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大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外科病人对于治疗和护理的标准日益提高。医护服务面临的挑战日渐严峻,外科是医院意外事件的高风险区、频发区和重点关注区。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尽管护理人员按照常规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必要指导,仍然不免发生护理事故。如何规范护理操作,提升照护效果,消弭事故潜在风险,已成为护理界研究的重要议题。鉴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外科护理中常见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 标签: 外科 护理 不良事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妇幼保健机构输血后的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情况,针对相关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及处理意见。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1月前来本院进行输血治疗的42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在院记录分析两组患者不同血液制品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不良反应类型、不同科室的不良反应情况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424例患者共用1847袋血液制品,其中有16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主要发生在血浆及去白悬浮红细胞,不良事反应主要包括过敏反应、非溶血发热反应、胸闷咳嗽、寒战,不良事件发生13起,主要有设备故障、安全检查问题、计算机系统故障。结论针对不同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原因,进行处理及预防。

  • 标签: 基层妇幼保健机构 输血不良反应 预防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调剂监管在减少中药房不良事件及差错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12月以及2021年1月-12月期间本院中药房各随机选取的200张中药处方。2020年中药房实施常规管理干预,2021年中药房实施中药调剂监管干预,并就管理效果展开对照分析。结果 中药调剂监管实施后中药处方调剂差错事件、后药物不良事件及投诉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调剂监管的应用可提升中药房药学服务质量,并减少不良事件及差错事件的发生,对患者用药安全性的确保有显著意义,值得被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中药调剂监管 中药房 不良事件 差错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化中药调剂管理方案对中药房不良事件与差错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自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强化中药调剂管理实施前与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强化中药调剂管理实施后各选取80例中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将强化中药调剂管理实施前行常规中药调剂管理的中药处方纳为对照组,强化中药调剂管理实施后的中药处方纳为观察组,对两组的中药房不良事件、用药不合理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药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用药不合理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药房实行强化中药调剂管理,对降低各类不良事件与差错事件的发生风险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与用药质量。

  • 标签: 强化中药调剂管理 中药房 不良事件 差错事件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血液净化中心常见不良事件以及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期间,血液净化中心常见不良事件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血液净化中心常见不良事件为交接班不到位、制度执行力度不强、护理文书错误等,实行安全管理措施后,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管理前,组间对比( 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的管理中,分析风险隐患并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能够控制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透析安全。

  • 标签: 血液净化 风险管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确保患者健康,减少护理不良事故的发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新医疗设备、新医疗技术等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在提升医院医疗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如何杜绝不良事故发生,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也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此展开了讨论,详细分析了常见护理不良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在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 标签: 常见护理 不良事件 发生 原因 应对
  • 简介:摘要护理不良事件影响患者与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探讨护理不良事件原因非常必要而寻求建立科学有效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应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是关键。本次研究从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的背景与历程出发论述建立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重要性。最后阐述应用于护理不安全事件原因分析常用的几种模型、方法、工具。

  • 标签: 护理 危险处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93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总结事件发生的规律,发现安全体系的薄弱环节,预防类似事情发生,为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5年主动上报的93例护理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分类情况、发生原因、时间特点以及护士职称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①排在前5位的不良事件分别是管路滑脱、输液相关事件、给药错误、院内压疮、跌倒/坠床。②排在前5位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评估不足、管理不当、沟通不良、培训不到位、与流程有关。③一天内发生不良事件的两个高峰时段分别为上午800—1000以及下午1400—1600。④与不良事件相关的护理人员75%为低年资护士,即护士职称越低,越容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结论建设护理安全文化,改善系统缺失,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及方法,按护患比要求配置护理人力,并实行弹性排班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 标签: 不良事件 防范措施 安全管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起静脉输液不良反应∕事件的各种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集到的176例静脉输液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6例不良反应∕事件涉及药物83种,抗感染药物引发者最常见(43.8%),其次是中药注射剂(22.2%);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结论静脉输液应建立严格的不良反应监测系统,针对引起不良反应∕事件的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控制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静脉输液 不良反应∕事件 合理用药
  • 简介:介绍了医疗不良事件相关概念、国内外医疗不良事件分类体系研究进展及医疗不良事件分类标准建立的意义。

  • 标签: 医疗不良事件 分类体系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起血透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提出管理建议。方法:收集2016年2月到2022年10月在我院进行血透治疗中发生不良事件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通过原因分析,发现出现血透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有护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足、患者医嘱执行力差等。由主要因素中的护理人员重视度不够所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人数最多,占比50.00%,由于重视度所导致的药物未注射有占具较高比例;技术水平方面,占33.33%,此项因素最容易引起患者凝血事件;而患者自身因素所引起的不良事件之间无明显主次之分。结论:血透护理中,很容易出现不良事件,工作中要针对主要原因开展护理管理,方可尽可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管理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当前呼吸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近一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内科患者共180名作为此次研究工作对象,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护理风险管理以及常规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工作的实际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其余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研究所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3%,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分别为83%以及70%。结论:基于对比数据结果来看,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差异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是比较显著的,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内科 呼吸护理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预防性生物制品的品种不断增加,人们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2005年上海市预防接种总人次数已超过500万,金山区超过17万,发生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AEFI)不在少数。主动监测是提高监测敏感性的重要手段。我们通过开展麻疹疫苗的AEFI主动监测来推测社区接种麻疹疫苗后AEFI发生率,

  • 标签: 社区预防 监测效果 不良事件 接种后 预防性生物制品 主动监测
  • 简介:在过去的10多年间.国内集中报道了大量的中药不良事件,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反响以及民众对中药安全性的质疑。临床不合理使用中药是引起中药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包括了医师、患者、药物和其它因素。本文通过查阅和检索近年的中药不良事件,分析临床用药引起中药不良事件的原因.总结合理使用中药的对策,其中包括:提高医务人员用药水平,规范中药使用.加强用药监护,健全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等,以期最终促进中药的临床合理使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中药 不良事件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在骨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骨科住院患者69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成两组,常规组34例骨科住院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治疗组35例骨科住院患者给予品管圈管理,对比两组骨科住院患者之间的护理管理差异。结果两组骨科住院患者护理管理后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治疗组骨科住院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常规组骨科住院患者(26.47%),两组相比P=0.02。结论品管圈在骨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骨科护理 不良事件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控制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护理部统一制定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各病区护士长对本病区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登记、分析上报。结果9例护理不良事件中最常见的发生类型为皮肤护理事件(压疮)。压疮占护理不良事件的首位,其次是医疗设备器械事件,3年以下的护士是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结论必须强化落实护理核心工作制度,重视细节管理,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做到弹性排班,加强全方位、规范化的教育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和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管理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妇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我院妇科在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将其同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相比,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2.77%)显著低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1.23%)(P<0.05),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不良事件 妇科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