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随着而来的是更大的社会压力,这些压力来自于家庭、学业、工作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压力的剧增,随之而来的就是很多人没有学会去正确化解压力,从而产生高度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处在崩溃的边缘,严重的甚至难以适应正常的生活,本文旨在总结目前的研究分析压力下的心理状态变化,以及相应的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

  • 标签: 医务人员,心理状态,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随着而来的是更大的社会压力,这些压力来自于家庭、学业、工作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压力的剧增,随之而来的就是很多人没有学会去正确化解压力,从而产生高度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处在崩溃的边缘,严重的甚至难以适应正常的生活,本文旨在总结目前的研究分析压力下的心理状态变化,以及相应的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

  • 标签: 医务人员,心理状态,干预措施
  • 简介:摘 要:青年医务人员是医院生力军,是医院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根据我国医疗行业现状及医疗行业本身特点,分析青年医务人员的思想状况,从医院角度出发提出干预措施,做好青年医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改变医务人员的思想认知,凝聚共识,维护医疗行业的健康运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运用在HIV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的HIV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心理干预,对其干预前后的SDS和SA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4周干预后,医务人员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

  • 标签: 医务人员 HIV职业暴露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特点与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7 年4月-2019 年4月发生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154 例,对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性别、年龄、职业、受伤部位、职业暴露情况,处置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医护人员中护士约占所发生职业暴露工种的74%;医护人员工龄,小于1年占比44%,2年~5年占比24%。血源性疾病成为主要的职业暴露源,乙肝最多。职业暴露类型主要是皮肤黏膜受轻度损伤。受伤部位主要是手掌部和手指部。暴露方式:静脉拔针占比31%,收集锐器占比17%。暴露器材:头皮针占比65%,注射器针头占比26%。科室分布:神内二科14%、关节外科9%、手术室9%、创伤骨科9%、手外二科8%、急诊科5%、肝胆外科5%、呼吸内科5%。结论: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主要是不良的工作习惯,注射和拔针等操作不规范引起的针刺伤,手术中锐器的传递和收集不规范引起锐器伤。护士是职业暴露发生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工龄小于一年的。职业暴露发生例数较多的科室神内二科、关节外科、手术室、创伤骨科、手外二科、急诊科、肝胆外科、呼吸内科,需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室内部培训和演练。医护人员在发生暴露后伤口都及时的进行了处理,按时间点0、1、6个月跟踪检查。在工作中要规范操作,定期进行职业暴露的培训和宣教,增强防护意识;尤其加强对新入职人员和实习生入职培训以及实习前培训。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特点 干预措施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新冠疫情常态化期间医务人员心理干预研究。方法 对我院2019年-2022年参加新冠疫情的抗疫人员随机抽取100名医护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知识培训,引导医务人员正确看待新冠疫情常态化;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医务人员采用心理健康监测,针对性的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提高医务人员自我心理调理能力,同时改善医护饮食营养,合理安排休息,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医护业余生活等。对比两组人员心理干预后的 SCL-90 量表评分。结果 心理干预后观察组医务人员各项 SCL-90 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良好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医务人员的压力,提高其工作安全感和职业幸福感,保持身心健康,从而更助于医疗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新冠疫情常态化期间 医务人员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方舱医院医务人员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以期为抗疫一线人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22年7月-2022年8月援助兰州新区方舱医院的医务人员238名进行问卷调查,并以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进行分组,调查分析其心理状态。结果:问卷调查显示方舱医院医务人员不良心理应激表现以压力过大(52.10%)、失眠/易醒(55.04%)、疲劳/紧张(60.08%)、抑郁悲伤(52.94%)和感染麻木(47.06%)为主,其中轻型组占比无症状感染组(P<0.05)。结论:援助方舱的医务人员回到当地时不仅要做好隔离以及修养,同时也要做好对方舱医务人员心理干预工作。

  • 标签: 方舱 医务人员 心理状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一线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第 1批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的 20名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危机评估比较干预前后综合心理健康测试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参加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一线护理人员的 SCL-90得分均处于正常水平,阳性项目数减少,焦虑、抑郁等因子分降低。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护理人员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医疗服务行业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医务人员承受着自身难以化解的心理压力。本文通过分析医务人员面临的各种压力,对如何加强医务人员心理疏导提出了对策。

  • 标签: 医务人员 心理疏导
  • 简介:为探讨医院年轻医院人员心理健康问题,本文介绍了486名年轻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卷式调查结果.发现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偏高;并认为把心理健康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卫生指导、政工干部内涵培养、医院文化建设和规章制度的科学管理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医务人员心理素质的有益途径.

  • 标签: 年轻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 医院建设 医院管理
  • 简介:摘要据国内外调查显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在干预前普遍不高。儿科患儿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儿科医务人员做好手卫生工作、预防患儿发生医院交叉感染十分重要。WHO手卫生改善策略在多国实施之后均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根据WHO手卫生改善策略,针对儿科医务人员开展手卫生综合干预措施,并评价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儿科医务人员 手卫生干预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在诊疗和护理操作中可能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者不小心被针头等锐器刺伤,易受到职业伤害,因此医务人员要做好个人职业防护工作。

  • 标签: 医务人员 防护用品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引发的疫情给人们带来危机,针对当前疫情防控下医务人员行为表现与心理健康现状,结合心理学相关原理,探讨疫情防控下对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所在,通过解决当前困境的路径以达到減轻其心理压力发生的目的,便于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开展医务工作,更加高效地抗击疫情。

  • 标签: 新冠肺类 心理危机干预 疫情防控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情绪智力干预医务人员工作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62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形式的情绪智力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对比分析情绪智力干预医务人员工作心理状况的影响。结果经干预后,干预组的情绪智力水平、工作倦怠水平、工作满意度水平均比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干预后,干预组情绪智力水平,工作满意度水平得分比对照组高,工作倦怠水平得分比对照组低,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情绪智力干预在提高医务人员情绪智力水平、改善工作状况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 标签: 情绪智力 医务人员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医务人员心理创伤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医务人员36例,将其纳入为观察组,在其发生不良事件后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并选取同时间段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医务人员36例,纳入为对照组,在其发生不良事件后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医务人员情况。结果:干预后,医务人员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精神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推荐。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心理干预 常规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326名社区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社区医务人员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6.67%;②社区医务人员SCL-90评估以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较高;③社区医务人员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各项目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P<0.05)。结论社区医务人员存在一定心理问题,以强迫、抑郁、焦虑为主要表现。

  • 标签: 社区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医务人员骨质疏松症风险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本院工龄10年以上的在职医务人员100例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检查骨密度、骨质疏松自我筛查、骨折风险。结果100例医务人员中,男性L1-L4、髋部及平均骨密度值均高于女性(P<0.05);平均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指数值(3.18±0.45),其中低风险83例,中风险12例,高风险5例;平均MO、HF值均高于社会平均值(P<0.05)。结论医务人员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应合理化工作时间及强度、增加体育锻炼来降低OP发生风险、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

  • 标签: 医务人员 骨质疏松症 风险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进一步分析如何提升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提升手卫生管理依从性。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7 月~ 2020 年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