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PW-TDI)观察冠心病PTCA+支架术前后壁各节段心功能的变化以评价PTCA+支架的疗效。方法PW-TDI对正常对照组及CHD组支架置入术前、术后5天、15天、1月、3月进行检测,分别检测二尖瓣环后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前间隔和后壁6个位点的瓣环运动,检测收缩期、舒张早期和心房收缩期峰值速度(分别为Vs、Ve、Va)。结果CHD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在二尖瓣环检测的六个位点中,反映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参数,如Vs、Ve均明显降低,Ve/Va也显著下降,且小于1;反映心房收缩活动的参数如Va无统计学的显著变化。术后15天多数位点的Ve均明显优于术前,Ve/Va也随之升高且接近或大于1;术后1月,绝大部分指标均进一步改善;术后3月所见指标均达到或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PW-TDI可用于早期评价PTCA+支架术后心脏功能的变化,可以无创定量评价冠心病PTCA术后的疗效。

  • 标签: PW-TDI 冠心病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左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坎地沙坦在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性、降压效果、逆转肥厚以及改善心功能等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至2010年期间患有高血压并发肥厚的患者86例,对患者进行坎地沙坦口服治疗,疗程为12个月。治疗过后,通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心肌厚度、血压以及患者舒张功能等的改变,分析坎地沙坦在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性、降压效果、逆转肥厚以及改善心功能等方面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治疗过后,总有效率为100%,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明显下降,IVST、LVPWT、LVMI、LVDd以及LVM等数据明显下降,CO、Edc、LVEF以及E/A等数据明显升高。结论坎地沙坦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十分有效并且安全,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明显逆转LVH,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坎地沙坦高血压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组织多普勒方法测量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的各项指标,分析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与其左心室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2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编为对照组,对各组Sm、Aa、Ea、E/Ea比值及B型利钠肽浓度进行比较。结果射血分数降低组、射血分数正常组、正常对照组的Sm值依次上升,与B型利钠肽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而E/Ea比值依次下降,与B型利钠肽浓度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对射血分数正常患者功能的测定在其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坎地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并逆转肥厚改善心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肥厚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SBP、DBP、LVMI、VST、CO、LVEF、E/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坎地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并逆转肥厚改善心功能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坎地沙坦 卡维地洛 高血压 左室肥厚 心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脑利钠肽、射血分数与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方差分析222例患者各心功能分级之间脑利钠肽、射血分数的差异,并行相关分析。结果①心功能分级与脑利钠肽正相关,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脑利钠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12,P〈0.05);②心功能分级与射血分数负相关,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55,P〈0.05)。结论脑利钠肽、射血分数与心功能分级有相关关系,但均不能作为诊断心功能分级的唯一标准。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利钠肽 每搏输出量 老年人 80以上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生脉注射液联用无创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心功能不全临床疗效观察,探讨抢救重症急性心功能不全的途径。方法27例重症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使用生脉注射液30—8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同时用无创通气治疗,观察其临床表现、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等。结果23例患者均于治疗0.5-1h后得到有效缓解,病情稳定,有效率85.2%,无效4例,占14.8%。结论及时、有效地使用生脉注射液联用无创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心功能不全,能迅速纠正缺氧、改善心功能,缓解并稳定病情,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无创通气 重症急性左心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TEI指数联合右面积变化百分数评价急性右梗死患者的右心功能。方法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30例,于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观切面评估右面积变化百分数,以脉冲多普勒记录三尖瓣关闭至再次开放间期,并于胸骨旁短轴切面计算肺动脉射血时间,计算右心Tei指数。结果和无急性右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右心肌梗塞组右面积变化百分数明显降低(26%±3%)比(31%±5%),p<0.01;(26%±3%)比(40%±5%),p<0.01,和无急性右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右心肌梗塞组右心Tei指数明显升高(0.58±0.10)比(0.41±0.13),p<0.01;(0.58±0.10)比(0.28±0.04),p<0.01。结论Tei指数联合右面积变化百分数可无创、有效地评价右心肌梗塞患者的右心室功能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多普勒 面积变化百分数 右心室 Tei指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测量二尖瓣环各取样点收缩和舒张速度,以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舒缩功能。方法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正常人分别测量二尖瓣环各取样点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结果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与正常人的Vs、E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m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收缩及舒张功能较正常人减低。

  • 标签: 多普勒组织成像肥厚型心肌病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脂水平和收缩功能均正常的心房颤动(Af)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血脂水平和收缩功能均正常的64例Af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20mg/d,共4周)和常规对照组(各32例),另选择同期查体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比较组间及两组Af患者治疗前后血hs-CRP、IL-6和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Af患者血脂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其hs-CRP、IL-6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血脂水平尚无显著变化,但hs-CRP、IL-6和NT-proBNP水平已有显著降低(P均<0.01);治疗4周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P均<0.05),hs-CRP、IL-6和NTproBNP水平均有更进一步显著降低(P均<0.01)且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组(P<0.01)。结论血脂水平和收缩功能均正常的Af患者同样存在着炎症反应,Af患者在不伴有心力衰竭时也可以引起NT-proBNP水平升高,阿托伐他汀在抗炎的同时还能降低Af患者的NT-proBNP水平,且不依赖于其调脂作用。

  • 标签: 心房颤动 炎症因子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阿托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硝酸异山梨酯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硝酸异山梨酯;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LVEF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浆BNP水平、LVEF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异山梨酯对改善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硝酸异山梨酯 高血压性心脏病 慢性心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舒张功能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超声应用脉冲多普勒成像(Pu1seDopp1erImaging,PDI)技术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率(E)峰和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率(A)峰,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Dopp1erImaging,TD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心肌舒张早期速度(Em)和舒张晚期速度(Am),并计算Em/Am、E/A。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的Em/Am<1、E/A<1,提示舒张功能减退,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组织多普勒超声能较好的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舒张功能

  • 标签: 组织多普勒超声 糖尿病 左室舒张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叶切除术后心脏的功能变化并分析其可能机制,以指导术后治疗。方法对33例接受肺叶切除手术患者,通过中心静脉压(CVP)测定、心脏多普勒检查了解术前、术后3d、术后1个月、术后2年的右心室前、后负荷及右射血分数、肺动脉压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7d中心静脉压无明显变化,右心后负荷增加,右心功能下降,术后1个月,右心后负荷、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但二年后右心功能下降。结论肺叶切除术后远期右心功能下降。

  • 标签: 肺叶切除术 右心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功能不全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关系。方法利用化学放光法检测入选病例静脉血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比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心功能不全组T3、FT3、T4、TSH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心功能不全组中,甲状腺激素随着心功能级别的上升呈下降的趋势,Ⅱ级与Ⅲ级相比,T4值有统计学意义,Ⅱ级与Ⅳ级相比,T3、T4、TSH值有统计学意义,Ⅲ级、Ⅳ级相比各项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反复发作者,要积极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对于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应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和药物治疗的策略。对本院2012年2月——2012年5月收治入院的72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回顾性浅析。结果通过对各类患者准确的病情诊断而进行相应的治疗,65例慢性心功能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好转率达90.27%。结论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时,应注意它和其他疾病的鉴别,以正确的策略对患者进行治疗,若诊断有困难,可借助于心脏彩超及血浆脑钠肽(BNP)测定。

  • 标签: 慢性心功能不全 临床诊断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彩色M型多普勒(CMM)和组织多普勒成像(DTI)等方法评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舒张功能,探讨CMM和DTI评价妊高症患者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舒张早期和晚期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将30例妊高症患者分为三组妊高症Ⅰ组(20例)E/A<1,和妊高症Ⅱ组(10例)E/A≥1,正常妊娠对照组25例。应用CMM测量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度(Vp);应用DTI分析二尖瓣环的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结果妊高症Ⅰ组和Ⅱ组的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度(Vp)、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Ve/Va与正常妊娠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评价妊娠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异常时,二尖瓣血流频谱可能出现假性正常现象;FPV、Ve、Ve/Va是综合评价舒张功能的有效指标。

  • 标签: 左室舒张功能 彩色M型多普勒 组织多普勒成像 妊高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主动(螺旋)电极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被动电极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近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房颤动(房颤)伴R-R长间歇或缓慢心室率需安置永久性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20例用主动螺旋电极固定于RVOTS(主动电极组),20例用被动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被动电极组)。比较两组近期心功能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各参数比较主动电极组QRS波时限下降、NYHA心功能分级及6min步行试验均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短轴缩短率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RVOTS起搏心室激动的电同步性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可改善患者近期心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 起搏 心室电同步性 近期心功能指标
  • 简介:目的:研究甘露醇对离体大鼠心脏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Langendorff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甘露醇20mmol/L组,甘露醇40mmol/L组,甘露醇60mmol/L组,每组8只。连续记录用药后60min冠状动脉流量、心脏收缩期主动收缩压(leftventriculardevelopedpressure,LVDP)、左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心率与主动收缩压的乘积(RPP)、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及左心室舒张末压(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pressure,LVEDP)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用药前相比,甘露醇20mmol/L组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可逐渐升高LVDP、+dp/dtmax、RPP,60min时达最高。甘露醇40mmol/L升高LVDP,+dp/dtmax、RPP,30min左右达高峰后逐渐降低。甘露醇60mmol/L升高LVDP,+dp/dtmax、RPP,10min左右达高峰,随后衰减。高浓度甘露醇升高LVEDP,降低-dp/dtmax。结论:不同浓度甘露醇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具有时间依赖性。高浓度甘露醇减弱左心室舒张功能

  • 标签: 甘露醇 离体心脏 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