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特殊单位女性人员对高血压相关知识认知情况,以便有针对性采取教育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无记名填写自制调查问卷表,调查主要内容为对高血压基本知识知晓情况、对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知晓情况、对有效预防高血压的科学措施知晓情况等。结果(1)对高血压基本知识知晓情况“知道高血压正常值”占84.28%;认为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的占72.42%;认为高血压需要长期规范治疗的占93.01%,认为高血压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等是可以预防占95.20%。(2)对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知晓情况认为高盐饮食是危险因素之一的占70.31%;认为吸烟饮酒是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的占78.17%;认为久坐不运动是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占54.19%;认为肥胖超重是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的占75.11%;认为遗传因素是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的占82.97%。(3)对有效预防高血压的科学措施知晓情况认为应戒烟限酒的占82.10%;低盐饮食的占90.39%;保持规律生活的占92.14%;定期适量运动占91.70%;保持情绪稳定占91.52%。结论特殊羁押女性人群经过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高血压的认知知识,对社会心血管疾病预防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 高血压 问卷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方法由NICU医生和护士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现状调查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分析影响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观察品管圈活动展开前后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应从性。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由之前的医护人员洗手总执行力57.20%上升到75.46%。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应从性,同时还能提升医护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NICU 手卫生应从性 医护人员
  • 简介:摘要近年来,卫生监督人员在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由于卫生监督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上也有较大的差异,这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救治造成的严重的影响。为了强化卫生监督人员的监督能力,承担卫生监督职责,本文主要介绍卫生监督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具备能力,在承担卫生监督职责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提升卫生监督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不断的提升卫生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巨大的贡献。

  • 标签: 卫生监督人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能力
  • 简介:摘要民营医院在我国的医学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但是由于民营医院的整体规模普遍不大,医院内部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工资福利发放不完善等原因,造成我国的民营医院医护人员流动性非常的严重。本文主要研究民营医院人员流动性强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 标签: 民营医院 医护人员 原因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和公共卫生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测量职业倦怠程度,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职称与个人成就感密切相关,人格解体与工龄密切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发现,影响情绪耗竭的因素包括职称与工龄,影响人格解体的因素包括职称、月收入,引起成就感低的因素同样为月收入与职称。结论对职称、收入分配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或有助于提升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减轻职业倦怠情况,提升工作效率。

  • 标签: 基层和公共卫生人员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态度,为疼痛管理的规范化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68名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知识、态度的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三种疼痛评分方法以及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的了解程度调查发现,了解一点和部分了解所占比例基本均在50%以上;227人(19.43%)未对入院患者进行疼痛的常规评估,240人(20.55%)所在科室未开展对疼痛患者采取疼痛的预防措施,116人(9.93%)所在科室未关注疼痛管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对疼痛的评估、疼痛的镇痛、疼痛知识教育等方面发现,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所占比例均在90%以上。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培训,为疼痛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人员 疼痛知识 疼痛管理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及榄香烯乳注射液(ETC)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将80例NSCLC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ETC方案化疗;对照组仅给予TC方案化疗。所有患者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及KPS评分改善情况,每2周期进行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改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在近期疗效、KPS评分及白细胞减少、肺癌相关症状控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榄香烯联合紫杉醇及卡铂化疗方案在提高疗效同时改善了患者一般状况,提高了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榄香烯乳注射液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共有40例,A组患者使用米司酮的剂量为25毫克;B组患者共有40例,B组患者使用米司酮的剂量为12.5毫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2.50%),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子宫肌瘤体积上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A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减小情况明显高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5毫克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明显较小,并且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不同剂量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护患关系也日趋紧张。良好的护患沟通能有效地缓解或消除护患之间的矛盾。护患沟通除了运用恰当的语言沟通以外,语言沟通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在某些情况下,语言交流比语言行为更能贴近事实,能表达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思想,从而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1。本文以语言沟通为研究对象,结合作者多年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得出以下体会,以供学习交流。

  • 标签: 非语言沟通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外孕患者采用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药物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期间接收的94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9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单药治疗方案,观察组47例患者则给予米司酮、甲氨蝶呤联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宫外孕患者的预后情况差异。结果经药物联合治疗的观察组47例患者,疗效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7例单药治疗患者,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外孕患者采用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药物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确切,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宫外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并肝硬化患者术后的临床护理方式与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进行小细胞肺癌并肝硬化患者6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疼痛度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护理前。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细胞肺癌并肝硬化术后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方式护理,其能力与减少患者引流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肝硬化 患者术后 临床护理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指征剖宫产对泌乳二期延迟的影响。方法以40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阴道分娩组)以及400例指征剖宫产产妇(剖宫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法对产妇产前及产后24h、48h、96h的血清垂体泌乳素(PRL)水平进行检测,观察产后乳母泌乳始动时间并对比分析。结果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在产前以及产后96h的血清PRL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产后24h以及48h阴道分娩组产妇的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剖宫产组,且其泌乳始动时间显著短于剖宫产组,P均<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价值。结论指征剖宫产可对产妇分娩后泌乳二期产生显著的延迟作用,临床应积极倡导自然分娩方式,以保证新生儿的母乳喂养。

  • 标签: 非指征剖宫产 泌乳二期 延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创伤性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6例龋齿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填充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创伤性充填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配合率为93.65%,对照组患儿配合率为63.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中疼痛率为17.46%,对照组患儿的术中疼痛率为30.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创伤性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儿的配合度,且术中患儿疼痛感相对较弱,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非创伤性充填技术 小儿龋齿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米司酮治疗,按照用药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观察组患者给予12.5mg/次米司酮治疗,对照组给予25.0mg/次米司酮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1.40%,与对照组的86.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小剂量米司酮可实现大剂量药物的临床效果,且小剂量米司酮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用药剂量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柱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将60例脊柱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患者分成了30例对照组患者和30例观察组患者。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期间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和个性化的护理方式进行了护理方面的工作,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93.33%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的66.67%更高,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脊柱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患者使用个性化的护理工作之后,患者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非脊柱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语言性沟通提高急诊患儿输液依从性的效果。方法120例急诊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儿科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语言沟通儿科护理,就医结束后由患儿家长填写满意度调查表,以及观察评分法,比较两组患儿输液依从性、家长的满意度、输液重注率、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患儿输液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实验组患儿输液重注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结论在急诊儿科护理中,合理有效地使用语言沟通技巧可以促进护患沟通,提高患儿输液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降低输液重注率,从而减少医患、护患纠纷,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促进患儿康复,临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非语言沟通 患儿 输液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250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患者的术后监测与护理经验,以确保此类患者的护理安全,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收集我院1250例OPCAB术后ICU患者监测与护理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术后监测与护理,1237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早期死亡13例,占1.04%。死亡原因主要为术后早期急性心梗,严重低心排综合征、顽固室性心律失常、脑部并发症,呼吸衰竭或肾功能衰竭等。结论对OPCAB患者施行有效的术后监测与护理,提高术后监护水平,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监测护理