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护理。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满意水平;术后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疼痛水平和SF-36量表评分;皮肤瘀斑、造影剂肾损害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住院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疼痛水平和SF-36量表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疼痛水平和SF-36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皮肤瘀斑、造影剂肾损害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化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和提升生存质量,患者满意水平高。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PCI)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冠心病是目前发生在我国中老年人身上的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的趋势,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的一种微创手术,它能够利用微小创口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本文介绍了冠心病形成病因,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手术指征,并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及远景展望。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临床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使用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4月至 2018年 4月于我院就诊的 120例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 6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使用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效果、一年后患者的生存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 90%,显著高于对照组 75%( P<0.05);试验组患者一年后的生存率为 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1.7%( P< 0.05);试验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5%和 18.3%,均低于对照组的 16.7%和 41.7%( P< 0.05)。结论:使用冠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低,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经 皮冠状动脉介入 高龄患者 冠心病心绞痛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5月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6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5d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6min步行距离、LVE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5d6min步行距离、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5d治疗、按时用药、定期复查、饮食及遵医锻炼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用于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 老年冠心病 心功能水平 护理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对执行PCI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0例行PCI冠心病患者实施术前心理辅导,常规准备及术后病情监测,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用药指导等措施。结果通过对行PCI实施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PCI手术期的护理质量。为了评价其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基础资料,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冠心病 PCI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介入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960例来我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48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480例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少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冠心病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准确的方法。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同时,还可以评价冠状动脉及左心室的功能情况。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术(常简称冠脉造影或冠造)就是采用介入的方法,应用X线显影的造影剂,对冠状动脉进行检查的方法。也是冠心病确诊的手段之一医学界号称其为“金标准”!结果在治疗措施上可以确定是选择药物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还可以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和评估。结论冠状动脉造影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十分重要,是确保造影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护理,减少术后合并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疗效。

  • 标签: 操作方法 并发症 护理对策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效的减少了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效的保证了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冠心病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在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使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治疗冠心病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患者,分别采取人文关怀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有26例患者非常满意,11例比较满意,3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2.5%(37/40);对照组有19例患者非常满意,10例比较满意,11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72.5%(29/4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以给予患者更加人性化的临床护理,令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

  • 标签: 护理人文关怀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两年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6例,采取保守药物治疗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IC)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生存质量、并发症及发病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后生存率高于对照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介入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高龄 冠心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性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应用于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随机分为两组,取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保守用药,研究组给予PCI,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数据。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0%,研究组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1年后生存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力衰竭2.5%、再发心绞痛15.0%、心源性死亡2.5%和非致命性心肌梗死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40.0%、7.5%和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PCI临床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控制并发症,促进患者身体恢复以此提高患者生存率,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高龄冠心病心绞痛 保守药物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直接和延迟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各43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取直接PCI治疗方式、对照组采取延迟PCI治疗方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舒张末期容积(EDV)指标、左房内径(LAd)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指标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PCI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延迟PCI治疗,且复发率更低。

  • 标签: 直接 延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尼可地尔,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58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29例,对照中不应用尼可地尔,观察组应用尼可地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相较于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明显较低,且在治疗完成后观察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观察者强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较高,对照组中有8例,所占比例为27.59%,观察组中有3例,所占比例为1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尼可地尔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并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尼可地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法(PCI)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5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25例患者接受PCI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和心脏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功能的各项指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分级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法可有效提高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左心功能不全 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探究高危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应用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70例研究对象均是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高危冠心病患者,通过电脑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5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分别动脉入路(对照组)和动脉入路(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有着更短的住院时长、更少的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长、穿刺时长、穿刺成功率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管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仅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动脉入路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让患者更快出院,值得全方位推广。

  • 标签: 经桡动脉入路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高危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间赴医院就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病历建立时间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进行比较的相关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FractionalFlowReserve,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4年11月—2018年3月,共纳入研究对象29例,均为冠心病接受介入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常规植入药物洗脱支架,观察组行FFR测定,FFR≤0.8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术后行支架内球囊后扩张,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支架植入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绞痛复发率、心肌梗死再发率、再次血运重建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可减少支架使用数量,并且不会增加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FFR 冠心病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