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作者: 袁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4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盱眙县人民医院,江苏 盱眙 211700
  • 简介:目的:探究骨科术后患者交接中,改良SBAR交接单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中抽取40例进行本次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0例应用传统口头交接班、研究组20例应用改良SBAR交接单,对比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缺陷发生率统计,研究组5%<对照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BAR交接单用于骨科术后患者交接中,效果突出,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改良SBAR交接单;骨科术;护理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交接班核查表在ICU床边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50名ICU护理人员,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床边护理交接班,观察组在护理工作中应用交接班核查表,比较两组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结果:实施后,观察组护士交接工作合格率、交接工作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交接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接班核查表在ICU床边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价值很高,可以减少交接差错的发生,能够提高交接工作质量,有利于ICU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交接班核查表 ICU床边护理 应用情况
  • 简介:摘要:该文主要综述了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交接班中断的相关概念和中断情况,提升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护理中断事件的重视程度,提出ICU交接班护理中断问题的解决路径,从而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患者的护理安全性,提升ICU护理人员的交接班工作有效性,进而提升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ICU 交接班 护理中断 问题 解决路径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背景-评估-建议(SBAR)交接班模式在呼吸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8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盛泽分院呼吸内科治疗的呼吸重症患者106例。采用SBAR模式对该科室护理工作交接班进行改进,比较2019年2月1~28日(改进前)、2019年8月4~31日(改进后)护理工作的护理工作质量(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健康教育)、交接班质量及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结果改进前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项目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情观察、风险预防以及总分评价结果中,以上三项改进后得分明显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护理人员在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NASR)评分中的各领域得分除促进患者参与外,其余领域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诊断结果、病情进展、异常化验结果、治疗方案、护理重点评分均明显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前,护理人员床边交接班缺陷率为21.8%,交接班内容知晓率为80.1%;改进后,护理人员床边交接班缺陷率为8.03%,交接班内容知晓率为95.9%,交接班缺陷率显著下降,交接班内容知晓率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交接班模式可提升护理人员对患者本身的了解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

  • 标签: SBAR 交接班 呼吸重症患者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适合急诊ICU量化评估式交接班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 接班护士使用量化评估式交接班模式,识别潜在危重症和护理风险。对比实施评估式交接班模式前后护士对潜在危重症患者病情判断符合率,抢救物品准备完备率,护理措施主动落实率及护理服务满意率。结果 实施护理量化评估式交接班后,护士对潜在危重症患者病情判断符合率为98.30%(对照组93.96%,P<0.05),抢救物品准备完备率为98.86%(对照组95.05%,P<0.05),护理措施主动落实率99.43%(对照组95.60%,P<0.05),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8.43%(对照组96.15%,P<0.05)。结论 采用评估式交接班模式有助于提高急诊ICU的交班质量、护理质量。

  • 标签: 急诊监护病房 护理量化评估式交接班 常规交接班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信息系统,搭建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管理信息,实现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的全程、动态、流程管理,保证手术患者安全。方法依托有/无线网络与移动PDA、电脑设备,建立患者信息、携带物品、管道通畅、妥善固定等内容在病区、手术间、恢复室转运交接的信息化流程管理。利用消息推送,与手术麻醉系统、HIS、护理管理系统关联,完成患者手术不同环境的转运交接,对各节点数据进行工作量、工时、手术例数、手术间效率等项目查询与统计。结果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系统运行后,规范了手术室转运交接流程,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56%,每手术间每天使用量提升38%。结论信息系统在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的流程管理能够提高手术室的管理效果,并有效促进手术室数字化的建设和发展。

  • 标签: 转运交接系统 信息技术 手术室 流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临床护理管理中使用规范化交接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针灸推拿科实际护理工作为出发点,结合参考相关资料,对在科室中交班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临床护理进行交接班时多出现信息传递不完整、沟通不畅、缺乏标准化的交班流程和护理患者参与等不足。对此,应当采取制定标准化交接班流程、使用交接班工具、提供培训和教育和建立监督及奖惩机制等,规范针灸推拿科护理交接班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具体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使用规范护理交接班的方式具有一定积极意义,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中实施基于SBAR的交班模型改良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抽取的方法选取了2022年8月-2023年5月间40例急诊危重患者,根据入院的前后顺序将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转运交接模式,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基于SBAR的交班模型改良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呼吸改变、心率改变、血压改变、导管异常)发生情况,记录转运交接时间和患者家属的满意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00%,差异比较明显,P<0.05。(2)观察组患者的转运交接时间为(29.17±5.64)min,对照组为(36.14±6.87)min,观察组显著较低;观察组患者的家属满意评分为(96.17±8.74)分,高于对照组的(82.14±5.14)分,以上均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中实施基于SBAR的交班模型改良模式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转运时间,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可以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 SBAR的交班模型改良模式 不良事件 转运时间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模式在护理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在我院选取规模、环境、性质、护理水平相近的2个病区,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且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每组各选取30护士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护理交接班,而观察组患者采用思维导图模式进行交接班,干预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交接班评价情况以及住院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护士交接班在信息质量、互动支持、效率的得分及总分方面远远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显著,P<0.05。与此同时,在住院患者满意率方面,观察组的住院患者满意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护理交接班管理中采用思维导图模式效果理想,能够大大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率以及交接班评分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思维导图模式 护理交接班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ISBAR沟通模式在外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价值和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的30名外科护士,随机分为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常规交班)和研究组(ISBAR沟通模式交班)。结果:基于ISBAR沟通模式进行外科交班的研究组的交班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I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外科护理交接班中,能够有效提高交班质量,保证关键信息的传递,进而降低不良医疗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ISBAR沟通模式 外科护理交接班 交班质量 效果
  • 作者: 周珊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盱眙县人民医院,江苏盱眙 211700
  • 简介:目的:分析骨科手术患者护理交接过程中,品管圈(QCC)活动实施的价值。方法:选取8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由同一组护士进行护理交接流程,对照组常规护理交接,观察组采用QCC护理交接流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转运时间短,交接记录评分高(P<0.05);两组相比,观察组护士对护理交接流程熟悉度评分较高(P<0.05)。结论:QCC能够有效提升护士对骨科手术患者对护理交接流程的熟悉程度,缩短转运时间,提高交接记录评分。

  • 标签: 骨科手术患者;品管圈;护理交接流程
  • 简介:摘要:高质量护理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能够最大程度的预防和减少与医疗相关的危险因素。护理交接是指在病人接受护理时,护理人员之间进行信息、责任交接和转移的过程,是为了保证患者护理的延续性,让护理人员对团队之间能够保持资源和数据共享,从而进行风险预测并且制定合理的预防对策。世界卫生组织、澳洲卫生安全质量委员会等都将护理交接班作为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护理交接班对于构建学科间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团队凝聚力都有积极的作用。医院的护理人员需要在岗位随时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了保证工作质量和护理人员的精神状态,都会采取轮岗交接班的形式,护理交接班也成为了医疗活动的重要环节,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只有提高护理交接班的质量才能为提高医疗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

  • 标签: 护理管理 交接班质量 提升对策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推进急诊患者安全转运交接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抽选42例急诊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用品管圈活动,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组。结论:品管圈活动优势明显,能够提高院内转运工作质量,增强转运交接的安全性,避免患者受到不良事件的影响,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急诊 转运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化术前交接流程对提高手术周转率的效果。方法:样本共计22例,组别均分,范围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行手术的患者。研究组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接受标准化术前交接流程的患者,参照组行常规术前交接,将两组手术室相关指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平均住院日、每日平均手术例数、手术台数、接台手术时间准确率、手术时间准确率、入室时间准确率、手术台数改善情况更优,两组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结论:标准化术前交接流程对提高手术周转率的效果更高,对提高手术周转率的效果更高,可积极推广。

  • 标签: 标准化 术前交接流程 提高 手术周转率
  • 简介:【摘要】院内转运是儿科急诊危重患儿入院的重要流程,是经急诊诊治或抢救后送往手术室或科室的过程。院内转运时间相对较短,但仍然存在不良事件风险隐患,此类隐患与患儿救治即时性、医患关系等具有相关性,因此医护人员要强化对院内转院工作的重视。无缝隙护理管理作为护理模式之一,其护理工作的落实强调对各护理细节的重视,与儿科急诊危重患儿院内转运交接护理需求不谋而合。基于此,文章基于儿科急诊危重患儿院内转运交接无缝隙护理管理措施的应用,对无缝隙护理管理价值进行探索,以为危重患儿院内转运交接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无缝隙护理管理 儿科急诊 危重患儿 院内转运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SBAR沟通程序的术后转交接表的设计及其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60例由手术室转出至各临床科室的患者纳入为研究对象,在术后采取传统方式转交接班的为对照组,30例,患者的转出时间范围为2022年1月至9月;在术后采取基于SBAR沟通程序的术后转交接表方式转交接的为观察组,30例,患者的转出时间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分析两组患者转交接情况、护理人员满意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执行率以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交接不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交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SBAR沟通程序的术后转交接表的设计及其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交接效率,能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

  • 标签: SBAR沟通程序 术后转交接表 转交接问题发生率 交班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探究应用SBAR模式进行交接班的实际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交接方式的差异对58例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实施分组,其中对照组(n=29)应用常规模式进行交接班,观察组(n=29)应用SBAR模式进行交接班,观察并两组护理人员及患者在临床数据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交接时间更短,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漏交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79.31%)相比,观察组(93.10%)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对于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来说,在护理过程中应用SBAR模式进行交接班的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模式,提升也可提升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整体效果比较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SBAR模式 护理满意度 交接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程序化交接班制度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产生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9月到2023年4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中选择75例,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实施常规的管理模式,对参照组则增加程序化交接班制度,对两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出现的护理差错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数据情况,可知研究组的患者在基础手术治疗期间发生差错的共有2例,参照组有12例,可见研究组护理质量更好(P

  • 标签: 程序化交接班制度 手术室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泌尿外科交接班的效果分析。方法 从2020 年6月至2021年6月,选取我院泌尿外科的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BAR沟通模式进行病情汇报并床旁交班,比较医生对护理工作及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专业知识水平。结果 泌尿外科护士的专科理论考核成绩明显提高;泌尿外科医生对护理人员的各个维度实施前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士对护理工作的各个维度实施前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泌尿外科工作中,医护沟通运用SBAR沟通模式更有利于提高护士在病情汇报时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汇报时内容更有针对性,有利于医生及时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及处理,提升沟通效率,从而全面提升团队协作和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SBAR 沟通模式 泌尿外科 交接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SBAR沟通模式对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中护理交接班的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5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EICU患者9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n=46)和研究组(n=46)。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交接班方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交接班方式的基础上采用SBAR沟通模式,并观察护理交接班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17%)比常规组患者(15.22%)低(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48%)比常规组患者(78.26)高(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在EICU护理交接班中应用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减少,同时提升家属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室 SBAR沟通模式 护理交接班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