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当中使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老年冠心病患者共86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2例对照组和44例观察组,所有患者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针对性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过程中,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进一步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 冠心病 老年患者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发心房颤动对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患者的预后,包括近期和远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入选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398例。根据有无心房颤动,分为无房颤组(A组,273例,68.6%),并发房颤组(B组,125例,31.4%)。对患者进行电话和门诊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患者药物服用情况。结果PCI术后患者中,合并有心房颤动的患者与无心房颤动的患者相比较,随访期间合并房颤组MACCE发生率较无房颤组有增高趋势(21.19%12.35%),主要为全因死亡率较高(5.9%1.6%,P<0.001),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相当。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并发房颤(HR2.55,95%CI1.05~6.15,P=0.038)、年龄(HR1.05,95%CI1.03~1.08,P<0.001)、肌酐水平(HR3.62,95%CI2.19~5.99,P<0.001)均为总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CI术后患者中,合并有心房颤动的患者与无心房颤动的患者相比较,合并房颤组的全因死亡率明显高于无房颤组;合并房颤组的MACCE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并发心房颤动、高龄、肌酐水平升高均为PCI术后总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冠心病,心房颤动,PCI 术后,相关性,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PCI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发生钙化病变的冠心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PCI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观察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30.77%的(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54%,对照组为1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旋磨术去除纤维和钙化斑块,增大管腔调,改善冠状动脉内膜平滑度的作用能够显著提高PCI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PCI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冠心病钙化病变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旋磨术 PCI 钙化病变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诊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再使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患者的甘油三酯(1.95±0.48)mmol/L、总胆固醇(3.40±0.5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79±0.20)mmol/L等指标下降非常明显,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是冠心病患者的几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当各项指标下降时,说明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来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不但能够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而且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低血压的护理分析。方法选择我科102例冠状动脉介入的患者,回顾分析并总结术中、术后出现低血压的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2例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压,对其采取了积极的抢救措施,症状均于1h内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冠心病介入诊疗并发低血压,大多是由于迷走神经反射所引起的,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则可能会出现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护理人员应提高认识,以便及时发现,配合医师进行相应处理,确保手术安全。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 低血压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抽选冠心病患者90例,均实施动脉穿刺介入处理,但对照组患者于治疗中实施基础护理,干预组则实施围术期护理,评定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率、护理满意率和对照组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于冠心病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中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突出,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学习。

  • 标签: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 冠心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方法,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正确的健康指导。方法通过查阅相关中国期刊文献,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和概括。结果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正确的指导患者并做好动脉冠脉造影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强术前的心理护理及充分准备,术中预防桡动脉痉挛,术后加强穿刺口及术侧肢体的观察与护理,对于减少肢体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桡动脉 冠脉造影 护理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成75例两组,其中一组为观察组采用动脉穿刺介入疗法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02.3±19.9)min,对照组手术时间(68.7±11.2)min,对照组明显比对照组用时少(P<0.05);观察组总共发生并发症3例,发生率4%,对照组总共发生22例,发生率29.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观察组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但具有可逆性,在1个月后已全部恢复。结论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较好,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手术并发症少,对患者影响小,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 标签: 经皮桡动脉穿刺 介入治疗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慢性肾衰竭透析冠心病者为研究对象,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实施PCI术,观察患者心绞痛缓解情况,手术前后和半年后BUN,SCr和尿量情况。结果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的人数最多,其次为双支病变,再次为单支病变。C型病变的人数最多,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患者在治疗期间内未出现心脏不良事件。平均置入支架数量为3.1个。患者在手术后72h与半年后,SCr,BUN和排尿量和术前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手术后无心绞痛现象,半年后2例患者再次行PCI术。结论对于慢性肾衰竭透析冠心病患者,实施PCI术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冠状动脉介入疗法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5月~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者,共计74例。按照奇偶数字法,分组74例患者分成A组与B组,每组37例。两组都予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A组采取桡动脉路径,B组采取股动脉路径。观察两组术中出血情况,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时间。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为(28.94±4.53)ml,B组为(36.01±6.04)ml。A组明显少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1%,B组为29.73%。A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手术时间,A、B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桡动脉路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者进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既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又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收治的2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并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2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手术成功率为95.45%,其中完全血运重建率为47.62%,部分血运重建率52.38%;并发症发生率为36.36%,死亡率为4.5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选我院16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84例患者动脉穿刺介入,实验组84例患者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研究结束后,对比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结束后发现,实验组穿刺成功率、动脉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不良反应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动脉穿刺相比,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穿刺成功率高、节约穿刺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节约造影剂,疗效显著,节约费用,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 标签: 冠心病 桡动脉穿刺介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干预后的效果探究。方法运用抑郁自评测量表(SDS)对一段期间内医院的105名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焦虑抑郁状况进行分析。将105名患者打乱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为48名患者,进行干预组57名患者。干预组在进行手术之前的两天和手术之后的第七天至第十天、三个月、半年、一年以及两年进行焦虑抑郁状况的评价和进行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并且在相同时间进行心理干预和评价。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状况和SDS中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心理干预的干预组与进行传统治疗方式的对照组进行对比有明显得改善。二对照组的抑郁状况没有变化,干预组的抑郁状况低于对照组。教育程度、不良事件影响、个人收入、住院时长等都与患者抑郁情况有关。结论对冠心病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焦虑抑郁状况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