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全员全方位健康教育模式在机械性心脏瓣膜置换(MHVR)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住院收治的行MHVR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HVR治疗。根据健康教育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一天焦虑抑郁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监护室治疗时间,出院时自理能力及出院后一月生存质量。结果新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负性心理情绪评分较对照组下降P<0.05,监护室治疗时间干预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自理能力干预组较对照组提高P<0.05,出院后一月干预组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提升P<0.05。结论全程全员全方位健康教育模式可改善MHVR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缩短监护室治疗时间,提升患者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机械性心脏瓣膜置换术 全程全员全方位健康教育模式 焦虑 抑郁 自理能力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9月内我科收诊的6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治疗患者作为对象,按照11比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围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围期呼吸系统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中,加强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推广。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置换术 呼吸系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6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基础上开展延续性护理。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延续性护理之后,能够大大提高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延续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进行观察,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之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n=40)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n=40)则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能够进一步改善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 手术后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后实施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实施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治疗的患者60例进行观察(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后,针对常规组30例患者实施标准抗凝治疗,针对治疗组30例患者实施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分析两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治疗后的抗凝后出血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但两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针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实施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性较高,不会出现出血现象及显著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 华法林 抗凝治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置换后服用华法林抗凝指导及健康教育对身心状态的影响效果,探索最佳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6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予以抗凝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抗凝后主要并发症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的情绪变化及生活质量改变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的SSRS评分(38.21±6.43)以及生活质量中的人际间关系(117.96±10.43)分、营养/健康责任(49.33±17.27)分、总分(253.12±42.31)分均增加明显,HAMD评分(10.00±3.25)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后服用华法林抗凝指导及健康教育,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术后抗凝 健康教育 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之间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人工髋关节置换,观察组采取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术前术后的疼痛减轻程度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与传统的人工髋关节置换相比,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微创 人工髋关节 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所选研究病例均为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78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划分为全髋组(应用全髋关节置换)、半髋组(应用半髋关节置换),各39例;对比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全髋组平均手术时间、中出血量等与半髋组对比(P<0.05),但两组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对比(P>0.05);随访3月、6月、12月后,全髋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半髋组(P<0.05),全髋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半髋组(P<0.05)。结论相较于半髋关节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时间较长、中出血量较多,但全髋关节置换的远期效果较为确切。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骨科关节置换期的患者应用镇痛药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观察和了解。方法对我院进行骨科关节置换的患者在围期所使用的一些镇痛药的类型、用药金额和消耗量以及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年来针对关节置换期患者所使用的镇痛药在用量和金额等方面都出现了上升趋势,连续3年的DDDs排在药品之中第一位和第二位的一直都是双氯芬酸纳双释放肠溶胶囊和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结论我院骨科关节置换期患者的镇痛药使用过程十分合理。

  • 标签: 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镇痛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方式实施救治的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住院治疗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实施内固定展开治疗,观察组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实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死亡率、术后髋部畸形率、术后内科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死亡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对应数值10.34%(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内科并发症发生率为6.90%,明显低于对照组对应数值27.59%(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髋部畸形率方面,两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症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治疗结果更加显著,对患者术后死亡率的下降及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7例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患者,均行肱骨假体置换,观察术后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随访1-5年,无失访病例。所有患者疼痛均明显减轻,肩关节各功能恢复良好,关节稳定无脱位,总体疗效显著。结论人工骨头置换应用于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肱骨假体置换术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探讨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分别采用全膝关节置换以及单踝置换的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主体,随机的将其分成全膝关节置换组(T组)和单踝置换组(U组),分别各60例,并对其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T组的患者采用全膝关节置换进行治疗;U组的患者采用单踝置换进行治疗。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手术方案之下临床的治疗效果、手术的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住院的时间。结果经过对比可知,两组的患者在临床的治疗效果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但是在手术的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住院的时间等方面单踝置换组的患者相较于全膝关节置换组均明显要好(P<0.05)。结论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单踝置换和全膝关节置换在临床的治疗效果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别,其疗效相当,但是单踝置换对于患者的创伤较小,手术所需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患者的耐受性较好,对于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有较大的帮助,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单踝置换术 对比 疗效
  • 简介:摘要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在我国属于较为普遍的手术。由于患者医学知识的缺乏,对于术后的康复训练心存疑虑。因此,本文针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康复训练指导及维护进行研究。希望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可资借鉴的参考。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术后恢复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观察组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比较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但髋关节活动范围、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效果突出。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肝炎行人工肝血浆置换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2016年2月到2018年3月医院接收的重症肝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重症肝炎患者。采用常规的办法为对照组的重症肝炎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的重症肝炎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重症肝炎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要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重症肝炎行人工肝血浆置换的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被临床推荐。

  • 标签: 重症肝炎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 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中应用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5日-2017年6月3日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全麻;观察组4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时(T3)、拔管时(T4)各阶段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T0阶段,两组的心率(HR)、收缩压(SPB)、舒张压(DPB)并无明显差异,但在T1、T2、T3、T4阶段,观察组的HR、SPB、DPB明显比对照组稳定(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比应用全麻的临床效果更好,患者的血液动力学不会出现严重波动,应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观察组在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效果优于内固定,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PFNA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改良皮内缝合法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强生3-0可吸收线行皮内缝合,在切口愈合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论可吸收线皮内缝合法具有切口美观,愈合良好,无丝线压痕,无需拆线,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

  • 标签: 关节置换 皮内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在单侧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神经阻滞(NB)组(n=25),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n=25)。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切皮前(T1)、切皮后1min(T2)、5min(T3)、10min(T4)、30min(T5)、60min(T6)、手术结束后(T7)的MAP、HR、SpO2。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中复合用药、术后VAS评分及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与T0时比较,T1~T7时CSEA组MAP明显降低(P<0.05),且T1~T6时点明显低于NB组(P<0.05);NB组MAP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两组T1~T7时SpO2明显升高(P<0.05)。两组各时点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B组比较,CSEA组术后2h、6h的VA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后12h、24h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发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用于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安全有效,且循环平稳,并能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膝关节置换术 下肢神经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