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采用非语言性沟通技巧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儿科收治的110例患儿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表格法分为常规组(n=55)和观察组(n=55),常规组采用儿科传统护理,观察组增加非语言性沟通,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和纠纷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调查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并且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采用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非语言性沟通 儿科 满意度 纠纷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用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研究促进儿科合理用药的可行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5年5月间儿科科室的用药情况,将进行了用药规范管理的69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另外未进行用药规范管理的53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实际用药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呼吸系统症状(咳嗽、鼻塞、呼吸急促等)、消化系统症状、肝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泌尿系统受损和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用药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规避不合理用药的风险,经用药干预后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要加强对临床儿科用药选择,用药剂量、剂型,给药方式的干预和管理,确保合理用药,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儿科 合理用药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相互交织的系统驱动所造成的一系列陆地、海洋与大气的生物物理变化导致严重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使得新时代人群不得不寻求一种能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生存及医疗保健模式。中医整体观念也早已明确了人体与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观念,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面对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对健康概念的更新,作为祖国传统医学中的儿科推拿这一非药物、无痛苦、无副作用、易接受且有神奇疗效的自然纯绿色疗法,也越来越受到新时代人们的关注。绿色消费理念促进了儿科推拿的发展,而儿科推拿的临床神奇疗效又提升了儿科推拿的学术地位。绿色消费是人们在对目前生存环境的担忧,对现阶段人们行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而绿色医疗消费是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概念的更新和对抗生素等一些尚未研究透彻的化学药物的担忧,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并顺应新时代的医疗消费。儿科推拿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倍受世人瞩目,并且已成为了当今国际医学交流热门学科之一。

  • 标签: 中医儿科推拿学发展趋势 儿科推拿医疗保健 绿色消费 绿色医疗
  • 简介:我的宝宝6个月了,一直母乳喂养,现在晩上睡觉只能奶睡,不奶睡就大哭不停,而且半夜醒来就大哭,一晩上醒来好多次,吃到奶几秒钟就睡了,也不是饿了,这是怎么回事?

  • 标签: 奶睡 睡眠不安
  • 简介:儿童时期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生理、生化功能以及肝、肾、内分泌系统发育还不甚完善.免疫机制亦不健全.在儿童时期药效学、药物动力学具有特殊性.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不能完全等同于成人。儿童时期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耐受力比较弱.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大大高于成人。

  • 标签: 儿科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动力学 生长发育阶段 儿童时期 生化功能
  • 简介:何时给宝宝加辅食?Q问了一些妈妈,有的说4个月给宝宝加辅食,有的说6个月,到底什么时候加合适呢?张峰医生:中国卫生部2007年印发的《婴幼儿喂养策略》中明确指出:母乳是0~6个月婴儿最合理的“营养配餐”,能提供6个月内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但同时专家也指出,在具体实施辅食添加时,往往应视宝贝的具体情况

  • 标签: 婴幼儿喂养 辅食添加 纯母乳喂养 脐部 营养配餐 脐带结扎
  • 简介:才向卓玛的孩子小尼玛在青海省海北州人民医院刚一出生就面临着窒息而死的危险,经过医生16个小时的抢救,终于转危为安。

  • 标签: 儿科急救 高原 海北州 青海省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文章通过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医儿科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其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以及教师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研究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思政建设,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文章总结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进一步推广和改进的建议。

  • 标签: 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医儿科学 思政建设 在线学习 教育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案例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中医儿科学的建设与实践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校今年录取的2017级中医学专业300个学生,进行随即分组,分为对照组150例,按照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研究组150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观察两组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学生在期末进行评定时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教学中基于“案例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中医儿科学进行教学,效果显著。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中医儿科学的应用
  • 简介: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社会的进步、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人才培养重要任务的落实,医学院校本科生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发生了转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优质网络资源,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中医儿科学理论及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引导作用。文章通过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改革创新措施、课程评价方法及混合式教学改革优势进行总结,旨在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本科生教学,培养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方式,同时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和医学人文情怀,并探讨中医本科生教学方法的改革模式。

  • 标签: 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医儿科学 课程思政建设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用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研究促进儿科合理用药的可行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间儿科科室的用药情况,将进行了用药规范管理的69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另外未进行用药规范管理的53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实际用药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呼吸系统症状(咳嗽、鼻塞、呼吸急促等)、消化系统症状、肝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泌尿系统受损和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用药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规避不合理用药的风险,经用药干预后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要加强对临床儿科用药选择,用药剂量、剂型,给药方式的干预和管理,确保合理用药,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儿科 合理用药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儿科常用治疗手段,静脉给药途径下药物直接进入血管,其快速起效性优于其他给药途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严重程度亦高于其他用药途径,因患儿年龄较小活泼好动,体位频繁大幅度变动易引发输液过速或过慢及液体渗漏等不良事件,且患儿皮下脂肪厚、表达能力差等,故早期外渗难以及时发现,静脉输液的致痛性、有创性特点亦会导致患儿出现一定程度的身心应激反应[1],阻碍静脉输液护理操作的顺利实施。

  • 标签: 儿科护士 静脉输液 治疗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 现如今,我国医学教育在不断改革完善, 通过构建儿科护士儿科静脉输液知信行调查问卷,在青岛市三级甲等医院调查儿科护士对儿科静脉输液的知信行现状 , 分析导致儿科护士儿科静脉输液知信行方面差异的影响因素 , 提出加强儿科护士儿科静脉输液的可行性干预方案。

  • 标签: 儿科护士 儿科静脉输液 知信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92例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6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质量及满意度观察组的数据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对患儿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均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 儿科护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自古儿科因其难治,有“哑科”之称,而钱乙经过四十多年的潜心研究,成为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

  • 标签: 儿科 钱乙 医学史
  • 简介:摘要儿科作为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儿童患者群体是医院所有患者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由于患病的主体并不是交流的主体,在就医用药上有其独特的特点。因此,充分重视儿科用药的特殊性,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对儿科安全合理用药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科 合理用药 药学咨询
  • 简介:儿科医生奇缺,部分医院暂停儿科急诊!2015年底,北京、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这种状况集中出现。据财新记者了解,在全国多个城市,越来越多的医院因儿科医生不足,暂停夜间急诊或普通急诊。未暂停急诊的医院,急诊高峰排队时间已长达四小时以上,有患儿输液排队需要等候一夜,各大医院儿科几乎都人满为患。

  • 标签: 儿科 医生 急诊 医院 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