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世纪以来,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与发展、中小学校的教育管理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国的国民素质也在提高,普通民众对教育问题的关注更加凸现,家长参与学校教育问题的研究也成为热点。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关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一是对当前我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评价与反思。这是在理论层面进行的思考:二是在思考的基础上,有一些学校进行了相关尝试.在实践中尝试改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状况:三是介绍国外其他国家有关家长参与的理论与实践,试图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 标签: 学校教育 家长 综述 国内 教材改革 教育管理
  • 简介:评论引子学生家长替老师监考近日,南京某中学的学生家长向媒体反映,该校实行高三年级学生家长轮流替代老师进行监考,这一做法引起很大争议。家长还反映,除了监考之外,

  • 标签: 学生家长 学校管理 高三年级 监考 老师 中学
  • 简介:首先,必须承认,家长适当参与教学管理,既能体验老师的工作,又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还能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可以说是一种良性互动的教育方式。但是,像南京某中学这样,学校不仅要求家长轮流替代老师监考,而且负责自习课值班,就有点过犹不及了。

  • 标签: 学校教育 家长 监考 过度 教学管理 学习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儿童定期体检和预防接种的影响。方法将240名儿童随机等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方法,实验组采用多种宣教方法,6个月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的健康体检率和预防接种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婴儿健康体检率和预防接种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健康体检 预防接种
  • 简介:目的研究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115例健康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社区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健康知识宣传。对比干预前后两组家长对儿童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干预后两组儿童定期体检以及接种疫苗参与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疫苗接种、营养指导等4项健康知识得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各月龄段儿童定期体检参与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Ⅰ、Ⅱ类儿童疫苗按时参与平均率较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增加婴儿家长的儿童健康知识,提高儿童定期体检参与率,对预防疾病和保证儿童正常发育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 儿童保健 儿童健康知识 定期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对社区婴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选取某社区管辖范围内的248例婴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家长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4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工作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对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对照组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观察组营养指导、疾病预防、生长发育指标和计划免疫等儿童保健知识掌握情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婴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家长对儿童营养指导、儿童生长发育指标等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促使婴儿更加健康的成长。

  • 标签: 健康教育 儿童保健 社区婴儿家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2月至12月本社区112例婴儿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婴儿家长未接受健康教育,实验组婴儿家长接受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婴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定期健康检查参与率、疫苗按时接种率的差异。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婴儿家长儿童保健知识问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婴儿定期健康检查参与率、疫苗按时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的健康教育可促进社区婴儿家长更好的参与儿童保健,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益。

  • 标签: 健康教育 婴儿家长 儿童保健 干预效果
  • 简介:一、案例介绍上海大学秉承钱伟长教育思想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破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的理念,从系统论出发,把家庭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一环,把家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不断健全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1994年,上海大学鼓励校领导、教师、辅导员、优秀学生党员参与上门家访、电话家访、网络家访等大学生家访工作,逐渐完善家访制度。

  • 标签: 上海大学 高等教育 合作 家长 家庭教育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家长参与护理对小儿内科患儿治疗依从性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病例资料来自我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小儿内科患儿80例,根据数字抽签法分组原则分两组。常规组患儿应用常规儿内科护理;家长参与组患儿应用家长参与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并对两组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相关数据经t检验显示,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前睡眠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家长参与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睡眠质量优于常规组P<0.05。相关数据经x2检验显示,家长参与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家长参与护理应用于小儿内科患儿护理中,可促进患儿睡眠状况改善,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应用效益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家长参与护理 小儿内科患儿 治疗依从性 睡眠质量
  • 简介:这天,教室里即将举行小学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家长会。七点半一到,老师轻轻地关上教室门,正准备开会,刚关上的门又轻轻地被推开了。只见一个中年男人,满身尘土地出现在门口,脸上带着微笑,用蹩脚的普通话,一个劲地对老师说抱歉。

  • 标签: 家长会 文盲 普通话 教室 毕业 小学
  • 简介:近来,武汉出了个“最着急”家长。武汉市民徐女士近年来累计花费近12万元,先后为5岁半的儿子报了17个培优班,包括英语、数学、识字、声乐、画画、表演、手工等课程。每天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4点半,徐女士带着孩子四处“赶场”,直到晚上9点多才能回家。

  • 标签: 家长 武汉 女士 英语 数学 识字
  • 简介:利用修订后的“父亲参与教养和父亲教养效能感”问卷对长沙县城区300名3—7岁幼儿的父亲进行调查,发现父亲效能感各维度与父亲参与教养各维度有显著相关,父亲效能感不仅对父亲参与教养有直接的预测作用,且其它的相关因素也通过父亲效能感对父亲参与教养起间接作用。为此,可通过干预父亲效能感的方式来提高父亲参与教养的水平。

  • 标签: 父亲参与教养 父亲效能感 幼儿
  • 简介:摘要孩子的成长好比一面多棱镜,可以折射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教育随着家庭的变迁在发生变革,家庭教育功能逐渐弱化。爱孩子是本能更是一种能力,都需要学习和成长。后进生尤其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帮助,家长教育观点要达成共识,要相信自己,相信孩子,培养孩子的目标意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要让孩子从思想上从根本上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责任,他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充分调动孩子内在的潜能,唤醒内力觉醒,唤醒孩子内力成长,是每一位家长的首要责任。

  • 标签: 家庭教育唤醒教育呵护自信有效陪伴责任感竞争意识目标意识
  • 简介:在家校合作中,如何打消家长的疑虑呢?需要分情况处理。在家长的疑虑当中,有一种情况是由班主任与家长关注对象不同造成的。这类疑虑,很普遍,原因也很简单。家长面对的是自家的孩子,而班主任面对的是全班所有学生。关注对象不同,会导致家长和班主任面对孩子发生某种变化

  • 标签: 家校通 营养调查 坦然接受 反应程度 劳动教育 师生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老师、学生、家长在学琴这条路上如果能配合默契,孩子的学琴之路也许能更轻松愉快并获得更突出的学习效果。任何琴童的成功都需要老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你看,老师负责知识和鼓励;学生负责随时准备练习,给予老师最好的反馈。那么问题来了,家长呢?

  • 标签: 练琴 配合默契 琴童 学习效果 授课时间 人生旅途
  • 简介:新高考政策的出台,带给学生、学校、家长的冲击不小,毕竟这是每个家庭都关心的大事。作为学生,他们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可选择的机会多了当然是好事,但能不能用好那就不一定了——这是选择的幸福与烦恼。作为学校,也获得了改革陈旧教学方式、可以更自主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机会,如果配套改革跟得上,且调整合理,那么将使得学校获得全新的发展机遇;当然,如果不能在变化中找准定位,那么风险也是很大的——机遇与风险共存。作为家长,则更纠结,他们不直接参与这场新的变革,但又与之息息相关,他们面对新高考作何感想——本期“父母茶座”我们一起走进杭州高级中学,听家长们介绍他们是如何面对新高考的。

  • 标签: 新高考 家长 自主选择权 配套改革 高考政策 教学方式
  • 简介:我们学校艺术节有个合唱比赛,考虑到公正性,学校要求每班的参赛人数都要一样,这样一来,多数班级都会有几个孩子不能参赛。比赛结束那天,一位班主任兴奋地将学生合唱的照片传到了家校群中,马上就有家长愤然:“为什么我家小孩没参加合唱比赛?”于是,这位班主任就将学校的活动细则及班级选拔规则解释了一番。

  • 标签: 家长 信任 参赛人数 班主任 比赛 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