双侧胸大肌肌皮瓣边缘松解平移术进行治疗,评比两组治疗效果、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及再次手术率等情况。结果与参照组病人的治疗情况相较,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显效率更高,引流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缩短(P<0.05)。结论采用双侧胸大肌肌皮瓣边缘松解平移术对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后伤口不愈的病人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且有助于缩短伤口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

  • 标签: 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手术 术后伤口不愈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心胸外科临床教学质量,比较问题(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对135名2006级学生分别予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法和以授课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法进行心胸外科临床教学,并比较评价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PBL教学法组学生考核平均成绩及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组。结论PBL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在心胸外科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BL与Seminar相结合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级和2013级延边大学医学部设有口腔颌面外科的本科生共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名。实验组学生采用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BL)结合Seminar教学模式,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学生在考试中理论及临床病例分析的平均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表明91.7%以上的学生对CBL与Seminar相结合教学模式表示满意。结论采用CBL与Seminar相结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为口腔颌面外科教学提出新的思路。

  • 标签: 基于案例的学习 Seminar 口腔颌面外科学
  • 简介:摘要中国古典诗词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医学生尤其肿瘤外科研究生通过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和领悟,可以提高人文关怀意识,提升自我,营造和谐医患关系,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医院所需要的人才。

  • 标签: 古典诗词 肿瘤外科 研究生 医学人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外科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PBL)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本校2018级外科教学班中某两个班级,分别为A班和B班,其中B班学生行传统教学模式联合终结性评价,A班行PBL教学法联合形成性评价,分别在期末对两组学生的病例分析成绩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A组学生在激发学习兴趣、知识掌握程度、自主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团队协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6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学生病案分析、实践操作、理论知识三项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外科教学中采用形成性评价联合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为临床提供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外科学教学 形成性评价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视下瓣膜成形术或者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再次行瓣膜手术的临床资料和经验。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的155例瓣膜直视手术后再次行瓣膜手术病人,包括各种瓣膜的再次单瓣置换术,双瓣置换术和三尖瓣成形术,和瓣周漏修补术等。再次手术间隔1~260(94.82±85.37)月。手术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应用灌注冷晶体或者含血停搏液下完成。结果再次瓣膜手术住院死亡率为5.81%,其中2006年至2011年的住院死亡率为2.75%。再次手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房室内径明显缩小。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室性心律失常和低心排。结论掌握再次瓣膜手术特殊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诊疗策略,能提高再次瓣膜手术的疗效。

  • 标签: 再次手术 心脏瓣膜 人工瓣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情景剧用于构建外科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同班的56名同学,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情景剧综合性实验教学方式,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同学在无菌准备,换药术,心脑肺复苏等合作性操作项目中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学,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同学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学,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同学在认识手术器械和打结两个个人完成的项目考试中的得分没有差别,P>0.05。两组同学对所接受的教学方式的评价存在明显差异,在提高合作能力,提高沟通能力,有利于理论于实践结合等各个方面的满意程度均是试验组同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学,均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情景剧用于构建外科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良好,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有利于理论于实践结合,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 标签: 情景剧教学 外科学 综合性实验 教学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收集和整理我院120例对老年人的心脏瓣膜病的收治情况,并根据治疗情况研究和总结出收治经验和结果,将这些经验和结果再用于对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护理以及治疗上。方法通过研究,将这120例老年人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诊疗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找出可以用于老年人的心脏瓣膜病临床治疗的经验和结果。结果这12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早期生存107例,死亡13例。随后从2011年11月到2012年3月对出院的107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发现心脏功能恢复至Ⅰ级的患者有75例,恢复至Ⅱ级的患者有9例。结论老年人心脏瓣膜病大都通过进行外科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而且病情一般都比较严重,病程比较长。多器官功熊衰竭以及合并其他疾病使得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并发症严重,尤其是采用外科手术后。

  • 标签: 老年人心脏瓣膜病收治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4年~2012年期间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216例出现肺部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脏瓣膜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的42例患者中有气胸1例、胸腔积液7例、肺不张4例、肺水肿4例、肺部感染26例。术前心功能与术后肺部并发症有直接关联。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长≥24h的患者更易发生肺部并发症。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越长,则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越高。结论术前注重改善心功能、术中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规范使用呼吸机,是避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肺部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