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声学定量(AQ)技术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变.方法对3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Ⅲ~Ⅳ级),采用AQ技术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射血分数(EF)、峰值排空率(PER)、峰值快速充盈率(PRFR)、峰值心房充盈率(PAFR)及峰值快速充盈率与峰值心房充盈率之比(PRFR/PAFR),并与24例正常人的上述各参数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衰组与正常组相比左心室EDV、ESV、PAFR及PRFR有不同程度的增大(P<0.01或P<0.05),EF和PER有不同程度的减低(P<0.01或P<0.05),而PRFR/PA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Q技术有助于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对于晚期心衰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价有一定局限性.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功能 声学定量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声学定量技术评价
  • 简介:目的观察小剂量辛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东莞市人民医院确诊为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1),观察组在标准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20mg/d,治疗期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心脏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2.0±0.4)级vs.(2.5±0.4)级,P〈0.01]和左心室射血分数(58.7%±5.2%眠43.0%±5.7%,P〈0.01)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4)级vs.(2.4±0.4)级,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改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6%±5.3%vs.40.9%±6.3%,P=0.052)。结论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标准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该类患者左心室重构与心功能状态。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心脏功能 辛伐他汀
  • 简介:一、心室晚电位的概念心室晚电位(venlrieularlatepotentials)指发生在心电图上QRS波终末部并延伸到ST段内的延迟的心电活动。利用信息叠加技术(Signal—Add),用具有高分辨性能的记录器将晚电位记录下来,这种电位即称晚电位。

  • 标签: 心室晚电位 心电活动 QRS波 叠加技术 利用信息 电位记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是否伴有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心肺运动功能改变及其对心脏贮备功能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92例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测定,根据所得左心功能质量指数(LVMI)分为LVH和非LVH两组。LVH组48例,非LVH组4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肺功能检测,比较各组在分级递增运动后达到无氧阈(AT)和最大摄氧量(VO2max)时心脏功能的贮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除DBP水平无差异外,BMI、SBP以及LVMI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METs和VO2/kg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VO2、VO2/HR和运动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有左心室肥厚患者心脏运动功能指标METs、VO2/kg水平明显降低,运动量受损,LVMI升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贮备功能明显降低。

  • 标签: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心肺运动功能 心脏贮备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容积变化系列参数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5年来我院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00例,按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将患者分别划分为心肌肥厚组38例,无心肌肥厚组35例和左心室正常对照组2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测算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各项指标,并对心脏舒张期不同时刻的左室容积进行监测,计算出左心室舒张容积变化的系列参数。结果三组患者间的左心室舒张容积变化系列参数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VER/VAR和VE/VA的数据变化,能够看出其与左心室的舒张功能分级有直接关联。结论左心室舒张容积变化系列参数能够反映出左心室的充盈性和顺应性以及舒张功能的变化,能够有效诊断出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舒张容积变化系列参数 原发性高血压 心室舒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心肌梗死左心室改变及左心功能行彩超检查的价值与意义。方法应用GEvivid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78例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改变情况以及左心功能采取临床医学影像检查,并针对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予以了总结及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所有入选的174例患者,左心室壁均存在有一定的薄厚不均情况,另外有174例患者的检查结果表明其左心室的舒末内径有一定的增大趋势,还有54例患者的检车结果显示二尖瓣血流频谱的A点峰值相对于E点峰值较高,16例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位于梗死区域出现了膨展状况,且存在有室壁瘤的状况。结论临床上在针对心肌梗死患者开展介入治疗、随访和复查等诊治方式的过程当中,应用以彩色多普勒检查方式能够对患者的诊治过程提供以十分有效的帮助,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与作用。

  • 标签: 心肌梗死 左心室 彩超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Tei指数在评价缺氧新生儿左心室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52例低氧血症新生儿(轻度20例,中重度各16例)和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于生后1、3、7d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反映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E/A值;左心室Tei指数(LV-Tei)。结果(1)中度低氧血症组生后1、3dLVEF、左室E/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重度低氧血症组生后1、3、7dLVEF、左室E/A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2)轻度低氧血症组生后1d、中度及重度低氧血症组生后1d、3dLV-Te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低氧血症组生后1d、3dPaO2与LV-Tei呈负相关(r=-0.50,P〈0.05;r=-0.71,P〈0.01)。结论LV-Tei可敏感地发现低氧血症患儿左心室功能下降,对临床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TEI指数 低氧血症 新生儿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几何形态和左心室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4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与16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室几何形态和心脏舒缩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IVSD、LVPWD比对照组厚,LVDD、LVDS、LAD、LAL等测值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左室收缩末期室壁应力(LVESS)、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均低于对照组,而二尖瓣口的E峰和E/A值低于对照组、A峰和IVR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向心性肥厚患者左心室质量虽在正常范围但室壁增厚心腔变长,左心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均受到一定损伤。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高血压 原发性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重塑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CHF患者43例,均接受常规CHF治疗(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CHF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率减慢,LVEDd,LVESd,LVEF改善的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维地洛可显着逆转心室重塑,明显改善CHF患者心脏功能,疗效安全可靠.

  • 标签: 卡维地洛 慢性重症心力衰竭 心室重塑 心室功能
  • 简介:目的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川崎病(KD)患儿不同时期左心室收缩期节段及整体峰值应变及应变率变化,并分析左心室应变及应变率与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至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儿童医院急性期诊断为KD住院患儿50例,其中18例患儿合并冠状动脉扩张,32例患儿冠状动脉正常.选取同期以心脏杂音来该院门诊就诊,但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正常的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运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别于急性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前,IVIG前)、亚急性期(IVIG后1周)及恢复期(IVIG后8周)获取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收缩期左心室整体峰值纵向应变(GLS)及应变率(GLSR)、收缩期整体峰值环向应变(GCS)及应变率(GCSR)、收缩期左心室各节段收缩期峰值纵向、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于急性期获取实验室参数,包括C反应蛋白(CRP)浓度、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丙氨酸转氨酶(ALT)浓度、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浓度.比较不同时期KD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局部及整体应变及应变率;比较冠状动脉扩张组与冠状动脉正常组KD患儿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局部及整体应变及应变率;分析急性期KD患儿左心室GLS与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患儿比较,KD组患儿急性期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冠状动脉(LCA)内径、右冠状动脉(RCA)内径均升高,GLS、基底段纵向应变、中间段纵向应变、GCS及基底段环向应变均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23、4.123、3.018、3.982、5.135、4.753、3.012、4.6351,P〈0.01或0.05);亚急性期KD患儿LVMI、LCA内径仍较高,GLS及中间段纵向应变开始升高但仍较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86、4.387�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心室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实时双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Tei指数(TI)并评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胎儿左、右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按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公布的妊高征诊断标准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正常妊娠孕妇(60例);B组为妊娠期高血压及轻度子痫前期组(22例);C组为重度子痫前期组(24例)。采用实时双多普勒成像技术分别测量胎儿在同一心动周期内的左心室Tei指数(LTI)和右心室Tei指数(RTI)。结果TI与孕周(GA)及胎心率(FHR)无明显相关性(P>0.05)。A、B、C3组LTI和RTI逐渐升高(P<0.001);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医师测量同一胎儿的LTI和RTI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973及0.979,不同医师测量同一胎儿的LTI和RTI的ICC分别为0.805及0.822。结论实时双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胎儿LTI及RTI能简便、准确、有效地综合评价妊高征患者胎儿左、右心室的整体功能,且重复性好。

  • 标签: 胎儿超声心动图 妊高征 双多普勒 TEI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运动训练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2例,均接受12周相同的冠心病药物治疗,运动训练组同时进行运动训练。另选择30例健康老年人为正常对照组。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6min步行距离试验评估运动耐量。结果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他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晚期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A)明显增高(P〈0.05),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E)、E/A参数明显降低(P〈0.05);左心室收缩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和运动训练组患者E、A、E/A参数均有所改善,6min步行距离均有增加,运动训练组E、A、E/A参数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运动训练组较常规治疗组增加更显著(P〈0.01);左心室收缩功能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运动训练能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和运动耐量。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 左心室舒张功能 运动训练 运动耐量
  • 简介:目的分析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HFPEF)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改变情况,并对以上指标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3年3月入本院心内科及ICU的HFPEF患者66例以及心功能正常患者43例,测定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及NT-proBNP,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FPEF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NT-proBNP、LVMI、E/Em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E/Em与NT-proBNP值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为0.576).结论E/Em、NT-proBNP、LVMI三者均可反映HFPEF患者的舒张功能,上述指标对诊断HFPEF有一定参考价值.NT-proBNPcut-off取90pg/mL时对HFPEF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92.7%).

  • 标签: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左心室舒张功能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尤其是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技术,评价不同阶段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的左心室(LV)收缩及舒张功能。方法:根据Cockroft-Gault公式所计算的校正肌酐清除率(CCr),将54例CKD患者分为2组。第1组为CKD早、中期组(CCr〉29mL/min),第2组为CKD晚期组(CCr≤29mL/min);另选择27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第3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UCG和TDI检查,观察TDI评估LV功能的价值。结果:与第3组相比,第1组和第2组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显著降低(P均〈0.01),第3、1、2组分别为(8.2±1.3)cm/s、(5.5±1.8)cm/s和(5.3±1.7)cm/s;第1组、第2组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速度之比(Em/Am)均显著降低(P均〈0.01),分别为(1.3±0.3)、(0.8±0.3)和(0.8±0.4)。第1组、第2组左心房均显著增大(P均〈0.01),第3、1、2组左心房内径依次为(34.2±3.3)mm、(39.3±4.2)mm和(39.0±7.0)m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显著增高(P均〈0.01),依次为(65.9±11.4)g/m^2、(97.6±26.9)g/m^2和(116.0±42.2)g/m^2。结论:早、中期CKD患者在LV收缩功能未显著降低时已存在舒张功能异常,超声心动图检查尤其是TDI技术有助于早期检出这些心脏改变。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组织多普勒显像 慢性肾脏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AH-CHD)患者右心室心肌葡萄糖代谢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确诊的26例IPAH患者(IPAH组)[女性17例、男性9例,年龄(28.23±8.92)岁]和16例PAH-CHD患者(PAH-CHD组) [女性10例、男性6例,年龄(29.19± 10.62)岁]。所有患者均行动态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根据Patlak法计算得出右心室和左心室心肌葡萄糖利用率(rMGU)。显像后1周内患者接受右心导管检查,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的rMGU等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2组患者右心室的rMGU与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或肺血管阻力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IPAH组与PAH-CHD组患者mPAP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85±16.46) mm Hg对(69.75±18.93) mm Hg,t=1.79,P=0.81](1 mm Hg=0.133 kPa)。动态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测得的2组患者右心室rMGU[(0.095±0.074) μmol·g-1·min-1对(0.135±0.165) μmol·g-1·min-1]与左心室rMGU[(0.057± 0.065) μmol·g-1·min-1对(0.070±0.047) μmol·g-1·min-1]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7, P=0.29;t=0.77,P=0.49)。IPAH组患者右心室的rMGU与mPAP存在正相关(r=0.420,P=0.033),但PAH-CHD组患者右心室的rMGU与mPAP无相关性(r=0.016,P=0.953)。结论mPAP无差异的IPAH和PAH-CHD患者右心室心肌葡萄糖代谢水平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心肌代谢显像 心肌葡萄糖利用率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室压力-应变环(pressure-strain loop,PSL)定量评估轻链型淀粉样变性(light-chain amyloidosis,AL)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改变。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确诊的AL患者46例,根据舒张末期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是否>12 mm分为2组:①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12 mm,定义为AL伴心脏受累(cardiac amyloidosis,CA)组,21例;②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12 mm,定义为AL未累及心脏(non cardiac amyloidosis,NCA)组,25例。同期选取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别于左室心尖两腔、三腔、四腔心切面采集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动态图像,并导入Echo PAC 203图像工作站描记分析,输入血压,得出左心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和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离散度(PSD)、整体心肌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和整体做功效率(GWE),比较各组间GLS、PSD及心肌做功各参数(GWI、GCW、GWW、GWE)的差异,并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及NCA组比较,CA组IVST、LVPWT、LVMI、LAD及E/e′增大,LVEF减低(均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NCA组GLS、GWI及GCW减低(均P<0.05),两组间GWE、PSD及GW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NCA组比较,CA组GLS、GWI、GCW及GWE明显减低,PSD、GWW明显增加(均P<0.05)。③相关性分析显示,GLS与GWI、GCW及GWE呈正相关(r=0.654、0.695、0.788,均P<0.001),与GWW、PSD呈负相关(r=-0.710、-0.625,均P<0.001)。PSD与GWI、GCW及GWE呈负相关(r=-0.754、-0.653、-0.702,P<0.001),与GWW呈正相关(r=0.676,均P<0.001)。结论PSL可定量评价AL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心肌做功参数有助于AL患者病程中心脏受累程度的评估。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压力-应变环 轻链型淀粉样变性 心室功能,左 心肌做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脓毒性心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超声心动图测定的相关指标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扬州大学附属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和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和28 d预后;同时记录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24 h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的超声相关参数。比较28 d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超声指标的差异,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超声指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脓毒症患者145例,其中脓毒性休克患者106例。145例患者中,脓毒性心肌病73例,发生率为50.3%;其中,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性心肌病发生率41.4%(60例),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性心肌病发生率24.8%(36例),右室收缩功能障碍性心肌病发生率12.4%(18例)。28 d存活98例,死亡47例,病死率32.4%。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超声指标二尖瓣侧壁瓣环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和右室收缩期三尖瓣环运动速度(RV-Sm)均明显降低〔e'(cm/s):7.81±1.12比8.61±1.02,RV-Sm(cm/s):12.12±2.04比13.73±1.74,均P<0.05〕;死亡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收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LV-Sm)略高于存活组〔LVEF:0.550±0.042比0.548±0.060,LV-Sm(cm/s):8.92±2.11比8.23±1.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和RV-Sm均为影响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e':优势比(OR)=0.623,95%可信区间(95%CI)为0.410~0.947,P=0.027;RV-Sm:OR=0.693,95%CI为0.525~0.914,P=0.010〕。ROC曲线分析显示,e'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57,95%CI为0.532~0.781,P=0.016;最佳截断值为8.65 cm/s时,敏感度为62.1%,特异度为73.4%。RV-Sm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AUC为0.641,95%CI为0.522~0.759,P=0.030;最佳截断值为14.80 cm/s时,敏感度为96.6%,特异度为26.6%。结论脓毒性心肌病的发生率高;早期超声心动图测量的LVEF与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无关,而RV-Sm和e'均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脓毒症 脓毒性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 独立危险因素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