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湿热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术后外阴肿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术后外阴肿痛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方药湿热外阴,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外阴消肿、止痛时间以及疗效、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外阴消肿、止痛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治疗,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Ashworth评分。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Ashworth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的痉挛评分较对照组更有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患者采用中药湿热加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其肢体痉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 中药湿热敷
  • 简介:摘要观察中药湿热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96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湿热配合运动疗法,2周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止痛剂、维生素配合运动疗法,2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颈肩疼痛、颈肩关节活动度、头晕头痛、上肢麻木等症状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湿热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易于操作。

  • 标签: 中药湿热敷 运动疗法 颈椎病 分类号R27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分别用针灸推拿、中药湿热中药湿热加针灸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1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对比治疗效果。结果,针灸推拿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中药湿热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7.67%),劣于针灸推拿加中药湿热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三组数据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灸推拿 中药湿热敷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198-01
  • 简介:【摘要】目的:查看对我院脑卒中病人实施中药足浴和中药湿热干预后对肢体肿胀的改善情况。方法:研究样本均为院内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收录的108例脑卒中肢体肿胀病人,利用计算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以常规措施分析,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中药足浴和中药湿热干预,对肢体改善情况等指标汇总。结果:对照组、实验组在治疗前周径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一周、治疗半月后组间对比差距明显,P<0.05。结论:中药湿热中药足浴可改善脑卒中病人肢体肿胀情况,恢复了病人的运动功能。

  • 标签: 中药湿热敷 中药足浴 脑卒中 肢体肿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治疗腰部筋伤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4例腰部筋伤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中药湿热治疗,治疗期间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8.6%,观察组是92.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5.7%,综合组是97.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湿热治疗腰部筋伤的临床疗效显著,配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药湿热敷 治疗 腰部筋伤 临床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风寒湿痹型皮肌炎乃风寒湿邪侵袭,气血阻滞不通而发病。利用湿热的“透热”及传导之功,辅以祛风寒、通筋络之药物共奏活血化瘀,疏筋活络,驱寒除湿,通痹止痛之功,使筋络畅达,气血流畅,达到治疗目的。

  • 标签: 中药湿热敷 皮肌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热敷疗法对妇科手术后病患腰痛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12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妇科术后的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盲法原则,分为常规护理组、普通热敷组和中药热敷组,各40例,分别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常规护理组显效2例,有效12例,无效26例,有效率为35.0%;普通热敷组显效5例,有效19例,无效16例,有效率为60.0%;中药热敷疗组显效3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5%。其中中药热敷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护理组和普通热敷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热敷疗法通过温热刺激及吴茱萸和白芥子药物渗透的双重效应直接作用于患者局部,具有局部治疗、简便、起效迅速、无创无痛且价格低廉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药热敷疗法 妇科手术 腰痛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191-02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酒醋液热敷治疗剖宫产后腰痛的效果。方法将90例剖宫产后腰痛的产妇,按就诊的先后次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压痛点注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酒醋液热敷观察两组产妇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42/45),对照组为68.9%(31/45),两组比较,χ2=12.4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压痛点注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酒醋液热敷,可有效降低剖宫产后腰痛程度。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腰痛 中药 醋液 热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湿热用于治疗脑血栓后遗症肢体恢复的治疗效果,我科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0名脑血栓后遗症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为1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以及护理基础上加入中药湿热作为治疗方法。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对两组躯体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都有了一定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与平衡功能较对照组有较大的提高。结论,中药湿热对脑血栓后遗症患者进行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药湿热敷 治理痉挛性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湿热与熏蒸联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6~2015.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析,分为熏蒸组与联合组,每组58例,联合组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熏蒸与湿热。结果熏蒸组总有效率为68.97%,联合组为89.6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中药熏蒸疗法及湿热疗法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显著。

  • 标签: 湿热敷 熏蒸 颈椎病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干眼患者来讲,中药湿热的效果及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将78例干眼患者分为两组,各39例,一组为采取生理盐水湿热并予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另一组应用中药湿热,采取综合护理,设为研究组,就两组干预情况展开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治疗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

  • 标签: 中药湿热敷 干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注射联合中药湿热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后联合中药湿热;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的疼痛、活动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酸钠注射联合中药湿热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更好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玻璃酸钠 关节腔注射 中药湿热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联合中药湿热治疗脑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50例脑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康复科常规康复方法和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湿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上下肢痉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运动功能评分及上下肢痉挛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及上下肢痉挛评分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脑中风后肢体痉挛过程中,使用针灸联合中药湿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上下肢痉挛情况,并且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针灸 中药湿热敷 脑中风后肢体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方中药热敷配合脊神经背支阻滞治疗腰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取自拟方中药热敷配合脊神经背支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只采取止痛药物等常规治疗,两组于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自拟方中药热敷配合脊神经后支神经阻滞治疗腰痛,是一个方法简单,疗效确定,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自拟方中药包热敷 脊神经后支神经阻滞 腰痛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予以中药热敷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2015年5月19日至2016年12月4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完全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中药热敷,对照组配合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疼痛情况、症状缓解及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疼痛评分为(2.13±0.47)分,观察组治疗时间为(12.38±2.09)d,症状缓解时间为(5.67±0.73)d,均较对照组更优,P值小于0.05。结论采取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改善预后。

  • 标签: 腰痛 中药热敷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湿热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维持时间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20例轻、中度膝关节炎患者1次/周为1个疗程,共5个疗程的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同时予以中药湿热,并比较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及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及功能变化显示有明显差异性,1年内复发率低。结论中药湿热结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 标签: 膝关节炎 玻璃酸钠 关节腔内注射 湿热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