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血清FSH与睾丸体积比值,分析穿刺有精子与穿刺无精子患者该比值的相关性,从而预测无精子症患者精子的存在性,探讨无精子症患者穿刺取精的可行性。方法128例研究对象均确诊为无精子症的患者,其中包括梗阻性无精症患者(OA)和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NOA),使用Prader睾丸模型测量患者睾丸体积的大小,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清FSH的水平,并计算其血清FSH/睾丸体积值,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成功后镜下检测有无精子,并根据穿刺结果分为无精子组和有精子组。结果无精子组睾丸体积平均数小于有精子组,无精子组血清FSH水平平均数高于有精子组,无精子组血清FSH/睾丸体积值平均值高于有精子组,并且两组之间都有统计学差异,其中以血清FSH/睾丸体积值两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虽然无精子的年龄平均数小于有精子组,但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利用ROC曲线优选的睾丸体积切点值为12ml,此点其敏感性为92.4%,特异性为94.1%,睾丸体积ROC曲线的AUC为0.923;优选的血清FSH水平切点值为12.58mIU/ml,此点其敏感性为74.8%,特异性为83.8%,FSH水平ROC曲线的AUC为0.802;优选的血清FSH/睾丸体积值的切点值为1.16,此点其敏感性为98.2%,特异性为95.5%,血清FSH/睾丸体积值ROC曲线的AUC为0.981。其中以血清FSH/睾丸体积值诊断准确性最高。结论睾丸体积、血清FSH以及FSH/睾丸体积比值对预测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精子存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中以FSH/睾丸体积比值最有意义。

  • 标签: 无精子症 睾丸体积 卵泡刺激素 穿刺取精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在预测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研究组(N=60)与对照组(N=30)。研究组依据血栓弹力图结合凝血检查的结果进行干预;对照组则不予以干预。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红细胞聚集与无血栓并红细胞聚集情况各分A、B、C三个亚组,每组各20例。观察分析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肺血栓的栓塞症(PTE)情况与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DVT、致死性PTE的发生几率对比对照组均显著更低,P<0.05。各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期内的出血事件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与凝血提示可以对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进行早期的预测,实施干预可有效的降低恶性肿瘤患者DVT与PTE的发生率。根据患者不同的高凝状态,对不同因素进行寻找并采取个体化的治疗,可保证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恶性肿瘤 血栓形成 高凝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血清降钙素在肝内胆管结石术后预测感染的准确性与特异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59例在我院因肝内胆管结石行肝脏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26例)与非感染组(33例),研究这些患者术后第1-4天的血清降钙素原及白细胞变化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结论感染组术后第1-4天的PCT值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术后患者ROC曲线表明PCT检测的敏感性84.00%及特异性82.61%,WBC计数检测的敏感性76.00%及特异性65.22%,PCT检测远优胜于WBC计数检测。

  • 标签: 血清降钙素 肝内胆管结石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索CR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确诊AP患者83例,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63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20例),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CRP水平,建立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同时比较以120mg/L和150mg/L为阀值时CRP对SAP的诊断效率。结果两组患者CRP水平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均以第72小时为峰值,24h、48h、72h、96h四个时间点SAP组的CRP水平均显著高于MAP组(P<0.05),第72小时CRP水平预测SAP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87。预测灵敏度48h和72h水平相当为70%,特异度第72h最高,为76.2%。CRP水平为150mg/L预测SA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120mg/L高,分别为80%和76.2%。结论CRP水平的波动能反映AP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转归情况,尤其当患者入院后CRP>150mg/L,要注意坏死性胰腺炎可能。

  • 标签: C反应蛋白质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 简介:液体治疗是改善心脏术后患者心输出量(cardi-acoutput,CO)的重要手段,但不必要的液体补充会引起心功能恶化导致不良结局。预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对指导容量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研究发现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中,经皮氧分压变化(transcutaneouspartialpressureofoxygen,△PtcO2)与CO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 标签: 经皮氧分压 术后患者 容量治疗 临床价值 反应性 心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前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对预测巨大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怀孕35周以上、单胎、胎儿发育正常的13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跟踪调查分析产前超声测量的胎儿腹围与出生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以此来评估产前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对预测巨大儿的临床价值。在选取的受检者中,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42岁,平均年龄(28.13±2.21)岁;结果超声测量的胎儿腹围与巨大儿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具体来说,当产前超声测得的胎儿腹围>36cm时,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当腹围>38cm时,巨大儿的发生率高达98%;结论超声测量的胎儿腹围与巨大儿的发生率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可将腹围≥36cm作为诊断巨大儿的参考指标,将腹围≥38cm作为诊断巨大儿的首选指标。

  • 标签: 超声 胎儿腹围 预测 巨大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血清LDH及BNP联合检测对妊娠子痫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妊娠子痫孕妇,进行LDH和BNP的检测,分析孕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产后大出血在LDH和BNP联合检测异常组的发生率高于LDH和BNP联合检测水平正常的孕妇。结论联合检测LDH和BNP对于孕妇妊娠的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标签: LDH BN 妊娠子痫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uNAG检测联合血肌酐检测在成人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诊断预测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5月—2018年2月,将我院收治的114例成人重症患者按照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等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每组各57例,针对两组患者均实施uNAG联合血肌酐临床检验,观察比较两组的sCr含量指标和uNAG含量指标。结果AKI组的sCr含量指标和uNAG含量指标高于非AKI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uNAG联合血肌酐检测在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预测和诊断过程中具备充分应用价值。值得引起广泛关注。

  • 标签: uNAG物质检测 血肌酐物质检测 重症急性肾损伤 预测价值 探讨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血流参数在早产儿早期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3例出生7d内PDA的早产儿为观察组,另外选择35例出生7d内动脉导管自然关闭的早产儿为对照组。均进行常频(3.5MHz)及高频(8.0MHz)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两组动脉导管直径及超声血流参数,包括左心房与主动脉根部的比(leftatriumtoaorticroot,LA/AO),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systolic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velocity,EDV)以及收缩期降主动脉与肺动脉的压差(△P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超声血流参数对PDA的诊断效能。结果常频及高频超声下,观察组动脉导管直径、LA/AO显著大于对照组,PSV、EDV、△Ps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频与常频超声下动脉导管直径、PSV、EDV、△P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A/A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24h高频超声血流参数[LA/AO〉1.24,PSV〈16.7cm/s,EDV〈4.93cm/s,△Ps〈9.47mmHg(1mmHg=0.133kPa)]诊断PD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动脉导管直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分析超声血流参数有助于早期诊断早产儿动脉导管是否自然关闭,进而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早产儿 超声血流参数 高频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检验危急值用于重症新生儿病情预测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院诊治的重症新生儿2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凝血检验结果和凝血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血凝检验危急值的预测价值。结果凝血检验危急值类型为Fg低值、APTT高值、PT高值,Fg低值主要为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重症肺炎、新生儿脓毒血症为主;APTT高值主要以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脓毒血症为主;PT高值主要以维生素K缺乏症和新生儿呼吸窘迫为主。结论重症新生儿的凝血检验危急值可以用于预测新生儿病情,了解患儿病情变化情况,减低新生儿死亡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凝血功能 新生儿 危急值
  • 简介:摘要资金安全备付额度是指为满足基本建设和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而保有的合理资金存量。科学制定资金安全备付的额度,可以帮助资金管理人员科学合理的安排和使用资金,降低资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有利于加强公司存量资金管理,提升资金管理效率和效益。本文通过对历史现金支付情况进行分析,将年度安全备付额度划分到月,进而分配到旬,并将实际发生数不断代替预测数,建立安全备付额度动态预测和分析模型,并在财务管控系统中进行安全备付额度的预测

  • 标签: 安全备付 动态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早期预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于2017年2月—12月期间收治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在入院后24h实施血清PCT及sICAM-1检测,同时使用急性生理与慢性病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并随访至患者预后。结果不同预后患者在入院后24h内测定的血清PCT、sICAM-1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APACHEⅡ评价结果与早期测定的血清PCT、sICAM-1水平表达具有一致性。结论PCT和sICAM-1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早期预测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依靠这一指标有利于更好地对患者治疗提供依据,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 标签: PCT sICAM-1 急性胰腺炎 严重程度 早期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骨密度及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FRAX方法对患者的骨折风险进行预测,探讨FRAX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折风险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1)纳入2017年12月—2018年3月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科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5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关节疼痛、肿胀部位等临床资料,以及生化、骨密度检查等实验室资料。(2)使用FRAX对患者的骨折风险进行评估预测,其中根据FRAX<10%、10%~15%、>15%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组,分别比较初诊组与复诊组、FRAX低中高风险组、≤50岁组和>50组之间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1)65例患者中,初诊24例,复诊41例,初诊组与复诊组的年龄、病程、既往骨折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5例RA患者中,以任意部位T值为标准诊断骨质疏松症38.46%,年龄≤50岁的患者中骨质疏松症的比例在20%左右,>50岁的患者中,比例达60.00%。(3)使用FRAX对患者进行骨折风险预测,任意重要部位平均骨折风险为10.7%,髋部为5.1%;大于50岁患者骨折风险显著高于小于50岁患者。(4)以髋部FRAX风险值将患者分为低、中、高风险组,比较三组之间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其中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骨折史、DAS28评分均有差异,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水平越低骨折风险越高,DAS28评分越高骨折风险越高。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年龄、病程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和骨折风险预测值增高。DAS28评分越高可能患者骨折风险预测值越高。FRAX能有效预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折风险。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骨折风险 FRAX
  • 简介:摘要新生儿死亡首要原因之一是早产1,有效的评估早产的风险可以降低早产的发生率。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etalfibronectin,fFN)可在孕妇的阴道分泌物、羊水中检测到,可预测分娩时间及胎膜早破发生率,B超可以测宫颈长度,也可以预测早产可能性。本文综述通过结合检测孕妇阴道分泌物中fFN的数值及B超测量宫颈长度两种途径,预测早产发生率,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 标签: 纤维连接蛋白 早产 宫颈长度
  • 简介:摘要目的一些研究表明,在入院时红细胞分布宽度的数值可能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预测。因此,这项研究计划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是否也能预测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56例为对照组,于入院后24h内及10d后进行APACHEII评分、检测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N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等指标,床旁心脏超声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检验结果显示,研究组RDW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着心脏功能加重RDW指标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DW与NT-proBNP相关度呈正相关(r=0.520,P<0.05),RDW与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r=0.209,P>0.05),RDW与LVEF呈负相关(r=-0.573,P<0.05),将入院时与入院后第10天RDW指标比较分为升高组与下降组,其中升高组27例,死亡24例(88.89%);下降组29例,死亡6例(20.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可以反映急性心力衰竭危重程度,动态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对判断急性心力衰竭近期预后有意义,且高效、易得、费用低,值得推广。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急性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入院血清尿酸浓度与Killip分级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并发死亡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首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急性STEMI患者27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血清尿酸浓度和Killip分级分组。对各组一般资料及患者住院并发死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高尿酸血症和高Killip分级均会增加STEMI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高尿酸血症对患者Killip分级Ⅱ~Ⅳ级亚组病死率有影响,但是对尿酸正常组和Killip分级Ⅰ级亚组无明显影响。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高尿酸浓度是患者KillipⅡ~Ⅳ级住院期间高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92,95%可信区间:0.985~0.998,P=0.012)。结论入院血尿酸浓度与Killip分级在急诊对于急性STEMI并发死亡均是简单、有效的预测指标,而高尿酸血症与Killip分级Ⅱ~Ⅳ级可能相互作用,增加急性STEMI住院死亡风险。

  • 标签: 心肌梗死 血尿酸 KILLIP分级 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