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科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及干预对策。方法随机抽查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我科100份病历,对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进行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通过改进护理文件书写准确性有所提高。结论将改进的护理文件书写方法用于护理文件质量控制中,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

  • 标签: 护理文件书写 缺陷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为研究三门峡地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患者,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stentsDES)和金属裸支架(baremetalstentsBMS)支架内血栓形成(stentthrombosisST)的发生率。急性血栓在24h小时发生,亚急性血栓在30天内、一年或者超过一年发生。方法所有患者患有急性冠脉综合症或者不稳定心绞痛,所有患者病情是PCI术适应症,无禁忌症。均在介入中心行PCI治疗。结果全部1386个行PCI术患者中,有19个(1.3%)有支架内血栓形成,其中4个人(21%)植入DES,15人(79%)植入BMS。4个人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5个人有亚急性血栓形成,8个人有晚期血栓形成。同时9个病人有糖尿病,8个病人有高血压。结论三门峡地区在我们介入中心植入DES的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与国际上报道的人数相似。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病人当中几乎一半患有糖尿病。倍受医生关注的是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DES偏高于BMS。

  • 标签: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血栓形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 简介:摘要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是多种原因导致的颅内静脉血管疾病,病因复杂,其临床症状及预后与发病部位及原因有密切关系。本文现结合一例具体病例分析一下剖宫产术后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以便为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 颅内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对计算机系统内文件的管理是实验室文件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件通过对实验室计算机系统内文件管理容易发生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见议。

  • 标签: 实验室 计算机系统 文件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相关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比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或溶栓治疗及恢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心理干预以及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本组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3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配合相应的心理干预与康复训练,会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血栓形成 心理干预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塞通对急性脑梗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是由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内收治的,所有患者均先给予一定的基础护理以保障其基本生命健康安全,然后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临床研究小组,每组患者3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在给予相应的常规内科治疗后再加以注射血塞通,对对照组的患者则只给予相应的常规内科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根据第四届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急性脑梗死疗效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得出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治疗痊愈的有4例、治疗显效的有16例、治疗有效的有9例、治疗无效的有1例,分别约占总数的13.3%、53.3%、30%、3%,总治疗有效率约为96.7%;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治疗痊愈的有2例、治疗显效的有8例、治疗有效的有12例、治疗无效的有8例,分别约占总数的6.7%、26.7%、40%、26.7%,总治疗有效率约为73.3%;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急症程度,抑制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非常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血塞通 急性脑梗死 血栓形成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脓肿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4例鼻中隔脓肿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治疗方法均采用鼻中隔切开引流术及足量有效抗生素治疗。结果1例不明原因鼻中隔脓肿患者经治疗后继发塌鼻。另外3例治愈。结论明确鼻中隔脓肿形成的原因,鼻中隔偏曲手术及低温等离子手术尽量无菌操作。一旦出现鼻中隔脓肿,应尽早切开引流,刮除清理死骨,减少颅内感染的机会。

  • 标签: 鼻中隔脓肿 手术 足量有效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置管溶栓在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具体疗效。方法近年来本院收治了数十例急性DVT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除少部分采用药物治疗外,其他人员均采用溶栓治疗。观察分析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57例患者中,痊愈有23人,显效有14人,有效有11人,无效有9人。治疗总有效率为84.21%,住院时间为7-11d。随访半年后,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仅9例血栓复发。结论静脉置管溶栓疗法安全、可靠,是治疗急性DVT的最佳选择。

  • 标签: DVT 胫后静脉 腔静脉滤器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探讨其在降低护理文件书写差错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护理文件书写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活动实施前后的结果。结果应用品管圈方法使护理文件书写差错率由24.75%降低至8.3%。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护理文件书写差错率中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效果,符合科学的管理理念,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护理文件书写 差错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收治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提高护理质量的水平。方法对57例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方法、护理重点和预后做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57例患者临床治愈出院,无1例肺栓塞发生。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综合治疗、适宜的护理、正确的康复措施,不仅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及效果,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及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产妇62例,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1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系统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一疗程后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率与平均住院时均优于常规组,即*P<0.05,**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对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也有一定的预作用。

  • 标签: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1.12~2013.12期间在本院骨科住院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0%),x2=4.082,p<0.05,提示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于降低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提高骨科手术预后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骨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 早期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年龄﹑房颤病史﹑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及射学分数,探讨这些因素与左房血栓形成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血栓组与非血栓组的年龄﹑左房内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左房内径与非瓣膜性房颤并发左房血栓形成独立相关,但房颤病史﹑左心室内径﹑射学分数与非瓣膜性房颤并发左房血栓形成无显著相关。年龄﹑左房内径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房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加强患者的护理工作,积极控制左房内径可降低左房血栓的发生率。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房血栓 左房内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尿液有形成分检査作为尿液常规检查的一项基本内容,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预后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深入探究其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并对其原理与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临床尿液分析工作者提供借鉴。

  • 标签: 尿液有形成分 自动化 应用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髋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1月到2013年11月进行髋部手术的52例患者,给予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早期预防等护理措施,观察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的52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5例,所占的比例是5.8%;平均住院时间是(9.3±4.2)天;疾病知识掌握率是90.4%(47/52),遵医用药患者50例(96.2%),坚持功能锻炼患者46例(88.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94.2%(50/52)。结论对于髋部手术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避免发生深静脉血栓,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髋部手术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磁共振诊断及MRV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MRI表现及MRV的应用。结果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好发于青壮年,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在MRV上表现为病变脑静脉和静脉窦充盈缺损或狭窄闭塞,部分其周围浅静脉扩张较明显。MRI平扫示受累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相应区域脑实质呈T1WI高或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或等低信号改;血栓T1WI像呈等信号、T2WI像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MRI增强后,部分病变窦腔内可见“δ”征或空三角征。结论磁共振检查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V)技术的应用,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优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 MRI表现 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 充盈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脑血检形成早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82例急性脑血检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并对患者的康复结果进行研究,2组患者均住院治疗2周。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综合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等)明显低于观察组,在数据上各项评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结论对于突发急性脑血栓的患者,治疗过程中合并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以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还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分数,对临床护理实践有借鉴意义。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脑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