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分析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总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50例ADR中,抗菌药物占37.33%,中成药占21.33%。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83.33%;以皮肤及附件损害的居首位,占总数的38%;ADR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方法:针对我院儿科在 2018年 10月到 2019年 10月期间内接受的 50例患儿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把他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个组别平均各要 25例患者,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针对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防范措施,对于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以及潜在原因进行有效探究并结合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防范对策。结果:通过研究能够看出,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根源主要体现在:在服药的过程中不够科学得当,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并没有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了解,护理人员缺乏应有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风险防范意识,护理人员的资源,专业度不够完善,并不能进行切实有效的配合等等。通过对比能够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等相关指标,都要比对照组有十分明显的改善, 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儿科疾病患者而言,在护理实践中有效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这样能够使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有效降低,为患儿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管理服务,这样可以使患儿的护理满意程度充分提升,使其尽快恢复,这种针对性护理防范措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儿科护理 不良事件 发生原因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一次不良事件讨论,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及防治措施。

  • 标签: 不良事件 讨论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同时将护理隐患和不良事件进行分类。结果运用PDCA循环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后,2015年对患者产生影响的护理不良事件(Ⅲ类事件)占比为25.00%,较前降低(2014年为52.78%、2013年为61.54%)。结论运用PDCA循环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可鼓励护士对不良事件进行上报,降低不良事件对患者产生的影响。

  • 标签: 不良事件 PDCA循环 病人安全
  • 简介:摘要护理不良事件主要是指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超乎意料、预先未计划到的、超乎期望的事件。具体来说,护理不良事件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比如用药不当,误吸等。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也主要分析了造成儿童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原因。另外,随着社会群体对医疗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护理要求的不断的提高,从而对患者的医疗条件及护理技术也有了相对严格的要求,这就促使对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防范于未然。

  • 标签: 儿科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对我院儿科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之间在儿科护理中发生的不良事件情况,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在这96例不良事件中,有4例为药物不良反应,占比为4.17%,6例为烫伤,占比为6.25%,8例为工作流程问题,占比为10.42%。19例为坠床或跌倒,占比为19.79%,有11例为留置针意外拔管,占比为11.46%,14例为用药错误,占比为14.58%,24例为输液外渗,占比为25.0%;其中坠床/跌倒、输液外渗以及用药错误不良事件占比明显更高(P

  • 标签: 儿科 不良事件 原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全院各科室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寻求并采取相关的管理对策。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65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类别、发生的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找出影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因素查对制度不落实、工作态度不严谨、实习带教不认真、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是主要因素。结论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良事件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妇产科60名例患者作为参考组,对其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管理对策;另选取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改进后的措施,比较护理措施实施前后护理差错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违规操作、沟通不良、能力不足、评估不足等是妇产科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针对妇产科护理中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给予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均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不良事件管理 妇产科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差错事故进行探讨,并总结其防范措施。方法?选择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共29例进行回顾,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并总结其防范对策。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时刻谨记工作宗旨,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法律意识,怀有高度责任心,防范于未然,将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阶段,减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差错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在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应该认真、仔细、严谨,不能有丝毫的掉以轻心。手术室的管理者也应该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护理人员的严谨作风和业务水平,完善相关工作制度,防范护理缺陷,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不良事件 差错事故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 180 例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新护士、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人群。由于责任意识不强,执行制度不严谨,或违反操作规程等等。【结论】加强护士综合素质培训,尤其重视年轻护士低年资护士的安全意识培训,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防范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防范措施 细节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静脉输液中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确定解决的对策。方法对我科发生的20例静脉输液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不良事件的类型,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根据具体事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与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业务素质、工作经验以及治疗环境有关,且发生时间多为治疗较为集中的时段。结论儿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治疗环境有关,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要对护理人员展开针对性的培训,改善治疗环境,减少不良事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 标签: 儿科 静脉输液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住院老年患者中开展专项病房护理对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 100 例,选取时间段为 2017 年 1 月至 2017 年 8 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老年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观察组老年患者接受专项病房护理。分析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 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在老年患者住院治疗的过程中,实施专项病房护理措施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率。

  • 标签: 安全管理 病房护理 老年患者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引起跌倒护理不良事件的原理并分析处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发生的106起跌倒不良事件的原因以及与护士资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造成患者跌倒发生的原因中,评估失误、措施不完善、缺乏沟通成为主要原因,而且资历越深的护理人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概率越低;结论建立非惩罚性上报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对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护理不良 跌倒 处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最容易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尽量将安全隐患杜绝在萌芽状态。方法针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的性质,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良事件的原因,从人员管理,接送患者、输液、压疮预防、器械清点、药物应用、电凝器的使用等各方面,指出存在安全隐患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措施,即认真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可使护理缺陷明显减少,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存在安全隐患,若发生不良事件,可导致严重的后果。

  • 标签: 手术室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及特点分析,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方法对2013年1-12月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级别、类别及原因等回顾性分析。结果上报的不良事件中II级事件较多。内科系统比外科系统上报意识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要类型是方法/技术错误事件、非预期事件及医疗技术检查事件,主要原因是医嘱错误、医师评估不到位、操作失误等。结论提高医务人员质量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制度;加强科室管理力度,形成良好氛围;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 标签: 医疗 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