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模拟实验教学法在产科护理实验教学应用和效果。方法以2009级助产班56名学生为对象,开展产科护理综合模拟实验教学,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效果,并将2009级助产班产科护理考试成绩与2006~2008级进行比较。结果2009级助产班56名学生(100%)均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尽快适应临床,98.2%学生认为加深了对操作理解和掌握,96.4%学生喜欢这样教学方式,94.6%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己动手能力;2009级与2006~2008级产科护理考试成绩比较,2009级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模拟实验教学法应用于产科护理实验教学中,可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 标签: 学生 护理 教学方法 基于能力的教育 产科护理
  • 简介:肌肉注射是临床常用护理操作,虽然操作步骤不是很复杂,但刚开始护生往往感觉害怕,导致考核成绩不理想,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应用到2003级护理大专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肌肉注射 实验教学 护理操作 护理大专班 考核成绩 教学方法
  • 简介:当患者在治疗或输液不能很好配合时,扎入患者肢体皮下血管针头往往会因为患者肢体与输液针、管相对运动而容易发生针头脱出、接头分离或液体外渗情况,从而不可避免让患者再一次接受进针痛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临床上常使用夹板和绷带对患者肢体进行固定.但本人认为夹板和绷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医用肢体固定带,并已获得专利,专利号为:ZL012302368。该固定带能解决因使用夹板和绷带给患者不舒适和医务人员操作不方便。

  • 标签: 固定带 肢体 医用 应用 设计 针头脱出
  • 简介:【摘要】目的 传统前臂固定带中肩颈尼龙吊带材料粗糙,如果患者需要长期佩戴,尼龙带摩擦容易使颈部皮肤发生擦红,甚至破损,使患者舒适度降低。且患者佩戴前臂固定带活动时,患肢容易下滑,低于心脏水平,增加患肢肿胀,不利于患者康复。经临床使用,传统前臂固定带存在佩戴不舒适,稳定性差,患者随着步行前臂摆动会增加骨折处疼痛等问题。因此,制作改良版前臂固定带使患者佩戴舒适、稳定性增加,固定牢固;让患者在佩戴过程中,患肢处于功能位,利于患肢消肿,既能减轻因前臂摆动导致骨折处疼痛,也能减轻对颈部受压,不会使患者颈部出现压疮问题。方法 在传统前臂固定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为达到上臂紧贴于前胸部固定,使前臂悬吊于功能位,在腰部增加一条活动性固定带。在前臂托内增加一条大拇指固定带,使前臂悬吊稳定性增加,减轻颈部悬吊力量。在肩颈悬吊带上增加柔软、可活动衬垫,减轻颈部局部压力,增加颈部佩戴舒适度。 结果 改良版前臂固定带增加了患者佩戴舒适度,缓解了患者颈部局部压力,能妥善固定前臂,减轻患肢疼痛,增加了佩戴前臂固定有效性,使患肢处于功能位,护理人员及家属使用方便,可以减轻护士工作量。结论 改良版前臂固定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并达到了预期固定效果。

  • 标签: 前臂固定带 改良 前臂损伤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应用。首先,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与基础护理实验教学契合点。然后,通过案例分析,详细说明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模拟临床环境和交互式场景中应用,包括虚拟病人和疾病模拟、虚拟手术和操作模拟、虚拟现实头盔和手套应用,以及虚拟现实仿真训练系统应用。接着,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优势和挑战。优势方面,虚拟现实技术提供高度沉浸式学习体验,以及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实践机会。挑战方面,需要解决技术成本和设备要求问题,同时评估虚拟现实技术在学习效果上影响。最后,通过本文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基础护理实验教学 模拟临床环境 交互式场景 优势 挑战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蝶翼固定器结合"S"形固定固定腹腔穿刺引流管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穿刺术病人60例,按病人入院日期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均按常规方法置入腹腔穿刺引流管(即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选用胶布、纱布常规粘贴法固定引流管,观察组使用蝶翼固定器采用"S"形固定固定引流管,比较两组病人管路滑脱情况、病人舒适度、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引流管脱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舒适度、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蝶翼固定使用增强了引流管固定强度,有效防止管路滑脱;"S"形固定法可减少过长引流管重力拖垂,进一步防止管路滑脱;蝶翼固定使用可提高病人舒适度,改善睡眠质量。

  • 标签: 蝶翼固定器 “S”形固定法 腹腔穿刺 引流管 管路滑脱
  • 简介:椎管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因其不仅可为相应手术提供优良手术条件,且费用较全身麻醉低,在基层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椎管麻醉多采用侧卧膝胸位,即双膝关节屈曲并尽量向胸部靠拢,下颌也尽量向胸部屈曲以使脊柱最大限度弯曲。良好体位是麻醉穿刺成功关键,而实际工作中因患者紧张及疾病等原因常出现摆体位时间过长、体位不理想、

  • 标签: 麻醉体位 椎管麻醉 固定带 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 膝关节屈曲 设计
  • 简介:甲状腺血运丰富,手术后创面或多或少有渗血、渗液,需常规放置引流管将渗出液引出,防止影响呼吸或感染。临床上甲状腺术后引流装置一般选用硅胶引流管连接300ml容量负压引流瓶,由于目前医院未采用固定装置固定引流瓶.影响患者生活自理。为此,我们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新型引流瓶固定带,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负压引流瓶 固定带 设计 硅胶引流管 甲状腺术后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包扎固定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就诊48例肠外露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奇数和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绷带缠绕包扎方法固定,观察组采用自制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包扎固定,比较两组患者肠外露包扎方法固定效果、包扎耗时、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采用自制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包扎更牢固,包扎时间缩短,患者疼痛程度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具有固定牢固、包扎时间短及患者疼痛程度轻等优点,急诊抢救时包扎固定方便快捷,节省抢救时间与人力资源,提高抢救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开放性腹部损伤 肠管脱出 肠外露包扎固定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化疗后护理方法,并评估其对患者恢复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选取近三年内接受化疗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医疗记录分析和患者访谈,收集关于化疗后护理措施数据,包括护理程序、患者遵从性和并发症处理。利用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发现,针对化疗后特定护理措施能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主要发现包括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和心理支持在内综合护理对患者恢复有显著帮助。统计数据显示,实施综合护理方案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上显著高于未实施群体。结论:针对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化疗后护理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恢复关键。综合护理措施,包括营养、疼痛管理和心理支持,对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有显著效果。建议在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治疗计划中加入这些护理措施。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化疗后护理 生活质量 并发症管理 综合护理策略。
  • 简介:以往沙袋制作方法是直接使用单层棉布针线缝制,虽然可压迫伤口达到止血效果,可细沙很容易从针眼和棉布缝隙漏出来,而且不防水也不易固定。沙袋在肝病中心主要应用于肝癌介入术后和人工肝术后患者,压迫股动脉或股静脉穿刺点止血。

  • 标签: 新型固定沙袋 术肢制动 一次性引流袋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肝母细胞瘤患儿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过程中使用人性护理临床价值。方法:此研究母细胞瘤患儿选取时间为 2018/1-2020/1,随机取 94例,分为使用常规护理对照组( n=47)与采取人性护理实验组( n=47),评价首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概率。结果:采取人性护理实验组患儿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过程中首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 P< 0.05),实验组并发症概率更低( P< 0.05)。结论:对肝母细胞瘤患儿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过程中采用人性护理对提升首次穿刺成功率和降低患儿并发症概率有较大帮助。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肝母细胞瘤 患儿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 简介:[摘要]:目的:行动导向教学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应用。方法:取66名护生进行调研,本次调查时间在2019.02-2020.05。根据随机形式将护生分为2组,每组均分得33例。在本次调查中,对比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则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分析两组最终带教结果。结果:对比组能力培养得分结果、技能培养得分结果、课堂效果评分均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行动导向教学 基础护理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骨外固定支架对于胫腓骨骨折患者护理方案。方法:于 2018年 7月到 2019年 7月我院部分胫腓骨骨折患者为例进行回顾对比研究。采用数字法方式进行分组。总共选取 60例患者。常规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方案,实验组采取骨外固定支架固定。回顾性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常规组与实验愈合时间数据不适用统计学标准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适用统计学标准( P< 0.05);实验组与常规组临床疗效数据差异明显,实验数据优势显著,数据适用统计学标准( P< 0.05) 。结论:针对骨外固定支架对于胫腓骨骨折患者提供行之有效护理具备较高实践性价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综合康复效益,值得普及。

  • 标签: 骨外固定支架 内固定治疗 胫腓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多功能腹腔引流管患者固定期间应用双环固定效果。方法: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选取80例留置多功能腹腔引流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工字贴固定,研究组采用双环固定固定,对比患者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固定贴剪裁用时短于对照组;研究组固定贴使用数量少于对照组;研究组管道牵拉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

  • 标签: 多功能腹腔引流管 双环固定贴 固定贴剪裁用时 疼痛评分
  • 简介: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因病情需要对患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由于患儿惧怕穿刺,一般躁动剧烈,易导致静脉穿刺失败。既增加了患儿重新穿刺痛苦,又易引起家长情绪不满,也给护士带来较大心理压力,易导致护理纠纷。笔者通过临床试验,自制一种婴幼儿输液肢体固定布,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输注 静脉内/仪器和设备 设备设计
  • 简介:在临床上正确卧位与医学诊断、疾病治疗和临床护理有着密切关系。由于疾病影响,住院危重患儿常因病情需要取半坐卧位。半坐卧位为抬高床头30~40°,摇起膝下支架5~10°。目前国内儿童病床功能、规格不一,不能满足不同年龄段患儿取半坐卧位体位要求,而且患儿自律性差,摇高床头取半坐卧位时经常容易下滑.

  • 标签: U型体位固定器
  • 简介:摘要:结合《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中仪器设备,为减少危重患者转运途中因氧气不足发生安全问题情况,设计了一款氧气钢瓶固定架,它能有效避免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供氧不足、氧气管脱落、氧气瓶倒地等意外情况发生,据统计,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7%,其中供氧中断占1.7%,这一数据需要引起我们反思,本次设计氧气钢瓶固定架采取不锈钢材质,安全性能高,能大大减少意外发生。

  • 标签: 病床 氧气钢瓶 固定架 设计与应用
  • 简介:大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有时难以行同侧肢体皮瓣修复术,用健侧带血管蒂交腿皮瓣修复患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近几年来骨外固定支架临床应用不断扩大,克服了传统石膏/克氏针贯穿固定交腿皮瓣术弊端。两者联合应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价值得到不断提高。笔者收集整理我院2003年1月以来22例应用“AO”骨外固定支架同定小腿交腿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包括小腿、踝及足部)病例护理资料,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交腿皮瓣修复术 骨外固定支架 护理资料 外固定支架固定 小腿 软组织缺损
  • 简介:交腿皮瓣移植术是在治疗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而局部皮瓣和游离皮瓣无法修复情况下一种手术修复方法,其血运可靠,成活率高,故广泛应用于临床[1],常用外固定固定双腿,做好术后护理对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对1例外固定固定交腿皮瓣移植术后患者进行系统整体护理,皮瓣存活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49岁,主因车祸伤致左小腿疼痛,出血,畸形,于2017年7月27日急诊入院。查体:T36.2℃,P70次/min,R8次/min,BP90/66mmHg(1mmHg=0.133kPa)。专科检查:左小腿上端前侧可见一半弧形伤口斜向膝关节内上方直至左大腿下段长约40cm,伤口创缘不整齐,部分皮肤缺损,重度污染,可见肌肉及胫骨断端外露,骨折呈粉碎性,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末梢血运差,感觉麻木,左足及各足趾因疼痛不能主动活动。急诊于手术室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小腿不全离断伤清创缝合神经血管肌腱术+骨折外固定术。8月29日患者左小腿离断伤术后感染,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小腿清创负压吸引术。10月19日患者术后皮肤缺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小腿扩创重新外固定固定及交腿皮瓣修复术。11月9日皮瓣存活,行断蒂术。

  • 标签: 交腿皮瓣移植术 外固定架固定 移植术后 术后护理 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腰硬联合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