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幼儿单纯肛瘘修补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5月收治的5例幼儿单纯肛瘘修补的临床观察护理体会进行分析。结果除1例患儿术后出现尿储留,经诱导排尿成功。5例患儿均完全康复出院,术后回访5例患儿肛门功能正常,无一例复发。结论护理措施得当能提高幼儿单纯肛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幼儿 单纯性肛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门诊中肛瘘切除术治疗低位单纯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均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肛瘘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肛瘘挂线术,观察患者术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肛门处异物感、疼痛感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瘘切除术治疗低位单纯肛瘘疗效肯定,有效缓解患者术后异物感和疼痛感,且无特殊手术器械要求,适合社区门诊推广。

  • 标签: 肛瘘切除术 低位单纯性肛瘘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肛瘘Ⅰ期切除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我科治疗的76例低位单纯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患者采取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切除开放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愈后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其切口感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无1例复发;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肛瘘Ⅰ期切除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肛瘘其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创面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肛瘘切除 Ⅰ期缝合术 低位单纯性肛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挂线疗法治疗小儿单纯肛瘘的护理体会。 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 76 例挂线疗法治疗小儿单纯肛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着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术后全面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在进行挂线疗法治疗小儿单纯肛瘘的护理以后,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 92.11% ,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 63.16% ,观察组的患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结论 : 在挂线疗法治疗小儿单纯肛瘘的术后进行护理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挂线疗法 小儿单纯性肛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低位单纯肛瘘患者用肛瘘切除基底部缝合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对象选于2010年~2015年期间本院收治检查确诊为低位单纯肛瘘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取常规手术方案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另30例应用肛瘘切除基底部缝合术方案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手术方案临床疗效及预后质量。结果评估疗效后两组中均无患者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均达到100%,对比无差异性(P>0.05);于术后记录患者创面大小、愈合时间、肛门变形、肛门失禁情况,观察组更具优越(P<0.05)。结论低位单纯肛瘘肛瘘切除基底部缝合术方案治疗可更好缓解患者痛苦,保障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值得重视与推广。

  • 标签: 肛瘘切除基底部缝合术 低位单纯性肛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肛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低位单纯肛瘘病人6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给予实验组病人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对照组则实施常规的切除开放术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治疗措施的有效实施,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均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两组病人在治愈率与感染率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低位单纯肛瘘病人,予以实施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能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并防止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具有显著意义。

  • 标签: 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 治疗 低位单纯性肛瘘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自于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低位单纯肛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肛瘘切除开放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42例采用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且研究组术后感染及复发率2.38%、7.14%,明显低于对照组11.90%、14.29%,组间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用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对低位单纯肛瘘有较好的疗效,且疾病复发率和术后感染率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肛瘘切除 I期缝合术 低位单纯性肛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应用于低位单纯肛瘘的临床效果及优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就诊的99例低位单纯肛瘘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其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99例患者中,属于甲级愈合者72例,约占72.73%;属于乙级愈合者20例,约占20.20%;属于丙级愈合者7例,约占7.07%。大小便失禁、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和肛门狭窄等情况均无发生。结论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肛瘘临床疗效良好,手术简单且创伤小,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 标签: 肛瘘 I期缝合术 低位单纯性肛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于低位单纯肛瘘患者应用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50例低位单纯肛瘘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肛瘘切除不缝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以及切口感染概率情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有优异性,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概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低位单纯肛瘘患者而言,使用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有着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出现概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 低位单纯性肛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出生体重与小儿单纯肥胖的关系,为预防儿童单纯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本县四所小学的一到四年级的学生(年龄为6-9岁),对出生体重进行回顾性调查,抽取高出生体重和低出生体重各50例作为观察组,并与50例出生时正常体重的儿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高出生体重肥胖发生率为24%,低出生体重肥胖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8%。结论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肥胖有一定的影响,高出生体重是主要因素之一。

  • 标签: 出生体重 小儿 单纯性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单纯肛瘘患者术后采用辨证施护方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9例单纯肛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3例),分别给予辨证施护和常规护理。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2.5%)与对照组(47.6%)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护能促进肛瘘患者康复,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 标签: 单纯性肛瘘 辨证施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为单纯肛瘘患者行隧道拖线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单纯肛瘘患者参与本次研究,以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传统挂线疗法予以治疗,而研究组则行隧道式拖线术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痊愈时间以及住院花销。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痊愈时间以及住院花销相比对照组明显偏低,组间数据在统计学中计算,结果为该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肛瘘疗效优于挂线疗法,不仅可提升治疗质量,还能降低治疗费用,减少住院时间。

  • 标签: 隧道式拖线术 单纯性肛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单纯肥胖的发生状况,为其提高儿童身体素质,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9月时限内我区集居及散居7岁以下儿童单纯肥胖情况进行探讨及护理指导。结果我区7岁以下儿童单纯肥胖发生率7.36%,提高了乡、村儿保护理人员、托幼园所保健人员责任心。结论小儿单纯肥胖与儿童能量摄入过多、活动量过少、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已构成本地区儿童健康重要影响因素,儿童体格发育状况是评价儿童营养摄入是否合理的凭证,保健护理人员应定期对儿童生长发育指标进行监测,帮助家长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指导平衡膳食有效控制小儿单纯肥胖的发生。小儿单纯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我国目前发生率为5%-8%,最常见于婴儿期,5-6岁儿童,患儿食欲旺盛且喜吃甜食,油炸食物和高脂肪食物,不喜爱运动,皮下脂肪丰满,常有疲劳感,易疲乏,用力时出现气短,严重肥胖者导致肺通气不良,引起低氧血症,红细胞增多,发绀,心衰,猝死及死亡换气不良综合症。

  • 标签: 儿童 肥胖 护理 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单纯肥胖症的治疗。方法对44例小儿单纯肥胖症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44例小儿单纯肥胖症患儿,显效17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结论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是两项最主要的措施。减少高热能食物的摄入和增加机体的热量消耗,使体内脂肪不断减少,体重逐步下降。

  • 标签: 小儿单纯性肥胖症 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