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9月~2021年5月我院11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C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58例),D组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58例),评估两组疗效。结果:D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数值明显低于C组,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min步行距离(6-MVD)均大于C组;D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6个月再入院率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用于临床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具有确切疗效,可改善其心功能及运动能力,降低再入院率。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功能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工作实际情况,对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前护理,提出解决方法,供同行借鉴。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冠心病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知情决策的质量,并探讨其与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进行择期PCI知情决策交流的、疑诊或确诊SCAD的住院患者。通过查询病历和问卷调查分别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和知情决策信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决策结果分为同意组(152例)和拒绝组(2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相关的知情决策要素。结果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的知情决策交流共174人次,由81名医生完成,仅5(2.9%)人次交流内容满足知情决策七要素,12(6.9%)人次满足知情决策基本要求。与同意组比较,拒绝组的年龄较大,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阳性率较低,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药物应用率较低(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讨论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OR=6.05,95%CI:1.08~33.85, P=0.041)及其优缺点(OR=6.40,95%CI:1.07~38.18, P=0.042)的患者更容易拒绝冠状动脉造影,而讨论择期PCI风险(OR=0.06,95%CI:0.01~0.29, P<0.001)的患者与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有关。结论医生与SCAD患者有关冠状动脉造影的知情决策交流通常是不充分的,交流内容涉及替代方案的患者更倾向于拒绝冠状动脉造影。

  • 标签: 知情决策 稳定性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时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择期PCI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急诊PCI手术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水平更好(P<0.05)。结论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手术时机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时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择期PCI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急诊PCI手术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水平更好(P<0.05)。结论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手术时机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78例为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7月本院收录老年冠心病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78例,将两组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以此探究围手术期护理对于老年冠心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介入治疗 老年冠心病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40余年的发展进程中,历经了单纯球囊扩张术、金属裸支架、药物洗脱支架、药物涂层球囊和生物可降解支架等重要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创新和进步均与医疗技术提高和器械研发密切相关,尤其在攻克慢性闭塞病变、复杂病变和危重患者治疗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该文将对近年来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技术和器械进展进行归纳阐述。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复杂病变 影像学 机械辅助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延续护理需求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7月期间在本院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干预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结果 观察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采取以行为转变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于2020年7月-2021年6月开展研究,将7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均实施PCI手术治疗,以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采取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术后以行为转变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

  • 标签: 冠心病 PCI 行为转变理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护理效果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90例患者,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n=45 实施基础护理)和观察组(n=45 采用延续性护理),对比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依从性评分。结果 观察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掌握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饮食控制、用药依从性、运动、复查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术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患者可显著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加强自身对病症管控,同时依从性的提升可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患者治疗后的自我管理意识提升,有良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心病 依从性
  • 简介:摘要:主要就精辟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护理主要是从三个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分别是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将这三个护理环节进行充分实施可以有效的提升当前患者的手术顺利性,降低并发症的的发生几率并改善其预后。因此本文就护理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旨在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使用强化他汀治疗后对抗血小板出血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采用2021年01月-2022年03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诊治的进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35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个组别,包括常规组18例,研究组1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抗血小板出血治疗,研究组在术后第二天为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常规组在术前第二天开始为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包括出血事件发生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呲格雷 老年冠心病 药学分析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手指操在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12月~2021年1月收治的92例接受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指操干预。观察和比较患者在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日常生活能力表(ADL)评分、焦虑自评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表(SDS)评分的差别。结果 (1)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总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手指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的延续护理需求与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m=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延续护理。比较两组自护能力(ESCA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ESCA评分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实施延续护理不仅能进一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还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的延续护理需求与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m=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延续护理。比较两组自护能力(ESCA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ESCA评分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实施延续护理不仅能进一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还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采取冠状动脉内溶栓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入本院治疗,共有62例。按照数字表法对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为治疗A组以及治疗B组,其中治疗B组采取则采取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A组在治疗B组基础上施行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每组31例。对两组心功能、内皮功能指标对比分析。结果:由研究结果数据方面上可见,治疗A组心功能、内皮功能指标相比较治疗B组较优(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采取冠状动脉内溶栓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内皮功能。由此可见,此种治疗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内溶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功能 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选用心脏康复综合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进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88例患者,采用数字方式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心脏康复综合护理),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VEF、HAMD、HAMA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6MWT、SF-36明显高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性(P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康复综合干预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