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Fogarty导管取栓联合腔内治疗的杂交手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本科杂交手术或单纯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例,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治疗即时通畅率、12个月通畅率、保肢率、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情况。结果选取68例RutherfordⅡ级患者,其中杂交治疗组32例,导管取栓组36例。杂交组及取栓组即时通畅率为93.8%vs80.6%;12个月通畅率为90.6%vs6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保肢率为93.8%vs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血管损伤、严重出血事件及严重再灌注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1%vs8.3%、0vs0、21.9%vs16.7%,死亡率3.1%vs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杂交手术治疗相对单纯Fogarty导管取栓可提高早中期通畅率及保肢率,而血管损伤、严重出血事件及严重再灌注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 标签: FOGARTY导管 腔内治疗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胃大部切除患者围期实施护理干预取得的疗效。方法设本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行胃大部切除的77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对照组3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各项康复指标、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各项康复指标均比对照组更具优势;同时,观察组护理优良率、满意度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患者围期实施护理干预,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良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良好,患者护理满意度大幅提升,推广意义重大。

  • 标签: 护理干预 胃大部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华法林防治改良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8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收治的32例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向患者介绍术后华法林和阿司匹林用药方案的特点,由患者术前自行选择术后用药方案。术后采用华法林进行治疗的患者设为华法林组(17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设为阿司匹林组(15例)。手术方式采用改良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流中使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华法林组的用药方案:术后第3天起,每日口服华法林2.5mg,并调整华法林的用量,尽可能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为2.0-3.0,服用1年;术后第3天起,每日口服双嘧达莫50mg3次,服用3个月;术后第3天起,每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100U,共5d。阿司匹林组用药方案:术后第3天起,每日口服阿司匹林100mg,服用1年;其他治疗同华法林组。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行血细胞分析、肝功能、凝血功能及门静脉系统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后3个月行胃镜检查了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变化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2月。观察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血栓发生率,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INR。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孟±S表示,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采用秩和检验。两组间不同时间点的INR均数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无消化道出血症状和围期死亡。(1)华法林组与阿司匹林组患者术后第1周门静脉系统血栓总发生率为9/17,阿司匹林组为6/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组患者术后第1个月和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静脉血栓 华法林 脾切除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400例静脉留置针的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0例患儿,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施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由静脉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的发病率。结果对实验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之后,静脉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相较于参照组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组间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之后施以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儿的静脉炎发病率,因此这种护理干预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预防PICC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经确诊需进行化疗予PICC置管的74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给对照组患者进行置管后的常规护理,给对照组患者进行置管后早期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出现静脉炎均予以如意金黄散外敷处理,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和治愈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两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留置PICC患者可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PICC 早期护理干预 静脉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上肢骨患者的护理资料,探讨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患者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8例上肢骨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舒适组和传统组,每组各39例患者,舒适组采用舒适护理,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舒适组护理满意率97.44%,传统组护理满意率为84.62%,舒适组VAS评分为(32.68±10.33)分,传统组VAS评分(48.96±12.68)分,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后VAS评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骨术后患者经常受到术后疼痛的困扰,影响了患者的睡眠质量,通过舒适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上肢骨折 术后护理 疼痛感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于上肢骨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具体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上肢骨术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接受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弱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上肢骨术后患者恢复中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上肢骨折 疼痛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