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名儿科患者,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加入中医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对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理念应用于儿科临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中药治疗儿科哮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我院收治的156例儿科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中医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哮喘控制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过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经过中医辨证治疗,78例患者中69例患者痊愈出院,8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随访无复发情况,总有效率98.72%。明显优于对照组。所得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中药治疗儿科哮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儿科哮喘 中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儿童。目前,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以及当下医患关系的复杂性,传统的临床见习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生的培养需要,改革传统儿科见习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所以医学生和带教老师应注意见习前的准备工作;在临床见习带教过程中,老师要着重对学生引导,通过典型病例增强学生对儿科常见病的理解;运用多媒体促进学生对儿科疾病临床表现尤其是影像学表现的感性认识;强化基本操作训练,增强动手能力;注重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素养。这样利用多种手段,全方位多层次提高医学生临床见习效果,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和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 标签: 儿科 临床见习 临床带教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哮喘采取中医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02例哮喘患儿,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51)与西药组(n=51)。西药组患儿接受西药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中医辨证治疗联合穴位贴敷。观察疗效。结果:两组临床效果相比,研究组有效率(96.08%)高于西药组(82.35%),(P<0.05)。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流涕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均低于西药组,(P<0.05)。研究组中有1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低于西药组的7例,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儿童哮喘采取中医中药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儿童哮喘 中医辨证治疗 安全性 穴位贴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外治疗法在儿科腹泻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7月-2022年3月儿科腹泻患儿共6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的患儿给予口服思密达、双歧杆菌三联菌+常规西医诊疗+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中医外治疗法。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住院时间、入院时\出院前大便常规等情况。结果:探讨研究观察组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手指点穴法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对于治疗疗效、住院时间、入院时\出院前大便常规变化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不良反应,P>0.05。结论:中医外治疗法对于儿科腹泻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更好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外治疗法 儿科腹泻患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儿科的治疗与护理中应用穴位贴敷疗法的成效。方法:以我院中医儿科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所接诊的14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71例患儿接受基础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71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穴位贴敷疗法的治疗与护理,回顾性分析穴位贴敷疗法的成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儿科中的治疗及护理中,穴位贴敷疗法具有无创伤、操作方便及所选穴位精简的特性,患儿的接受度高,可以有效提高治疗与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穴位贴敷疗法 中医儿科 护理
  • 简介:摘要:“小儿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小儿的生长发育与健康。本文旨在探讨中医儿科诊疗技术在小儿脾胃病中的应用及其疗效,通过实例分析中医在脾胃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提出个性化、人性化的诊疗方案,以期为提高小儿脾胃病的治疗效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中医儿科 脾胃病 诊疗技术
  • 简介:《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儿科学》是一本中医特色鲜明、理论继承创新、学术临床并举的精品教材,用于中医儿科学教学,受到全国广泛好评。

  • 标签: 中医儿科学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 特色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中西护理外治技术在儿科病房的应用方法,其次探讨了其应用价值,并在结语部分讨论了中医护理外治技术在儿科病房的应用展望。综合可知,中医护理外治技术在儿科病房中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治疗效果上,还体现在温和无创、个体化治疗、促进自愈能力等多个方面。这些优势使得中医护理外治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补充治疗手段,为儿童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 标签: 中西护理外治技术 儿科病房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前,中医儿科学的教学方法日新月异。研读经典有益于学生提高临床思维,有助于临床实践。但是,临床实习学生研读经典的现状堪忧,主要表现在,学生和教师的忽视,教材的缺失。展望今后的工作,挖掘儿科经典古籍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教学经典古籍的临床授课模式,整理合适的教材,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医儿科理论的认识,强化学生的中医思维,提高其临证的思辨能力和应用能力。

  • 标签: 中医儿科 教学方法 经典研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儿科推拿结合西医治疗流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96例2017年6月-2018年11月流感患儿。结果常规西医+中医儿科推拿治疗组疾病疗效、咽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相比较常规西医治疗组更好,P<0.05。常规西医+中医儿科推拿治疗组和常规西医治疗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结论常规西医+中医儿科推拿治疗流感效果好,可对炎症进行有效控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中医儿科推拿 西医治疗 流感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传统中医儿科学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常是填鸭式、被动式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参与积极性低。本文结合新的教学理念,阐述参与式教学自身具备的优越性以及在中医儿科学教学当中的实践应用价值,旨在通过应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提升他们的协作、表达、思辨以及独创性思维等能力。

  • 标签: 中医儿科学教学 参与式教学 实践价值
  • 简介:摘要在临床学科中,中医儿科教学属于重要科目,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方面有重要价值。近年来,社会对中医儿科临床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中医儿科学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这种需求。因此,中医儿科学教师需积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将横向思维教学法引入到中医儿科学教学中,以对学生临床思维、疾病诊治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本文基于现阶段中医儿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中医儿科学教学中横向思维具体应用的一些建议提出。

  • 标签: 中医儿科 教学 横向思维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儿科推拿结合西医治疗流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96例 2017年 6月 -2018年 11月流感患儿。结果:常规西医 +中医儿科推拿治疗组疾病疗效、咽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相比较常规西医治疗组更好, P< 0.05。常规西医 +中医儿科推拿治疗组和常规西医治疗组不良反应相似, P> 0.05。结论:常规西医 +中医儿科推拿治疗流感效果好,可对炎症进行有效控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中医儿科推拿 西医治疗 流感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从初生儿疾病、儿科常见传染病以及中医儿科优势病种3个方面对近35年(1977—2011)中医儿科临床医学的研究进展予以简要评述,以期为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中医儿科临床医学 基础理论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是信息几乎是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医学教育的创新试图在网络教育中找到突破。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各专业的教学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用于中医儿科学教学优势突出,下面将我们在探索中医儿科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分享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 标签: 中医儿科学 慕课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常言说“宁打十个大人针,不愿打一个小孩针”,由此可以感受到儿科护理的难度。儿科是医院满意度较低,医疗纠纷多发的部位1。儿科护士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运用什么方法和技巧才能得到患者认可和满意,值得去探索。

  • 标签: 儿科护理 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 优化方式 技巧
  • 简介:摘要:中医儿科学课程理论知识量大,单调的传统课堂模式并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使中医儿科学与“互联网+”新模式相结合,可以创新课堂形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较少,学生课堂积极性较差,线上和线下的“互联网+”课堂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 标签: 互联网 中医儿科学 线上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