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幼儿教育是孩子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家长对幼儿的影响力格外重要,从生活习惯到性格培养,家长的作为都将在孩子日后发展上留下烙印。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送孩子去幼儿园,并且主动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实践表明,这些做法有助于孩子受到良好的管理教育,也有助于父母的修养提升。

  • 标签:   幼儿园 管理 家长 有效参与
  • 简介:通过对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文献的梳理,总结了当前学者对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概念研究、家长参与教育的政策与权利研究、价值研究、问题与对策研究、影响因素研究和国外经验的介绍及启示研究等方面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 标签: 家长参与 幼儿园教育 研究现状 研究展望
  • 简介:摘要幼儿的成长大部分时间是跟家人度过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具有经常性、广泛性的特点。家庭教育不仅是孩子的最初教育,也是孩子的终身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要想让孩子得到好的教育,就必须让孩子拥有好的家庭教育,我们应该时刻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标签: 家长 参与 幼儿园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工作中,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社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108名社区婴儿家长,将其随机均分成对比组与分析组,分别给予常规干预与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对象儿童保健知识掌握度、干预满意度与婴儿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分析组婴儿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掌握度更高,总体满意度更高,且婴儿疫苗接种更多,数据分析后存在意义(P<0.05)。结论针对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让婴儿家长积极参与的效果较好,该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儿童保健 健康教育 婴儿家长 社区 满意度 疫苗接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长参与式护理干预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时间段至本院治疗的早产儿的一般数据进行分析,在获得其家属同意后抽选出52例早产儿作为实验对象,并采用拈纸团的方式将所有早产儿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26例)和实验组(26例)。对实验组早产儿实施家长参与式护理干预,对照组早产儿实施传统护理干预,记录所有早产儿的集体发育状况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价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早产儿的发育状况较对照组早产儿来说明显更优,实验组早产儿的生产以及头围等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早产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早产儿来说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时,利用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早产儿的发育状况,对于提高家属满意度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临床应用,良好的护理配合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家长参与式护理 早产儿 应用效果 护理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家长参与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 2017年 4月 ~ 2018年 4月于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 8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参与家长的不同分为试验组 40例和对照组 40例。 2组患儿均给予早产儿所必需的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家长在知情同意和经过相关培训后参与研究。【结果】试验组发生并发症的例数 30 例,少于对照组的 35例。试验组早产儿体重及身长的增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 P < 0.05) ,血清胆红素水平、住院天数、并发症情况 2 组无明显差异 ( P > 0.05)。试验组家满意度为 93.98% ,高于对照组的 86.82% ( P < 0.05)。【结论】父母早产儿的护理,有着更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对于早产儿身心健康发育具有更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产儿 护理 家长参与 生长发育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当前,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通力合作已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因此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问题更值得关注。而且,在教育实践中,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仍存在诸多问题,家长参与作用也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本研究从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现状为出发点,分析当前家长参与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当前家长参与问题进行深度反思,最后提出相对具体的改进建议,以求达到内化。

  • 标签: 家长参与 幼儿园 教育反思
  • 简介:摘要家长会属于家校双方对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情况等予以探讨,并总结教育方式的主要途径,更是教师和家长进行直接沟通的重要机会。通过开展家长会能够在教师与家长之间构建出一个有益的交流平台,能够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夯实基础。身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怎样将家长会开好,就成为了一堂必修课。

  • 标签: 小学 家长会 班主任
  • 简介:请先看这样一则信息——小东(化名)妈妈,您好!小东这孩子,性格开朗,与同学的关系特别好,在为人处事方面表现很优秀,希望他将来能有更大作为。当然,小东也有一些急需改正的不良习惯。比如,小东今天又在午休时吵闹。之前,小东也多次出现过类似问题,我已经做过一些教育工作,烦请您也关注一下,给孩子做做思想工作,以免孩子因违纪次数超过三次而被取消午休午餐资格。

  • 标签: 盟友 家长 为人处事 不良习惯 教育工作 思想工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们倡导建立学习型家庭,提高家长自身素养,让家长陪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 标签: 家庭 教育 重视 健康 指引
  • 简介:摘要:父母应该具有怎样的素养?我们需要父母注意儿童整体人格的培养,为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家庭教育重在人格的形成,而人格的形成重在家庭环境,家庭中彼此成员关系的和谐。

  • 标签: 父母素养 人格 家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学会沟通,是每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作为班主任更要合理选择沟通方式,讲究沟通艺术,在沟通时态度要坦诚、心态要宽容,要有一定的沟通技巧,才能达到目的。

  • 标签: 沟通方式 艺术 坦诚 宽容 技巧 评价
  • 简介:摘要享誉全球的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在早教经典著作《童年的秘密》中说一个孩子之所以不能正常地成长和发展,很可能是由于受到了成人的压抑,由于儿童与社会是隔离的,当一个孩子受到成人的影响时,他就变成了一个特殊的成人,他的行为、举止就会与最亲近的人相似。这些影响儿童的成人,通常是他们的父母和老师。

  • 标签: 阅读 家长 觉醒 教师 引领
  • 简介: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发现指南虽然也分五大领域来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但在《指南》划分的几个领域中,并没有刻意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而是更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更关注幼儿健康、心理、社会性交往、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在每个领域中又细化,从三个年龄阶段进行划分,随后还有教育建议,特别是教育建议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

  • 标签: 学习沟通鼓励支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