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中的亮点课程之一。但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家长过度参与、不参与和无效参与的情况均比较普遍。家长参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包括主题策划、活动实施、效果评价等环节。学校要加强宣传,提高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和参与能力,发动家长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健全家长参与的机制,不断提高家长参与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 标签: 小学 综合实践 家长 参与
  • 简介:班主任的理想是自己所带的班级是一个守纪、奋进、和谐、优秀的团队。若能在班级管理中,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邀请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无异于给班级管理插上了翅膀。笔者通过组建家谊会、开设家长大讲堂、设立奖励基金会等活动让家长真正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促进班级和谐有序地发展,实现家校共育。

  • 标签: 班级家谊会 大讲堂 奖励基金会
  • 简介:家校共育是实现教育质量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如何创新建设家校沟通的载体,激发家长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是每位班主任都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巧妙布置教室环境,让家长陪伴孩子快乐成长;开设家长一日访校活动,让家长知晓学生动态;举办家长讲坛活动,丰富学生课程资源;分层指导,多渠道提升家教能力;向家长述职,征求意见和建议;组织优秀家长评选活动,扩大社会影响。

  • 标签: 特殊家庭 班级管理 参与 热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起到的具体效果和作用。方法:选择时间段为 2015年 8月到 2017年 2月这个时间段内本社区内服务站所管辖的 200名婴儿家长为此次的实验研究对象,将所有的家长以随机分配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划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小组与对照组小组,每组家长的人数为 100,给予对照组家长常规社区工作法来进行宣传,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所实施的宣传方法方面增加免费手册发放、健康知识讲座以及电话沟通咨询等方式。在完成两个组别的实验流程后,对比两组家长对于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与情况。结果:在完成实际的实验操作后,可以了解到实验组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度为,而对照组家长对于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度则为,对两组家长在儿童保健知识上进行相应的对比和分析后,发现两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 P< 0.05差别具备统计意义。结论: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手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婴儿家长对于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增进其对儿童保健知识的认知度和了解度,为婴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 标签: 健康教育 社区婴儿 儿童保健 效果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到儿童保健中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社区150例婴儿家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中75例归纳到观察组,另外75例归于对比组,对比组婴儿依据社区工作规范向其家长普及相关知识,观察组婴儿通过采取多样化健康教育形式来向其家长讲解相关知识,半年后,统计、分析两组婴儿家长参与到儿童保健中的结果。结果在实施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婴儿家长能够主动带婴儿接种相关疫苗、带婴儿进行体检的主动性97.3%、89.3%,要明显比对比组婴儿家长的主动性65.3%、38.7%高,数据差异有一定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且观察组婴儿家长在儿童保健相关知识方面的各项指标分值皆要比对比组高(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到儿童保健中来有着非常好的效果,能显著提高婴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婴儿健康水平的大幅提高。

  • 标签: 健康教育 社区 婴儿 儿童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长参与健康教育急性喉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喉炎患儿78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家长参与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疗效及依从性。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及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喉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家长参与及健康教育可有效安抚患儿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达到预期临床疗效,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小儿急性喉炎 雾化吸入治疗 家长参与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长参与式护理指导对早产儿家庭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科132例早产儿和家长做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中增加家长参与式的护理。结果在护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较多的就是体温的管理、意外损失、喂养问题以及皮肤黏膜问题。两组患者在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存在一定差异(P<0.05)。观察组家长在护理操作合格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方面要优于对照组义(P<0.05)。结论家长参与式护理让医务人员和家长之间相互合作,可提高家长的医学知识,又可提升护理能力,可以更好的进行护理操作,为胎儿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推广。

  • 标签: 早产儿家庭护理 家长参与式护理指导 效果分析
  • 简介:家长参与在学生成绩的相关因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有效利用家长参与,对提高学生成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陕西省咸阳、渭南两个市的68所学校的3245个学生样本,运用OLS回归分析家长参与和学生成绩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家长与子女讨论在校学习情况与子女的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与留守儿童的成绩相比,家长与子女讨论在校学习情况与非留守儿童成绩的相关性更为显著。本研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西部地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成绩具有一定的启示。

  • 标签: 家长参与 学生成绩 中、高年级 留守儿童
  • 简介:为了更好地开发、完善校本课程,推进课程建设,需要了解现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参与意愿、能力状况及学习反馈,并从中找出影响校本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为此,我校科研室组织开展了教师、学生和家长参与校本课程建设的情况调查。

  • 标签: 校本课程开发 小学教师 家长参与 学生 调查 校本课程建设
  • 简介:下午上学的路上,麦麦猛然发现身后跟着个人,回头一看原来是同班同学小天。小天见麦麦注意到自己,连忙低下头当作没有看见她。麦麦也没有说什么,继续前进。可是小天却仍旧亦步亦趋。

  • 标签: 签名 家长 同学
  • 简介:作为班主任,我希望将班级逐步转化为一个介于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提升核心素质的“成长实践场”。我不仅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班级建设。还关注学生各个家庭教育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借此来帮助我的学生学会生活,同时满足家长群体对于班级管理的新期待。

  • 标签: 家长 翅膀 综合实践能力 教育环境 班级管理 学生
  • 简介:当下社会,很多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必须拿到'上岗证',方可持证上岗。例如,当会计要有会计资格证,当律师要有律师资格证,当心理医生要有心理医生资格证。那么,当家长要不要家长资格证呢?2017年5月16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正式启动了一项名为'星级家长执照'的工程,杭州市民马小民先生通过两个月的学习,在当天拿到了编号为

  • 标签: 家长执照 家长持证 执照家长
  • 简介:当前,课程资源的开发已成为制约校本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重庆市第一中学校(以下简称“重庆一中”)将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视野转向广大学生家长.将家长资源引入课堂,开设家长课程,并将其列为学校系统性的常规课程.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动力,为学校建设精品课程拓宽了视野,探出了新路。

  • 标签: 校本课程发展 家长资源 课程开发 精品课程 系统性 课程资源
  • 简介:2017年10月18日,北京市教委下发了《北京市中小学校外供餐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外供餐企业的准入,坚持公开招标原则,公开招标工作小组应吸收部分中小学校长、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学生家长代表参与招评标,其中中小学校长和学生家长代表虚占一定比例,加强对选定外供餐企业招标程序和过程监督。

  • 标签: 安全管理人员 中小学校长 北京市教委 学生家长 招标原则 招标工作
  • 简介:近日,一起幼童坠亡事件引起国人关注。2月27日晚,天津市南开区某商场内发生一起惨剧,两名幼童从4楼坠落至负一层,当场身亡。坠亡的两个孩子是兄妹,男孩五岁,女孩三岁。事发时,父亲同时抱着两个孩子,从商场的四楼护栏处往下看。

  • 标签: 悬崖 家长 天津市 商场 孩子 坠落
  • 简介:摘要家长陪孩子完成作业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的自主学习习惯,由父母辅导孩子做出正确的答案,并不能表明学生已经掌握知识,不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也会影响学校教学。而且,辅导孩子完成作业,往往会“急于求成”,在孩子未能快速、准确完成作业时“气急败坏”,让整个家庭陷入严重的焦虑情绪,也影响亲子关系。

  • 标签: 家长 陪读 技巧
  • 简介:摘要在现今教育水平的逐渐发展下,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沟通,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都是学生接触到最多的人。家长会是家长和老师有效沟通的方式之一,在家长会上可以加强老师对于学生的家庭环境的了解,也可以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状态。家长会的是家长和老师有效沟通的桥梁。本文着重探讨家长会上班主任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 标签: 家长会,班主任,素质教育,家庭教育
  • 简介:摘要关注学校的教育,也要关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深远影响,想尽办法调动有利于教育的各方面的因素,让全社会都来关注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家庭、社会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健康地成长。

  • 标签: 关注家庭教育 调动有利于教育的各方面的因素
  • 简介:教师要怀有一颗关爱的心,温柔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如小树在生长过程中,有时需要给它剪枝、捆绑一样,孩子的成长也要适当地予以惩罚。当言语说教不能达到教育目的时,我们就要采用适当的惩罚教育。正所谓“罚之有道”,得当的惩罚能够对学生起到很好的约束、引导作用,不当的惩罚不仅不能转化学生,还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如何进行有效的惩罚呢?

  • 标签: 教育目的 家长 生长过程 班级管理 惩罚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