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血流左心室辅助装置(CF-LVAD)植入后泵速对主动脉瓣功能状态的影响和预测价值。方法以4例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构建动物模型,将心率控制在50~100次/分,以2 000 r/min为初始泵速,以50~100 r/min为增量改变泵速。多通道生理记录仪、双通道超声流量仪和心脏超声分别记录心率、主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左心室收缩压、人工血管流量、主动脉瓣功能状态等。根据主动脉瓣功能状态将观测值分为主动脉瓣开放(AVO)组与主动脉瓣关闭(AVC)组,并进行Durbin-Watson检验。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两独立样本t检验。通过Logistic回归构建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泵速对CF-LVAD植入后主动脉瓣功能状态的鉴别意义。结果实验过程共计产生52个观测值,AVO组共33例,AVC组共19例。研究显示,在心率一致的情况下,泵速的增加导致AVC的风险加大。统计分析显示,AVC组的泵速高于AVO组[2 450.00(2 400.00,2 550.00) r/min比2 400.00(2 300.00,2 475.00) r/min,Z=-2.314,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随泵速的增加,AVC的风险加大(比值比>1)。ROC曲线分析显示,泵速对CF-LVAD植入后主动脉瓣功能状态的鉴别有意义(AUC=0.691,95%置信区间=0.548~0.812,P<0.05)。结论CF-LVAD植入后,泵速对主动脉瓣功能状态的鉴别有意义。

  • 标签: 左心室辅助装置 主动脉瓣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心肌梗死患者,从而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改变及左心功能的彩超检查特点进行分析,找到可靠依据,提高心肌梗死患者诊断正确率,以达到患者能够尽快接受适合治疗措施的目的,为其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方法选取50例心肌梗死患者,对其进行左心室变化情况及左心功能临床医学影像检查,并总结和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左心室壁厚薄不均匀的情况所有患者都有存在,同时,所有患者都出现左心室舒末内径增大现象,所有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以及收缩末容积全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值较E峰值偏高的患者有15例;检查结果显示心肌梗死区域内出现膨展以及形成室壁瘤的患者有6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具有无创伤、无痛苦、准确、快速、无禁忌症、价格低廉等优点,对临床检查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改变及左心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肌梗死 彩色多普勒超声 左心室改变 左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缬沙坦对老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68例患者每日口服缬沙坦80mg,治疗40周,监测血压(SBP/DBP)及超声心动图(UCG)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比值。结果治疗后SBP/DBP、LVDd、IVS、LVPW、LVMI均明显下降,LVEF、E/A明显上升。结论缬沙坦不仅有效降低老老年高血压并逆转其左室肥厚(LVH),且明显改善舒张功能

  • 标签: 老老年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缬沙坦
  • 简介::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脏扭转运动进行初步分析,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时心脏局部和整体扭转功能是否有改变.方法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30名.常规测量有关左心功能参数:LVEF、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量(SV)、二尖瓣口E、A峰值血流速度等.速度向量成像模式下在系列胸骨旁短轴观图像上测量收缩期心内膜下和心外膜下心肌的最大旋转角度、峰值旋转速率、圆周应变(CS)、圆周应变率(CSR)、舒张期和等容舒张期峰值解旋转速率.结果肥厚型心肌病组EDV、ESV、SV明显减低,A峰增高(P<0.01)心内膜下心肌左心室扭转角度和扭矩增高,解扭转率减低(P<0.05)心外膜下心肌的基底部峰值旋转速率、峰值解旋转速率减低(P<0.05)心外膜下心肌的CS、CSR明显减低(P<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脏整体扭转角度和速度较正常人增高,局部心肌圆周方向形变能力下降,以心外膜下心肌下降更为明显.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扭转 肥大性心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对患者心室重构的抑制和心脏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CHF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强心颗粒治疗,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脏功能心室重构情况,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脑钠肽(BNP)水平变换,以及治疗的有效性。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功能(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EVD)、左室收缩末内径(LEVS)、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E峰与舒张末二尖瓣血流速A峰的比值(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s-CRP、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项数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远高于对照组的62.5%,χ2=5.230,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强心颗粒治疗CHF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抑制心室重构,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强心颗粒 心室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尿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共200例,根据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将其分成两组,其中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125(男)或≧110g/m2(女)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该组患者共有89例,另一组为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该组患者共111例,并选取于我院门诊体检的正常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未使用任何药物);对患者均采用超声心动图法测定LVMI,同时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测定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状况,将其作为肱动脉FMD,之后用氧化酶法测定患者空腹尿酸值。结果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和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FMD均有所减退,高尿酸血症(HUA)发生率明显升高,并且高血压无左心室组的高尿酸血症与尿酸正常患者相比,FMD有所减弱,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尿酸有关,且尿酸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不够明显,在临床医学界好需要进一步探究。

  • 标签: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血管内皮舒张 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2例,采用心超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和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再以两者的比值将患者分为两组讨论E/Ea<15为正常组(n=134)、E/Ea≥15为功能不全组(n=68)。所有患者监测24小时血压,变异性用变异系数和标准差来表示。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压的变异性是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有关。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4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显著相关(r=0.735,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与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呈独立相关。

  • 标签: 老年患者 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左心室
  • 简介: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切除对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取21例SHPT患者,分为手术组13例和常规治疗组8例,手术组切除甲状旁腺,于手术前及手术1年后分别化验血清钙(ca)、血清磷(P)、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手术1年后,手术组患者血清Ca、P、CaXP、iPTH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t=-3.823、3.873、-4.531、-10.545,均P〈O.01),LVMI由153.7±56.7g/m^2下降到119.5±29.4g/m^2,手术治疗对LVMI、IVST、LVPWT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F=4.180、4.174、5.959,P=0.048、0.048、0.019),对LVED、LVEF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F=2.662、1.010,P=0.111、0.377)。结论甲状旁腺切除能有效改善尿毒症SHPT患者的左心室肥厚。

  • 标签: 尿毒症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切除术 左心室肥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压指数(PPI)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162例经外周肱动脉压力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PPI≤0.40、>0.40分组,2组进行分析。比较2组左心形态、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情况。结果PPI>O.40组左心房内径明显增大(P<0.001);左心室内径无明显改变(P>0.05);室间隔、左心室后壁明显增厚,E/A值降低(P<0.001),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出现早于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PPI>0.40提示高血压患者早期合并有舒张功能异常。

  • 标签: 脉压指数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舒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确诊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96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参麦他汀组和他汀组,每组48例,他汀组患者给予抗栓、吸氧、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基础治疗及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参麦他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情况。结果参麦他汀组和他汀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67%、77.0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参麦他汀组和他汀组患者LVEF和LVDD水平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者治疗后LVEF和LVDD水平明显优于后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在改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左心室功能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塞 阿托伐他汀
  • 简介:目的:观察螺内酯对高血压病合并无症状性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病合并无症状性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共12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8例)和螺内酯组(58例)。两组患者均按常规综合治疗,而螺内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螺内酯片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E峰(EV)、A峰(AV)、舒张期左房内径(LADd)、舒张期左室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治疗前、后两组平均心率、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LADd、LVDd、LVEF等指标也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螺内酯组EV值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8±17)cm/s∶(62±11)cm/s,P〈0.05],AV值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55±12)cm/s∶(64±16)cm/s,P〈0.05],同时螺内酯组E/A值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1.42±0.36)∶(0.98±0.28),P〈0.01]。结论:螺内酯能显著改善高血压病合并无症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舒张功能,而且独立于降压以外。

  • 标签: 螺内酯 高血压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运用磁共振检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室功能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T2DM患者30名作为T2DM组,同时选择30名心脏健康的受试者作为健康组,使用心脏磁共振扫描两组心脏,进行两组之间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与血液动力学指标的比对分析,以确定T2DM组左心室功能发生的变化。结果 T2DM组与健康组相比各项指标表现较差,左心室收缩功能受到一定的损失,T2DM组的EF值为(63.01±8.12),健康组为(55.35±5.91),该值增加明显表明T2DM患者心机肥厚,影响到射血分数。在血液动力学指标中,T2DM组的PER与PFR指标下降,说明左心室射血率、充盈率受损。结论 通过心脏磁共振的应用,可及时准确发现T2DM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变化,以便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预防T2DM患者发生心脏功能病变。

  •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左心室功能 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高血压的治疗中采取中药汤剂配合耳穴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126例高血压患者为探究对象,根据方便抽样法划分成常规组(n=63)、实验组(n=63),各组有63例。给予常规组中药汤剂治疗,实验组中药汤剂配合耳穴治疗,评价治疗效果以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结果: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总有效率更高,心功能更优,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中药汤剂配合耳穴治疗的效果确切,对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采用。

  • 标签: 中药汤剂 耳穴 高血压 左心室舒张功能 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求一项超声新参数评估急性肺栓塞(APE)右心室-肺动脉(RV-PA)偶联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计算机断层肺血管造影确诊为APE的患者140例,依据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报道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与肺动脉收缩压比值(TAPSE/PASP)截断值0.40 mm/mmHg将患者分为偶联组(99例)和解偶联组(41例)。测量两组患者的常规超声参数,获得多个超声参数比值,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筛选出能替代TAPSE/PASP比值的超声新参数,并绘制ROC曲线评估新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①一般情况:与偶联组相比,解偶联组年龄较大,伴随呼吸困难及下肢静脉血栓比例较高(均P<0.05);其余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超声参数:与偶联组相比,解偶联组三尖瓣反流速度(TRV)、三尖瓣反流峰值压差(TRPG)、PASP、右心室舒张末横径(RVTD)、下腔静脉(IVC)内径以及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三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比值(E/e′)明显增大,TAPSE、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TAPSE/PASP比值、TAPSE/TRPG比值、TAPSE/RVTD比值以及s′/TRPG比值明显减小(均P<0.05)。③相关性分析:TAPSE/TRPG比值与TAPSE/PASP比值相关性最高(rs=0.970,P<0.001);分组后,解偶联组和偶联组TAPSE/TRPG比值与TAPSE/PASP比值仍然高度相关(rs=0.966、0.922,均P<0.001)。④ROC曲线分析:TAPSE/TRPG比值评估RV-PA偶联的曲线下面积为0.992,以0.625 mm/mmHg为截断值,提示RV-PA解偶联的敏感性为97.6%,特异性为92.9%。结论TAPSE/TRPG比值可作为一项反映RV-PA偶联的超声新参数,为临床识别风险较高、预后较差的APE患者提供帮助。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急性肺栓塞 右心室-肺动脉偶联 心室功能,右
  • 简介: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2DS)技术观察单支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心室局部心肌径向收缩功能改变有无差异。方法将63例心绞痛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n=33)和多支病变组(n=30),另选志愿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记录PCI术前、术后3个月及正常对照组左心室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部水平18个室壁节段的二维灰阶图像。应用GEEchoPAC软件测量左心室短轴各室壁节段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PCI术前大部分心肌节段和术后3个月部分心肌节段的左心室收缩期短轴峰值径向应变减低(P〈0.05);单支病变组PCI术后3个月73.51%(136/185)心肌缺血节段恢复到正常水平,与多支病变组54.11%(158/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冠状动脉病变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径向收缩功能改善情况有所不同。

  • 标签: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二维应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不同扫描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的72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心脏CT造影结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不同分为LVEF正常组(LVEF≥50%,n=43)、LVEF降低组(LVEF为<50%,n=29),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30例既往身心健康、无心血管病史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超声常规扫描检查、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与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检查,比较三组受试对象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Va)、Ve/Va、收缩期最大峰值应变(GLS)、左心室轴向整体收缩期最大峰值应变(GCS)、左心室整体扭转度(ROT)、舒张早期应变率(GSRe)、舒张晚期应变率(GSRa)。以心脏CT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不同扫描技术对CHF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准确率。结果对照组、LVEF正常组、LVEF降低组的LAD、LVDd、LVDs、LVFS、前壁和下壁Ve、Ve/Va依次明显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LVEF正常组、LVEF降低组GLS、GCS、ROT、GSRe、GSRa依次明显降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TDI、2D-STI评估CHF左心室功能的准确率分别为76.39%(55/72)、84.72%(61/72)、93.06%(67/72)。结论与超声常规扫描技术、TDI比较,2D-STI在CHF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准确率更高,或可作为CHF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估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心室功能,左 慢性心力衰竭 超声检查,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法舒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每天1次,连用2周,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中脑钠肽(BNP)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周患者的改变情况。结果法舒地尔治疗2周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治疗前下降,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升高,BNP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有一定疗效,可以改善左室结构和功能状态,提高心肌储备。

  • 标签: Rho激酶抑制剂 法舒地尔 慢性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脑钠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Sm)与辛普森法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以DTI技术检测心尖四腔切面二尖瓣环的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Sm),以辛普森法取左室两腔心切面测射血分数(EF),比较Sm与EF的相关性。结果Sm与EF呈正相关(P<0.01)。Sm是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较敏感指标。

  • 标签: 多普勒组织成像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辛普森法
  • 简介:目的: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1—2级合并左心室肥厚的60例患者,分为补阳还五汤合温胆汤和开博通组30例,对照组开博通组30例,治疗6个月。运用超声心动图(UCG)、测血压和临床观察等手段,观察上述治疗对临床症状改善、血压下降、左室肥厚的逆转和左室舒张功能的疗效与作用。结果:中西药疗法能有效地使血压下降,总有效率93.33%,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减轻靶器官的损害;能有效地减少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使心室腔径缩小,左室重量指数下降;随着左室肥厚的逆转,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SV与CO显著增加且与LVMI的下降呈正相关;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通过中西药结合辨证治疗能改善与高血压病有关的各种血液动力学和神经体液调节机制,达到降压、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功能的作用。

  • 标签: 高血压病 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功能 中西药结合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320排CT和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功能的参数进行比较,初步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高血压患者30例,分别行320排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volume,EDV)、收缩末期容积(end—systolicvolume,ESV)、每搏输出量(Strokevolume,SV)及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以超声结果为参照标准,与320排CT结果进行对比,行相关性分析及一致性检验。结果320排CT和超声心动图两种方法测量的心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的心功能指标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相关性高,r值0.45~0.88。320排CT所测EDV、SV、EF值较超声心动图偏大,ESV值较超声心动图偏小。结论本研究显示320排CT与超声心动图在左心功能定量评价上有很好的相关性,320排CT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一站式”的心脏检查工具。

  • 标签: 左心室功能 320排CT 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